
【摘要】抓好武術基本功和基本動作的教學,是保證教學質量和提高教學效果的一個重要條件,它對中學武術教學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筆者通過對所教兩個班級的同一武術教材進行教學比較,對基本功在武術教學中的重要作用談談自己的看法。
【關鍵詞】武術基本功 基本動作 武術套路 教學效果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3-0262-02
前言
武術基本功包括手型、手法、步型、步法、身法等基本姿勢以及武術意識的培養等。經常進行練習,能增強各個關節的柔韌性和靈活性,提高肌肉的彈性和控制力,使身體各部位得到較全面的發展,并能較快地提高武術的專項身體素質。切實抓好武術基本功和基本動作的學習,是學習武術套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對中學武術教學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一、研究對象和方法
1.研究對象
三川中學初三兩個班級的學生為研究對象
2.研究方法
采用實驗法,對實驗班在武術健身拳教學中側重學習武術基本功和基本動作,對照班按常規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
通過測試技評,在參考有關文獻的基礎上找出實驗的結果依據,進行分析研究,得出較為科學的結論。
二、實驗教法研究
做好課前思想動員,激發學生積極性,強度重點難點,提出學習要求,在同次課中分別采用兩種教學方法對兩個班的教學效果進行比較。
三、結果和分析
中學武術教學的內容分為基本功基本動作和套路兩部分。武術的套路,是以踢、打、摔、拿、擊、刺等攻防動作為素材,遵照攻、守、進、退、動靜快慢、剛柔虛實的規律串編成的。武術基本功和基本動作內容包括手型、手法、步型、腿法、眼法、身法、平衡、跳躍等及肩臂腰腿的練習,通過這些練習可使身體各器官系統得到全面鍛煉,并能有效地提高專項身體素質,為學習套路打下基礎。
通過基本功和基本動作練習,能增強肌肉的彈性和控制能力,能增強關節韌帶的柔韌性和靈活性。如:肩臂功練習可增進肩關節柔韌性,加大肩節的活動范圍和發展臂部力量,各種腿法練習可發展腿部柔韌性、靈活性和力量素質。通過手型、手法、步型、步法、平衡、跳躍的練習,有利于盡快地掌握套路技術。加強基本功和基本動作的學習,是套路教學中不可少的環節,對套路動作掌握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在現階段實際教學中,許多人認為進行基本功和基本動作練習,會影響套路的教學進度,而且會影響學生對武術運動的積極性。針對這個觀點,對我校初三年兩個班級的教學課做了對比實驗,其方法、結果如下:
在第一、二次課,采用兩種不同的教學手段,教學的效果如上表,在第三、四次課,將兩個班級的手段對調,檢查結果表明,兩個班級效果顛倒。在第五次課,兩個班級都側重學習了基本功和基本動作,在此基礎上學習了套路,兩個班級都取得較好的效果,使同學們熟練、準確地掌握了“健身拳”第三、第四段動作。經過完整的套路復習,他們在考試中都取得了優良成績。
四、教學中出現的兩種情況
1.忽視武術基本功和基本動作的學習
(1)學生對基本功和基本動作沒有理性認識,只是依貓畫虎,不能很好地理解動作的要領,所以動作不定型;(2)由于沒有反復進行基本功和基本動作練習,又缺乏武術專項身體素質,所以動作僵硬;(3)由于沒有掌握好基本動作,學習套路時印象不深,因而動作不牢固;(4)對基本功和基本動作體會很少,對套路感到陌生,學習中有畏懼情緒。
2.加強對基本功和基本動作的教學而取得理想的效果
說明了通過學習基本功和基本動作有一下四個好吃:(1)有利于對套路的理解和掌握;(2)加強對各種功法、步型、步法、手型、手法的理解體會,學習套路就比較容易,動作也易于規范;(3)能夠有效地結合教師的口令啟發進行套路學習,動作比較容易鞏固;(4)增強了各個關節韌帶和靈活性,提高了身體的協調性和肌肉的控制能力。
從人體的生理角度來看,我們學習每一個動作都是受到意識支配的。形成動作技能要經過泛化階段、分化階段,直至動作的自動化階段。所謂自動化是指動作非常熟練,大腦皮層對動作的意識反映和意識支配逐漸減少。這是因為在學會動作并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之后,大腦皮質運動中樞內支配部分肌肉活動的神經元在技能上進行了嚴格的排列和組合,構成了一定的型式和格局。在生理學中,把這系統性稱為動力定型。無論是建立正確的動作,還是形成錯誤的動作都是如此。
如果我們平時訓練中不重視基本功練習,在練習套路中就受到身體的限制,很多動作不到位而久之形成錯誤的動力定型。這時候再糾正動作,使動作規范就比較難了,這就是所謂的“學拳容易改拳難”。
根據以上動作技能形成的生理機制,倘若初學者開始姿勢就不正確,久而久之,就會形成錯誤的動力定型。例如,長拳類拳種弓步,要求后蹬腿要蹬直,而由于髖關節韌帶和腿部柔韌性的限制,往往會形成屈腿動作。如果不注意柔韌性練習,這個動作就會定型。武術大多是以套路的形式進行的,由于構成套路的動作多而復雜,在運動中,很難對每個動作都顧及到,所以錯誤動作也就可能在套路演練中出現。
因此,在武術的教學工作中,基本功教學是相當重要也是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以拳術套路為基礎,基本功貫穿于教學的始終,這就是武術套路教學的基本特點。學習任何東西都需要有一個基礎,然后在這個基礎上做量的積累。地基打的不牢固就不會建出完美的大樓。
所以,中學武術教學中的基本功教學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1)不斷的進行基本功教學,可以對武術中的一招一式起定型的作用,在套路練習以及實戰中讓動作到位和美觀;(2)基本功教學,是教學人體的力量、反應、速度、柔韌度等各方面的素質,為武術的學習打好身體上的基礎;(3)不斷的進行武術基本功教學,有培養武感及悟性作用。
總之,學習武術,特別是中學生,他們大多是剛接觸到武術,因此要特別注意基本功和基本動作的練習,提高動作的規范性。只有在開始時就建立正確的動作姿勢,才能為技術的進一步提高創造條件,打下良好的基礎。武術是一項身心共同參與的運動,要真正做到動作準確,除了要加強意識支配外,更要注意重視平時基本功練習,在學習時要弄懂每個動作的細節原理和訓練方法。所以,加強基本功和基本動作的學習,對提高中學武術教學的質量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李敬。功夫要下在基本功上中學武術北京師范學院出版社。(39):21—22.
[2]劉詩教。教學法的研究中國學校體育人民教學出版社。(3):69—71.
[3]羅長金。練武要重視基本功拳擊和格斗人民體育出版社。(1):52—53.
[4]《全國武術館教材》第一冊“武術基本理論與基本功,基本技術”——全國武術館體育教材編寫組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
[5]體育心理學》——體育學院函授教材人民體育出版社.
作者簡介:
陳施平,男,1976年出生,中學一級教師,2007年上海體育學院本科畢業。研究方向:中學體育課武術教學。自參加工作以來多次獲得區、鎮的表彰,撰寫的論文也多次在泉州市教研通訊上發表,指導的學生在省市學科競賽中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