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長山
【摘要】本文從速滑對學生身體素質的重要性出發,就速度滑冰起跑的訓練方法以及基本要領進行了詳細的闡述和分析,以供相關從業者參考。
【關鍵詞】速度滑冰 起跑技術 基本要領
【中圖分類號】G86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4-0216-01
1.淺談速滑對學生身體素質的重要性
因為速度滑冰是一項改善學生身體素質的有氧運動,經常進行滑冰訓練可以加強學生的身體素質,提高肺活量促進血液循環。長期進行滑冰運動使當代學生擺脫亞健康狀態,且全面提高身體柔韌性使學生的平衡能力和運動持久力靈活度大大增強。另外,通過滑冰的鍛煉,使學生身體條件有所提高,例如腰腹、大腿、小腿以及手臂等身體部位會得到全面訓練,增強各關節間的靈活度。又由于滑冰運動在冰場這一較為寒冷的訓練環境,在此種環境下可以提高學生的耐寒能力,減少學生呼吸系統方面的疾病,預防流感的出現。
2.速度滑冰起跑的訓練方法
2.1陸地起跑訓練
在對學生進行滑冰的陸地訓練過程中,可以有效增強學生的爆發力以及運動持久力。在對學生進行實際陸地訓練時,教師可以采用兩人一組的方式進行皮筋拉伸訓練,即兩人均被皮筋首尾牽引,在首位的學生保持拉伸的動作向前跑步,在末尾的學生需要與其反方向發力,保證自身不被前者牽引跑步,這樣使雙方都能為對方提供阻力,鍛煉學員的爆發力。
另外,在進行陸地訓練時,還可以采用高抬腿跳躍的訓練方式,通過雙腳勾胸跳,側前方向滑跳這些連續的跳躍運動提高瞬間爆發力,讓學生在力量方面得到較為全面的鍛煉,此種訓練方式也為短道速滑選手提供了較為有力的訓練技術。除了對學生力量方面的鍛煉外,學生的運動反應力也同樣重要。在對學生進行應變能力訓練時,教師可以采取哨聲或者槍聲的訓練方式,并在此類方式的基礎上也可以結合計算機的智能特點對學生的反應時間進行計時,通過不同學生的反應時間間隔對其進行綜合測評。
2.2冰上起跑訓練
在對滑冰學生進行一系列完善的陸地訓練后,就要進入學生冰上運動的訓練。在冰上訓練可以為學生營造真實的比賽環境,使學生盡快進入狀態。冰上訓練的具體方法主要是沙袋纏身法,即將一定數量的沙袋綁在學生上身,在腿部則綁上較少數量的沙袋,應用這種方法進行冰上起跑訓練,可以適當增加學生的自身重量,加強學員力量的發揮改善其冰上掌控能力;另外還可通過學生的起跑距離和步頻次數進行附加項訓練,如在實際滑冰運動中,當學生進入彎道和離開彎道時進行整個過程的直線起跑鍛煉;又由于轉彎階段往往是整個滑冰比賽中競爭性最大的環節,可以適當增加學生的起跑訓練以及冰上轉彎的抗干擾訓練。
3.基本要領
3.1 滑冰姿勢
在實際速滑運動中規范標準的滑冰姿勢應為腳跟蹬冰且蹬冰方向要與前進方向成90度直角,膝蓋彎曲角度成90—100度之間;滑冰時學生的上身、后背以及手臂要適當放松,鼻子、膝蓋、腳尖三者呈一條直線;學生要以自身重量來滑冰,清晰掌握自身重心的移動情況。學生只有遵循以上標準的滑冰姿勢,滑行速度才會加快,即滑得快做功少。因此速滑的初學者不能只在意一時的滑冰速度而忽略了滑冰姿勢,在實際滑冰中應以一個水平較高者為標桿,向其學習滑冰姿勢且緊跟其后,這樣初學者才能快速入門,在規范滑冰姿勢的同時也提高了滑冰速度。
3.2 跟風
滑冰時學生采用跟風技巧可以節約20%左右的阻力。而跟風技巧的關鍵要領主要為“緊”。即跟風時保持與前一人距離適宜,其標準距離為下巴在前一人的臀部正上方。學生在進行跟風時務必要注意力高度集中,時刻注意周圍情況的轉變并及時作出調整。切忌在跟風時不要背手,因為當賽勢出現變化需要學生適時調整時背手會妨礙學生的動作調整,出現失誤影響賽程。此外,當學生滑冰速度超過前一人時,要用手背輕推前一人的臀部,此時用手背主要是因為當賽場出現摔倒等意外情況時,學生不會用手抓前一人,進而出現多人摔倒的連鎖反應。
3.3 心肺及體能
在整個速滑訓練中,心肺及體能的保持可以看作最為容易的一項。學生的心肺穩定即要保持最高心率高于85%。在實際速滑運動時要竭盡全力奔赴終點目標,到達終點時不能立刻休息喝水,即使滑冰速度達不到預設也要時刻保持滑冰姿勢的規范準確。
4.結論
綜上所述,我國目前在速滑方面一直處在引領世界的一流水準上,但是因為速度滑冰這項運動的競爭性較強,為保證我國速滑項目處在世界前列,就要不斷改進速滑訓練方式,通過對速滑技巧等方面的改善推動我國速滑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李雨.我國速度滑冰存在的問題與發展對策[J].運動.2016(15)
[2]吳曉華,鄒吉玲,伊劍.速度滑冰運動對青少年體能影響的實驗研究[J].運動. 20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