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明怡
【摘要】目的:分析護理??平虒W改革對護生自我導向學習能力的影響。方法:于本院2017年9月入學的護理專業學生中隨機抽取60名護生作為研究樣本,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護生的人數為30人。對照組護生采用常規方法進行教學,觀察組護生采用1+2教學模式進行教學。結果:觀察組護生的自我導向學習能力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護生。結論:護理專科教學改革對護生自我導向學習能力產生了積極的影響,有效培養了護生的學習意識,提升了護生的人際交往能力,使護生能夠自主進行護理課程的學習,具有良好的應用效果。
【關鍵詞】自我導向 護理教學 1+2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4-0228-01
前言
1+2教學模式是指1年護理基礎理論課教學+2年護理實訓課程教學?,F階段,校企聯合辦學已經成為一種新趨勢,有利于實現資源的共享,能夠為企業輸送專業素質良好的護理人才,符合護理專科教學改革的要求。基于此,本次研究分析了護理??平虒W改革對護生自我導向學習能力的影響,現將研究流程報道如下[1]。
1.一般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于本院2017年9月入學的護理專業學生中隨機抽取60名護生作為研究樣本,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護生的人數為30人。對照組包括女生18人,男生12人,年齡:18-22歲,平均年齡(20.03±0.22)歲。觀察組包括女生20人,男生10人,年齡:19-22歲,平均年齡(19.55±0.33)歲,兩組護生均為高中畢業入學,在年齡、性別和文化基礎等方面比較(p>0.05),無統計學差異,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護生采用常規方法進行教學。
觀察組護生采用1+2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建立護生自我導向學習能力培養計劃,具體措施如下:(1)樹立學習意識:教師應基于護生自我導向學習能力培養方案的指導下,對護理課程的內容進行改革,在教學過程中引入思維導圖方法,增強護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教師只需在護生學習過程中進行引導,提升護生自主學習的信心。同時,教師可基于新醫改的背景下,開展名師講壇和護理筆記評比活動,提升護生的自主學習意識,使護生樹立積極的學習態度。(2)合理選擇教學策略:教師應基于對護生的認知能力和興趣愛好進行深入了解的基礎上,合理選用問題教學法、案例教學法和研究性教學法,提升護生的課堂參與度,教師應做好備課工作,尊重護生的課堂主體地位,輔助護生建立清晰的知識脈絡,提升護生自主學習的效率和效果。(3)合理選擇評價方式:教師應盡早為護生安排臨床課程,使護生能夠在內科、外科、婦科和兒科輪崗,實現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有機結合。同時,教師應采用一對一指導機制,對患者實施整體護理機制,使護生樹立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理念,提升護生的護理責任意識。此外,教師應為護生提供充分的實踐機會,使護生能夠在實踐過程中對疾病的臨床癥狀、體征、搶救原則和護理措施等理論知識進行鞏固,為護生整體素質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礎。(4)提升人際交往技能:為了增強護生的人際交往能力,教師應開展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教學活動,通過組織演講比賽、文明寢室評比和社區義診的方式,增加護生的社會閱歷,加強護生間的交流和溝通,使護生能夠掌握人際交往的技巧,提升護生與患者的溝通能力,為職業生涯的發展提供良好的前提條件。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護生的自我導向學習能力評分,包括學習意識、學習行為、學習策略和人際交往技能等指標。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20.0對數據進行處理,一般認為p<0.05時,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護生的自我導向學習能力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護生,兩組數據差異對比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3.討論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護生的自我導向學習能力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護生,表明護理專科教學改革對護生自我導向學習能力產生了積極影響,使得護生能夠自主選擇科學的學習策略和方法,促使護生樹立完善的學習意識,提升了護生的人際交往技能和自我評價能力,值得被廣泛借鑒和應用[2]。
結論:護理??平虒W改革對護生自我導向學習能力產生了積極影響,因此,應不斷深化護理??平虒W改革進程,全面提升護生對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的掌握程度。
參考文獻:
[1]張鳳勤,陳淳.“三早式見習”模式對高職學生自我導向學習能力的影響[J].護士進修雜志,2016,31(09):824-826.
[2]陳燁,鄭曉妮.??谱o生自我導向學習能力現狀及其影響因素[J].護理研究,2016,30(13):1614-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