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小婷
摘 要:文化是一個民族的精髓,是一個民族區別另一個民族的根本所在。中國武術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在世界文化相融合的大趨勢下對武術文化的傳播既是一種機遇也是一種挑戰。武術與舞臺劇的結合,為武術文化的傳播開辟了新的途徑。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邏輯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對武術舞臺劇的產生、內容等方面進行研究分析,找到武術文化在武術舞臺劇中的作用,從而為武術文化的傳播提供更多的手段。
關鍵詞:武術;舞臺劇;武術舞臺??;武術文化;傳播;
1 文獻綜述
1.1引言
本文通過從中國知網、相關書籍以及網頁上查找相關資料,對本文中涉及到的一些概念找到相關的解釋,讓本文更具嚴謹性。其次通過對一些文獻資料的閱讀,了解目前武術舞臺劇的發展現狀以及它的研究現狀,分析出對武術文化傳播的作用,為本文的立題提供充分的理論依據,也讓本文的內容更加充實。
1.2研究現狀
通過在中國知網上學術期刊網絡出版庫中輸入關鍵詞“武術舞臺劇”,檢索到5篇文獻,這說明對武術舞臺劇的理論研究已經開始。通過對這5篇文獻的閱讀了解到目前我國武術舞臺劇的發展尚不成熟,而且中間也存在著很多問題。李巧玲、史美玲她們二人所寫的文章《武術舞臺劇發展研究》中對武術舞臺劇的概念進行了充分的解釋,從武術舞臺劇的結構、發展概況、發展現狀以及發展對策研究等方面,全方位多層次的做出了詳細說明;趙增浩、王森兩位的文章《傳媒包裝下武術舞臺劇的新發展》中對武術舞臺劇的發展做出了5點要求:劇目主題化、演員專業化、服裝劇情化、音樂原創性、編排多樣化;王國志先生在他的《中國武術的藝術化發展》中他從武術的藝術的角度詮釋了武術中包含的藝術特征,為武術與藝術的結合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基礎。而他們的文章也為武術舞臺劇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基礎。
通過在知網上學術期刊網絡出版庫中輸入關鍵詞“武術舞臺劇”、“武術文化傳播”進行搜索,檢索到6篇文獻。通過對這些文獻的閱讀了解到,武術舞臺劇對武術文化的傳播有一定的影響,但筆者認為他們沒有寫武術舞臺劇對武術文化傳播的作用。因此本文在總結的基礎上補充自己的觀點及作用,為更好的發展武術舞臺劇做出自己的貢獻
2 前言
中國武術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形成了其獨特的文化底蘊,武術是中國文化的全息縮影,中國哲學、醫學、倫理、兵學、文學、繪畫、書法、音樂、戲劇、均在武術文化中有所體現,在這個意義上,中國武術被稱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顆明珠”一點也不為過,正式因為武術的文化價值、文化屬性,武術才成為一種文化。[1]不同的文化在同一時期存在有不同的意義,同一種文化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也有不同的意義。而武術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就被賦予不同的歷史任務,在冷兵器時期,戰亂紛飛,這時期對于武術,人們更多追求的是它的防身功能;隨著熱武器時代的到來,武術的防身功能已逐漸不被那么多人需要,而武術休閑娛樂功能,健身功能等就會更受人們的歡迎,武術表演逐漸發展起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科技的日益進步,各種文化的融合,武術單純的套路表演以滿足不了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的需求。在社會需求的推動下,武術也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武術表演的基礎上逐漸出現了武術舞臺劇。
3研究內容
3.1概念的界定
在研究武術舞臺劇對武術文化傳播之前先弄清楚幾個概念。首先是武術的概念界定:“武術是以攻防格斗為主要內容,以套路和格斗為運動形式,注重內外兼修的中國民族傳統體育項目[3]”。
舞臺劇在《辭?!分袑⑵涠x為:“由演員扮演角色,在特定的場合(舞臺)當眾表演故事情節的一種藝術[4]”,“舞臺劇是指戲劇”。
武術舞臺劇是指:“具有故事情節并以武術元素為主體內容,以武術動作技能、技巧為主要表現形式,在一定的物理空間展開的具有故事情節的舞臺藝術?!蔽湫g舞臺劇不是一般的武術表演,武術舞臺劇將武術作為一種表演手段,以達到戲劇所要表現出的目的。觀眾在欣賞整個武術舞臺劇的時候,除了關注劇本故事本身的精彩劇情以外,主要是展現武術不同拳種、器械的動作技能、技巧,這是武術舞臺劇的獨特之處。
3.2武術舞臺劇的發展概況
3.2.1武術舞臺劇的萌芽
中國武俠電影的產生、發展在促進中國電影產業發展的同時也吸引了大部分人對武術文化的興趣,這也為武術舞臺劇的出現做出了鋪墊。上世紀70年代李小龍的功夫電影,把武術帶向世界,讓世界人們知道武術,并掀起了一陣習武熱。李連杰主演的《少林寺》再次掀起了習武的高潮,少林功夫一舉成名,風靡全國乃至世界,再創了中國武俠電影史的輝煌[5]”。很多人都慕名到河南登封少林寺學習武術,武術的發展也吸引了西方大導演、大公司的眼球,市場推動了武術演出,同時武術演出也滿足了這個市場。
3.2.2武術舞臺劇的出現
1994 年,奧地利演出商憑著對武術的癡迷,花巨資將《沙彌走進少林》搬上了國際舞臺,這場演出是武術表演走向國際與舞臺藝術的首次結合。這部劇由一老一小和尚的談話引出一場場不同武術內容的表演,同時配有對少林神功的講解以及較真實展現武僧的寺內習武、坐禪的大致情景。而在武術編排上注重追求藝術的造詣,故事情節不僅僅是服務于動作的展示,更主要的是通過武術歷史的還原,讓觀眾更深刻地了解中國武術的文化內涵。[6]
3.2.3武術舞臺劇的發展
隨著第一部武術舞臺劇的出現,其產生的經濟以及文化傳播效益都達到很好的效果。后期也陸陸續續出現了很多以少林題材的武術舞臺劇,武術舞臺劇逐漸增多,《生命之輪》、《少林魂》、《少林雄風》相繼問世,每一部劇目都有了很大的提高。這些后來作品的制作也越來越專業化、精良化,里面的故事情節與武術動作設計協調配合,增加劇情的代入感,使觀眾能更好的融入劇情,在欣賞精湛武藝的同時,領悟到崇高和諧的武魂禪意。武術舞臺劇也隨著市場的擴大逐漸進入了繁榮時期。
武術本身包含了很強的藝術性,武術舞臺劇通過演員獨到的武術動作,展現出武術特有的魅力。隨著人們對藝術欣賞要求的越來越高,武術舞臺劇也在不斷的提高、改善,發展成為一門綜合性的藝術。它融匯了許多種藝術的表現手段:如文學劇本、造型藝術(布景、燈光、道具、服裝、化妝 等)、音樂(武劇表演中的插曲、配音、音響效果等)武術劇演出中的(形體造型和隊列造型等),并將現代化的高科技融入其中,LED燈光、特效技術等為舞臺增添了光彩。《仙劍奇俠傳》舞臺劇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將武術與現代技術相結合,呈現出唯美、仙俠的舞臺效果和氛圍。
3.3武術舞臺劇的構成
武術舞臺劇以中國武術為主要元素的,其他藝術形式為輔,將武術的技能與音樂、舞臺背景等諸多元素融為一體,有完整故事情節,最后整合出的理想的視聽效果展現給觀眾的藝術形式。觀眾在欣賞整個武術舞臺劇的時候,除了關注劇本故事本身的精彩劇情以外,就是穿插其中讓人賞心悅目的武術了,武術促進劇情發展,劇情展現武術,二者相互促進又相對獨立,進而通過這整體的效果傳達出所孕育的中國傳統文化。武術舞臺劇跟其他舞臺劇一樣滿足基本的四要素:主要包括劇本、演員、舞臺、觀眾,四者相互聯系缺一不可。
4武術舞臺劇對武術文化傳播的作用(以《風中少林》為例)
郭玉成在《中國武術傳播論》中提出:從武術的實際出發,武術文化的整體結構應該包括武術(技術)、武學(技理與傳統文化)、武道(哲學與人生)的三個遞進層次。筆者根據郭老師對武術文化的三個層次作為切入點,討論武術舞臺劇對武術文化傳播的作用。
藝術性與文化性是武術的兩種屬性,其中,文化性是其作為民族文化的首要屬性。武術舞臺劇充分的體現出無武術的兩種屬性。作為一種新型的武術表現方式,武術舞臺劇對武術文化的傳播有很大的作用。
4.1武術舞臺劇對武術(技術)的傳播
武術舞臺劇以武術為素材,大部分都是以少林寺文化為題材。《風中少林 》是我國第一部以少林為題材的舞臺劇 ,是第一部將舞蹈和武術融為一體的舞臺劇。[7]中間展現出少林的武術使演練的少林拳剛柔并濟、少林棍虎虎生威 、大刀飛鞭獵獵生風、三節棍氣勢非凡 ,每一招一式看似簡單其中包含了少林博大精深的文化,讓觀眾更直觀的感受少林的武術功夫,了解少林武術的特點,演練風格,這對少林的武術有一個很好的傳播。
4.2武術舞臺劇對武學(技理與傳統文化)的傳播
武術舞臺劇不僅展現出精彩的武術套路與器械展示,也展現出了武術的技理與傳統文化?!讹L中少林》是以武術和其它藝術形式相結合 的一個成功案例,豐富了人們的視聽,把武術與舞 蹈、現代元素與傳統故事以及燈光、音效等多種手段完美地結合起來。劇中有廟會、歡快的“大頭娃娃舞”、“燈籠舞”和“翎子舞”,又加入了一些民歌、小調、戲曲等獨具特色的中原音樂元素,增強了音樂的藝術表現力、震撼力,弘揚了中國傳統的地域文化。每一人物的服裝都體現出少林的文化,一開始出現撞鐘的老和尚,身著袈裟,顯示出他修為深厚的一面。
4.3武術舞臺劇對武道(哲學與人生)的傳播
“少林功夫文化”,最重要的是“武”與“禪”兩個方面,將“武”與“禪”兩者完美的結合,形成獨具特色的文化。從字面含義來看,可以理解為:“武”是技擊方法,“禪”是靜坐默念的佛教思想,二者一個可以看作為動一個為靜,一個出世一個入世,本該矛盾,卻又統一。這種僧與俗、禪與武的糾結對人們來說有著絕對吸引力,而它的這種獨特性對少林功夫舞臺劇的成功傳播也有著重要的影響力。[8]結合到劇情中,主人公在經過浩劫后,在與少林寺的各種人物接觸時,受到他們文化的感染,逐漸開始習武、修行,從而對生命和禪宗有了更深的感悟和體會,放下了俗世的恩怨情仇,進入佛門,又在最后的場景中集中體現了少林武術的“退則參禪養性修德,進則護寺報國救眾生”的境界和中華民族剛強不屈的精神品質。而這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會引起他們的思考和認識。
5結論與建議
5.1結論
通過對《風中少林》舞臺劇內容,結構的分析發現,武術舞臺劇對武術文化傳播有很重要的作用:1、武術舞臺劇直觀的展現出武術的技術,不同器械不同的風格、對練等;2、劇情當中融入的元素,展現出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3、劇情與技術的融合,能讓觀眾領悟到中國博大精深的哲學思想,傳播出鼓舞人心 的正能量。但在其發展的過程中也露出一些問題:1、內容有些單一;現在的武術舞臺劇多以少林寺為題材,長久發展會容易引起觀眾的審美疲勞。2、舞劇演員的專業化;很多演員有技術但缺乏表演技巧,有些人有表演技巧卻缺乏技術。3、對年輕一代觀眾的吸引力較低等。這些都不利于武術文化的傳播。
5.2建議
針對前面遇到的問題,提出以下建議:
1、可以發掘一些其他素材的主題,豐富內容,展現出不同的文化;
2、可以在一些院校開設武術表演課程,培養專業的舞劇演員;
3、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以達到更好的表現效果。
參考文獻
[1]郭玉成.中國武術傳播論[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13頁
[2,6]李巧玲,史美玲.武術舞臺劇發展研究[A].搏擊·武術科學,2012.10.
[3]全國體育院校教材委員會.武術(上冊)[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1.
[4]編寫組.辭海[M].北京:中華書局,1999.
[5]張俊生.人才學[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6:23.
[7]王國志.從舞臺劇《風中少林 》看武術的藝術化之路及國際傳播[A].成都體育學院學報.
[8]石婷婷,郭玉成.少林功夫舞臺劇發展闡析[A].洛陽師范學院學報,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