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亞超
摘 要 我國大力建設基礎設施,給施工企業創造了一個良好的外圍環境。在良好的外圍環境中,中國建筑市場的競爭非常激烈。面對競爭日益激烈的建筑市場,施工企業要生存、要發展,就必須把施工的項目管理好、經營好,從而實現項目經營目標,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增加效益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前提,效益實現、利潤增加又是企業發展的保障。項目經營的好壞體現在項目的收入和項目成本兩個方面。本文結合中鐵六局太原鐵路建設有限公司的幾個項目,闡述了施工單位如何在工程管理方面一步步實現預定的經營目標。
關鍵詞 一次經營 二次經營 三次經營 項目成本
效益是施工企業的營業收入和經營成本之間的差額,從這一點看,就是收入越大,成本越小,施工單位的效益就越高。所以努力實現收入和合理控制成本就是一個施工企業管理的根本,是施工企業最終追尋的目標。實現單位的效益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一、收入方面
實現盈利項目收入最大化和實現虧損項目收入最小化,這很容易理解,盈利項目收入越大,取得的利潤也就越大;虧損項目越少,虧損的金額也就越少。那么通過經營一個項目,如何實現盈利項目最大化和虧損項目最小化呢?
現結合工程項目,闡述如何做好一次經營工作。某某工程設計院有三家;某某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負責橋梁、通道、道路、排水工程;某某市政設計院負責北線防洪工程;某某交大北京分院負責鐵路框構及頂管工程。鑒于工程的復雜性,同時涉及鐵路和市政,需要各設計院負責穿插設計,這就需要有一個既有鐵路施工經驗又有市政施工經驗的聯系人將三家設計院的資料作一個綜合梳理,確保設計圖紙既能滿足鐵路施工,又能滿足市政施工。中鐵六局太原鐵路建設有限公司有這方面的施工經驗,就做了這個聯系的紐帶,全過程積極配合三家設計院進行現場測量調查、方案確定、鐵路局溝通等工作,鑒于目前市政設計不考慮鐵路方面的規定,某某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設計跨鐵路施工橋梁方案在跨鐵路施工時施工方案不可行,鐵路局要求跨鐵路施工時,確保鐵路運輸安全,使得我們建議的設計方案在鐵路要點施工方案評審過程中順利通過。通過提前介入,實現了設計與施工方案前期的無縫對接,鐵路與市政的緊密結合,確保市政設計和涉鐵施工方案的切實可行,既減少了設計院重復設計的工作,也減少了方案評審的重復工作,同時還使相關涉路項目以及其他特殊措施方案進入施工圖,達到了方案進圖紙、圖紙進清單的目的。所以一次經營工作首先要對接好設計院;其次要對接好建設單位,積極配合建設單位進行現場紅線放樣、拆遷摸底等工作,為標段劃分工作爭取主動權,有目標、有方向地為投標工作做好準備,把未進招標圖的措施方案提交建設單位,并由建設單位交由建審中心,為攔標價做好準備工作。這樣做主要是保證項目的一開始就要做足投資,為以后的二次經營做好鋪墊。同時還要對接審核中心工作,安排技術、預算人員全過程、全天候參與造價咨詢公司的預算編制工作,定期與審核中心對接清單量、項、價,主要是避免“跑、冒、滴、漏”現象。通過工程量清單編制聯動,找出設計清單的“差、錯、漏、碰”,增加盈利項目收入。此項目初步設計時,某某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設計注水泥漿,根據跨鐵路施工經驗,我們溝通設計院調整為注水玻璃漿:原設計注水泥漿單價是89.59元/m,設計數量78982m,投資額707萬元,現調整注水玻璃漿單價為650元/m3,總共數量40634m3,投資額2641萬元,增加投資額1934萬元。“漏”主要是以往組價漏項的一些項目:如澆筑法蘭砼、主墩外包鋼模板、Φ800砂箱按拆、撐腳C50微膨脹混凝土、邊墩落梁平臺、方木、竹膠板、臨時支墩、稱重、配重等,通過對審核中心的跟蹤,這些項目都進入清單組價,增加投資額約450萬元。虧損項目收入減少主要是“虧”變“贏”聯動,增加盈利多的項目工程數量,優化減少微利或虧損項目的工程數量。
“二次經營”是指甲乙雙方在履行合同時所發生的一切經營行為,它的最終目的是在合同履行過程中通過降本增效獲取最好的經濟效益。“二次經營”是“一次經營”的重要延續,當今社會由激烈的市場競爭作為主導,企業往往會通過低價中標來獲得市場份額,如果不能充分發揮“二次經營”的作用,則企業的贏利甚微,還有可能發生虧損。因此在“一次經營”之后要繼續開展二次經營活動,深化一次經營的成果,提高項目的收益。同時,通過“二次經營”可以加強甲乙雙方的關系,提升履約質量,為承接后續工程創造更有利的條件。
二次經營方面應注重“策略”和“要點”,在項目施工過程中牢牢把握一次經營的成果,在一次經營的基礎之上繼續開發二次經營。下穿蘭村支線框架橋頂進,此橋是跨鐵路施工,跨鐵路施工要求確保鐵路運輸安全,設計有大量的防護措施,原設計圖紙是路基地段設計為路基注漿,為確保線路的運輸安全,注漿數量按照頂進前沿鐵路方向框架范圍及框架邊墻外10m;垂直鐵路方向,最外側鐵路中心線兩側5m;注漿深度至框架底板底以下9m,路基高度2m范圍內不注漿。頂進完成后對框架邊墻外10*4m范圍內路基進行加固處理。坍塌路基采用C25混凝土回填處理,其余部分從上至下打設?108無縫鋼管及?60鋼花管。?108無縫鋼管3排,梅花形布置,間距0.4m,各排導管沿鐵路線路方向間距1.5m布置,打設完畢后注水泥砂漿;?60鋼花管,梅花形布置,間距1m,對擾動路基注普通水泥漿加固。根據工程部的計算,為了確保線路安全,同設計、監理、甲方、鐵路局一起,在框構的周邊增加了人工挖孔防護樁,增加了防護措施,施工時根據現場實際情況,修改了施工方案,順利地將橋涵頂進到位,通過增加人工挖孔防護樁,增加了線路加固防護的安全性,二次經營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二次經營是一門藝術,難易也因人而異,還要提高項目管理人員的素質。
“三次經營”就是在項目完工后,售后服務,竣工決算,審計和清欠過程發生的一切經營行為。它的最終目的有兩點:一是根據合同約定提供最好的售后服務,為后續工程提供強有力的保證,爭取與業主的“第二次握手”“第三次握手”,建立起長期的戰略伙伴關系。二是在結算、審計、清欠過程中采取各種有效的手段,獲取最佳的經濟效益,并及時回收工程款。三次經營要注重“重點”和“技巧”。工程結算易早不易晚,一個項目竣工后,很可能業主的管理結構在一段時間后發生變動或解散,如果解散滯后,在工程結算對審過程中再找相關人員進行復核,將會比較困難,所有結算一定要及時并一鼓作氣完成。
“一次經營”“二次經營”“三次經營”關系界定就是一次經營為市場營銷,合同簽訂;二次經營為施工管理、設計變更、現場簽證、索賠與反索賠;三次經營為結算、審計和清欠。三者互為因果,緊密聯系,相互聯系,相互制約。“一次經營”是建筑企業的“生命”,是“二次經營”的前提;“二次經營”是建筑企業的“靈魂”,是關鍵和核心,是“一次經營”的重要延續,又為以后的“一次經營”創造條件。通過“二次經營”,可以促進甲乙雙方的關系,提升履約質量,為承接后續工程提供更強、更有利的條件。“三次經營”是一、二次經營的集中,是企業經營效益的最終體現。所以,企業如何做好一、二、三次經營,是企業追尋和改進的方向。
二、成本方面
施工階段的工程成本是施工企業以項目作為成本核算對象,在施工工程中發生的全部生產費用的總和。它分為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兩部分。直接成本是耗費的構成工程實體的成本,包括人工費、材料費、機械費和其他直接費;間接成本是企業內部為管理和組織施工所發生的全部支出,包括管理人員工資福利、固定資產折舊、維修、辦公用品、水、電、保險等。所以控制成本就要從這兩方面入手。
(一)控制直接工程費方面
控制直接工程費主要是指控制工程的工、料、機。控制工料機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采用先進的施工工藝方法和流程。這一點對于降低成本尤為重要。一個合理的施工組織設計,必須是在保證施工質量和進度的情況下,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以降低成本為目標,實現效益為根本。比如路基因質量問題返工,灌注樁因質量問題導致的補樁,都會使成本成倍甚至成幾倍地增加。同時,加強對成品及半成品的保護,如對澆注好的墩柱、蓋梁、板梁采取防護措施,避免吊車或運輸工具撞壞;注意雨季施工,綁扎好的鋼筋要采取防雨措施,預防銹蝕;粉煤灰在雨季也要采取措施防雨,避免含水量偏大,影響質量。這些都與工程實體直接相關。控制好這些施工工藝和流程,最大限度控制工程實體成本,路基控制好壓實度含水率,避免造成返工,就控制住了人工、機械。比如橋梁的鋼筋、砼的使用,這種不能優化的材料我們只能通過工藝手段,從降低損耗率方面著手,比如鋼筋加工采用流水作業,嚴格控制消耗系數,預防銹蝕,就能達到控制材料費的目的。
第二,制定實施細則,合理選擇先進的施工方案。對于一個項目來說,施工方案的選擇至關重要。一是路基施工保證機械完好率和利用率,合理調配,減少調遣費。機械設備的完好率直接關系到設備的利用率,這一點對于降低成本很重要。同時,各種機械的合理搭配有利于提高機械設備的利用率。在總體施工組織設計中要有一個詳細的設備調遣計劃,這個計劃一定要合理,根據施工中的不同階段,需要調入調出什么設備,在施工現場內要調遣什么設備,必須詳細清楚。對施工工藝和施工順序必須吃透,合理編制機械調遣計劃,避免出現不合理的二次調遣設備。二是合理組織計劃。根據總體施工組織設計,合理組織機械設備,避免出現不合理的機械停、窩工。
第三,合理地布置施工現場,組建臨時設施。臨時設施是保證施工和管理的正常進行而建造的各種臨時性生產生活設施。控制一個項目的大小臨時設施,也是控制工程成本的關鍵。如便道的選線、棄土場的設置等,攪拌站的建造,預制場的設置,要充分考慮預制構件的預制方便、運輸方便、運距縮短等。中鐵六局太原鐵路建設有限公司在南太試驗段施工過程中,根據現場實際情況,調查發現適合建站的位置有兩處,一處是在工地的中間位置,一處是在工地的終點位置。對于試驗段來說,攪拌站建站中間位置肯定合適,因為可以節省各種材料的運輸、砼供應、罐車調配等各種費用。
(二)控制間接費和其他直接費
間接費用是項目管理人員及企業各職能部門在該施工項目中所發生的全部費用,其他直接費用包括臨時占地費、檢驗試驗費、工程定位復測費、工程保險和場地清理費等,這些費用和間接費用一樣,不同的工程之間也會有不同。我們是從以下兩個方面控制這兩項費用的。
第一,重視項目的前期策劃,按照項目精細化管理的要求,規范編制人員和管理模式。管理人員配備的數量對間接費支出有決定性影響。結合項目的實際情況完成機構的編制和管理人員的編制,對管理人員的編制堅持一專多能的動態管理原則,控制管理人員數量,在滿足施工的基礎上適度精簡。
第二,規范間接費控制標準及工作流程,并按照要求執行。俗話說“管理出效益”,其實道出了成本控制的精髓。總之,成本控制貫穿于整個生產、生活之中,要從多方面入手,對工程成本進行跟蹤管理。在成本跟蹤過程中,發現問題,分析原因,采取措施,切實做好成本分析和控制工作。
三、結語
一、二、三次經營作為項目經營的每一個環節,都非常重要,絕不能厚此薄彼。項目管理者只有認真研究好每一個環節中的管理要點,才能真正實現“低成本競爭,高品質管理”的目標,才能真正實現項目利潤的最大化。近些年,建筑行業被炒得火熱,發展趨勢越來越好,要想在建筑事業中站穩腳跟,獲取更多利益,就要采取一切可行性策略,制定一套科學的、合理的有效控制成本標準。有效的成本控制可以為工程項目節省一定的開支,減少不必要的經濟投入,我們要做的就是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控制企業生產成本,進而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作者單位為中鐵六局太原鐵路建設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 陳秀華.淺議建筑施工企業如何加強經營風險控制[J].山西建筑,2010,36(31):209-210.
[2] 和郁富.國有建筑施工企業經營風險控制[J].交通運輸研究,2006(1):91-93.
[3] 趙華.淺談建設項目全過程造價控制與管理[J].凈水技術,2011,30(2):1-4.
[4] 毛燕紅.建筑工程計價與投資控制[M].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9.
[5] 史紅.前期階段對建設項目的造價控制[J].江蘇建材,2006(3):46-48.
[6] 姚正海.關于財務報表表外信息的披露[J].財務與會計,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