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達生
【摘 要】戲曲演唱訓練中保護嗓音對演唱能力至關重要,本文主要探索如何保護嗓音,從而更好戲曲表演。
【關鍵詞】戲曲演唱;保護嗓子
中圖分類號:J61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8)10-0029-01
嗓子猶如一臺復雜樂器,能夠表達演唱者豐富情感和高超技巧。很多戲曲演員擁有一副自然天成好嗓子,但從未對如何系統訓練和演唱進行過研習。盡管如此,我相信他們只要通過對自己嗓音機能與演唱技巧進一步了解和挖掘,一定能受益匪淺。
在教學過程中,我曾看到許多年輕戲曲演員因為發聲方法使用不當,導致臨場無法演出情況出現。更有甚者,因為嗓子長期疲勞和缺乏保護,職業生涯難以延續。因此,保護嗓音對于演員的職業生涯尤為重要,這不僅僅針對剛剛踏入行業年輕演員,有資歷老演員也不能輕視對嗓音保護和能力挖掘。
在閩南地區,木偶戲、梨園戲、高甲戲、南音等諸多戲種表演過程中,都少不了演唱這一環節。而演員經過長時間、高強度、高音量演唱,再加上干燥、充滿煙塵的外界環境干擾,嗓子容易疲勞、脆弱。因此,我們要學會用科學方法和良好訓練習慣來幫助我們歌喉保持健康。
首先,說到科學系統訓練方法,人們往往會有一個認識誤區:系統訓練方法會使演員們失去獨特自然的聲音本色,這樣的認識是完全錯誤的。科學系統的訓練方法不僅能幫助你健全發聲器官機能,而且還將幫助你充分展露自然聲音。除此之外,它還能讓你意識到自己需要改善地方,糾正危害嗓音不良習慣。實際上京劇、越劇、昆曲等戲曲發展過程中,先輩們積累了許多系統、針對性的聲音訓練方法。好的演唱方法必然從實踐中得出,并且也能夠反作用指導實踐。它有科學事實作為基礎,能夠為每一種不同戲曲唱腔的特殊具體細節,針對性運用和訓練。
但如何具體提升唱腔水平呢?我認為有三個方面:一是如何咬字吐詞;二是如何使用恰當呼吸方法;三是職業演員自律。
“咬字吐詞”講究“字正腔圓,聲情并茂”。“字正腔圓”不僅是中國傳統聲樂藝術一個技術標桿,同時也是我國聲樂藝術審美原則,它要求演唱者既要把字詞唱正確、清晰、自然,又要讓字句在旋律連接過程中委婉動人、圓潤流暢,讓清晰字音,圓熟聲音隨著音樂律動變化始終如珠玉一樣貫連。泉州木偶劇唱腔和其它戲曲唱腔唱詞字句中,有些行腔很長,唱詞中一個字聲母和韻母音節連接處,往往延續了超過一兩個小節時間。這就決定了咬字要求明顯區分字頭、字腹和收尾三個部分特點,以求把唱詞表達清晰,保證觀眾聽感體驗。“咬準字頭,唱圓字腹,字尾規韻”就是指對咬字具體要求。因此學習木偶唱腔必須認真研究和掌握普通話語言知識,吸收借鑒曲藝,戲曲咬字吐詞方法和技巧,使自己唱腔真正達到“字正腔圓”要求。
而在呼吸方法上,“與時俱進,洋為中用,古為今用”是一個重要指導方針。人們常說“氣沉丹田”,用現代生理學說法就是腹式呼吸方法,即吸氣后小腹與腰部之間有憋氣緊縮感覺,通過橫膈膜下降和收緊小腹腹肌對抗,使氣息壓力增大并且流速加快來形成氣束沖擊聲帶,從小腹對抗支點到口咽再到頭部形成一線,聲音會比較集中明亮。傳統戲曲唱法一般采用這種方法。
而現今比較盛行是腹胸聯合呼吸法。這種呼吸法除了保留了傳統戲曲強調腹部的呼吸方法,還強調胸腔,橫膈膜和腹肌配合。胸腹式聯合呼吸方法被認為是最科學呼吸方法,由于吸氣時下降橫膈膜和張開兩肋同時并用,使腹腔充分擴開并加大了氣息容量,使氣息彈性足,這樣方法對聲帶危害少,避免聲帶過于拉緊,而且便于喉頭穩定和打開,使得呼吸均勻、深沉、通暢,解除了胸部僵硬緊張,使音量和音域得以擴大并利于發聲,使聲音諧和統一并富有表現力。
當然,唱腔水平提升還離不開演員自身自律。做好自身嗓音保護,以此來延長自己演藝生涯和保持良好演唱狀態,必須有自律能力。否則,縱使天賦多好,都會因為后天不良嗜好或習慣毀掉自己職業生涯,當今演藝圈已有許多前車之鑒。
職業演員在每次演出前應該盡量多休息,演唱也是一種體力運動,它需要演員高度集中精、氣、神,做好自身能量儲備。就好像馬拉松運動員不可能在一天只有三、四個小時睡眠基礎上完成萬米長跑;同樣,一個職業演員也不可能在身體疲憊情況下很好完成一次演出。
除了演出前休息,在平日生活中一個演員也應該保持健康生活習慣,演出前和演出空隙,大量飲水以保持身體水分充足。在飲食上,注重水果和蔬菜均衡搭配并輔以相應規律體育鍛煉,將對保持身體機能大有脾益。同時還要遠離煙、酒、毒和熬夜,在演藝圈中已有不少人因為不良嗜好而付出慘重代價。
最后還有一個忠告,不要忽略疲勞和疾病對于身體警告信號,通常在重要演出壓力或是好勝心驅使下,極限使用嗓音,超載負荷也會毀掉嗓音機能。人只有一個嗓子,應當全力保護好它。
中國戲曲源遠流長,經過許多藝術家總結傳承形成了完整體系,新一代演唱者要在“與時俱進,洋為中用,古為今用”文藝方針指導下,吸取、吸收更多藝術形式中藝術特點,創造自己演唱特色,只有在不斷學習和創造中才能有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