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陽
【摘 要】音樂教育過程中,單簧管教學是比較常見的樂器類型,并且在演唱會或者是大型的音樂會當中,單簧管都擔當著重要角色。高校單簧管教學過程中,對運指技術的重視程度較高,要求學生提高運指技術的熟練程度。文章就此展開討論,并提出合理化建議。
【關鍵詞】單簧管;教學;運指;技術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8)06-0155-02
一、單簧管教學中影響運指技術的若干問題
(一)師資力量不足。高校單簧管教學過程中,要想讓學生在運指技術上得到進步,必須在教師的指導下不斷進行訓練。從目前情況來看,單簧管教學中影響運指技術的問題較多,需要采取理性的態度來面對。例如,師資力量不足,就是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1]有些教師在單簧管教學過程中,并沒有足夠的經驗和資歷,在自身的能力上也是有待拓展的。為此,想要讓學生在運指技術上獲得更好的提升,必須通過教師的積極指導來完成。在師資力量表現不足的情況下,單簧管教學的運指技術,難以達到預期效果,對于學生的能力提升和自身的學習進步,都會造成一定的阻礙。[2]
高校對于單簧管教學的師資力量建設,并沒有給予高度的關注。音樂教師除了自己專長的類型教學外,還會兼職負責單簧管教學,這就很容易使運指技術的教育出現很大的偏差,以至于學生的音樂能力難以得到大幅度提升。
(二)教學質量不高。現代化的音樂文化事業發展不斷進步,樂器方面的教學得到了業界廣泛關注。要想在今后的教育中獲得更好效果,必須在教學質量方面,保持理性的關注。結合以往的教學經驗和當下的教學標準,筆者認為,教學質量不高的現象,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在日常的教育工作實施過程中,教師在運指技術的研究上,并沒有深入拓展。現代化的音樂形式不斷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很多內容都需要完善。[3]當教師在運指技術的教授過程中,完全按照老舊的內容來開展,很難得到學生的認同,在教育的可靠性、可行性方面,也會出現下降的情況,這對于單簧管教學體系的完善,肯定會造成非常不好的影響。
第二,在教學過程中,師生互動非常少。單簧管教學的目的,在于培養更加優秀的音樂人才,可是教師灌輸式的教學,對于學生的個人能力培養,以及天賦的挖掘,都沒有起到很好的效果,很容易在具體的教學成績上,出現較大隱患。[4]
(三)教學的浮躁問題。在高校單簧管教學過程中,要想讓學生在未來成長上取得更好的成就,必須對教學過程中的浮躁問題,采取積極的方式來解決。首先,部分教師呈現出浮躁現象。學生在單簧管的學習過程中,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當教師僅僅追求短期效果,或者是對學生開展高壓訓練時,往往會出現適得其反的效果,對于單簧管教學體系的鞏固,肯定會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失。[5]這種浮躁現象的產生,針對音樂人才的培養,會產生非常不好的效果,需要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努力采取積極的方式來應對。其次,在教學的浮躁問題方面,學生也表現出一定的浮躁特點。例如,學生在運指技術的鍛煉過程中,總是會出錯,無法達到心手合一的狀態,此時很容易因為練習效果不能達到要求,造成學習能力下降,有些同學甚至表現出放棄的態度,這對于高校單簧管教學而言,是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
二、單簧管教學中運指技術的提升對策
(一)合理掌握練習的速度。在高校單簧管教學過程中,對于運指技術的提升,需要按照循序漸進的方法來完成。很多學生之所以沒有取得良好的成績,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練習速度過快,自身的音樂理論成績和實踐能力沒有得到較好融合,由此導致在具體的學習上出現很大的問題。針對這樣的情況,建議在單簧管教學的運指技術提升過程中,合理掌握練習的速度,從而為教學的綜合進步奠定堅實的基礎。放慢速度練習,在演奏中,先從高音到低音進行連接練習,也就是從小字二組 C 音往小字一組降 B 音進行連接,改變練習的習慣(大多數練習是從低音向高音進行連接)。這樣可以減輕運指連接時的難度,即采取先完成較復雜的多指按鍵,再向相對簡單的少指按鍵的運動方向進行連接,反復慢速運指。當熟練掌握了鍵位位置和觸鍵感覺后,再進行相反方向的運指連接,從而提高運指的準確性。
由此可見,通過對練習的速度進行良好把控,能夠讓學生在單簧管的運指技術上,按照由慢到快的方法來完成,逐步提高自身的運指熟練程度。與此同時,在合理掌握了練習速度以后,還可以在音樂知識的學習效率上、質量上,都獲得良好的鞏固。
(二)加強針對性教學。就單簧管教學本身而言,想要在今后的運指技術上取得更好的成就,還需要在針對性教學方面做出良好努力。針對性教學在實施過程中,需要融入單簧管教學的運指技術,讓學生在鍛煉的過程中,能夠通過合理的方法來完成。從主觀的角度來分析,針對性教學的應用過程,在于幫助學生對運指技術進行更好掌握,能夠在每一項細節上進行良好改善,從而逐步提升高校單簧管教學水平。如莫扎特與施塔德勒合作了《A 大調協奏曲》、韋伯與貝爾曼合作了《f 小調協奏曲》等作品。同時,也促使完善單簧管樂器本身的性能,為作曲家的創作提供更多的藝術靈感。
隨著單簧管樂器的不斷改進,演奏技術不斷提高,進而對于演奏者在演奏技術方面提出了更高的標準。演奏者若想很好地完成高難度的藝術作品,演奏出優美的旋律和音質色彩的變化,運指起著關鍵性作用。從這一點來看,在運指技術的提升過程中,利用針對性教學方法,能夠對固有的教學問題做出良好的解決,讓學生在提升能力的過程中,對于單簧管教學存在正確認知,讓學生在未來的學習過程中,獲得更多的肯定。
(三)強化師資力量。經過前幾項教育工作的開展,單簧管教學的運指技術提升,能夠通過積極的方法來完成,在學生的培養層面可以獲得較多的幫助。建議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需要在師資力量的提升方面,不斷投入更多努力,改善教學的綜合成就。
第一,要求教師積極參加培訓,積極學習先進的音樂理念,鞏固教學能力。第二,在聘請教師的過程中,必須觀察其是否在單簧管教學方面堅持正確的理念和方法。現階段的部分教師,難以將運指技術進行有效教學,總是過分依賴自身的經驗,難以與學生進行良好溝通,這對于高校單簧管教學而言,肯定會產生非常不好的影響。為了在日后的教育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績,應堅持在師資力量的提升方面,按照科學模式來應對。
三、結語
本文對單簧管教學中的運指技術展開討論,在現階段的工作實施中,很多問題都必須通過積極的方式來解決。要求在未來的教育工作中,努力按照科學方法來完成,加強教育的綜合價值,幫助學生熟練掌握運指技術,提高自身的音樂特長,不斷完善單簧管教學體系。日后,應繼續在教學工作上深入研究,提高教學的可靠性。
參考文獻:
[1]曾光.淺談單簧管的音色與運指[J].大眾文藝,2014,(19):143-144.
[2]曾光. 淺談單簧管的音色與運指[D].西北民族大學,2014.
[3]韓庶.單簧管教學中的運指技術研究[J].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2012,30(04):324-327.
[4]許鵬.試論單簧管演奏時的運指處理[J].數位時尚(新視覺藝術),2010,(5):139-140.
[5]王瑋.單簧管運指難點及訓練方法[J].考試周刊,2010,(3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