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標
摘要:電工電子專業,是培養具備電子技術和電氣技術的基礎知識,能從事各類電子設備維護、制造和應用,電力生產和電氣制造、維修的復合型技術人才的學科。《電工電子技術》教學內容涉及面較廣,信息量比較大,電工和電子的各個領域都能夠涉及到,諸如:電路、電機與變壓器、電力拖動、數字電路、模擬電路等等,屬于社會需求廣泛的應用型學科,更是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思維能力、創新能力等綜合技能的最佳途徑。作為教師,在教學中應該結合學科特點、學生情況、新課程標準要求,最大限度的培養和提升學生的綜合技能。本文淺析電工電子教學中學生綜合技能的培養。
關鍵詞:電工;電子教學;問題;綜合能力
引言
電工電子課堂在實際開展過程中,教師在課堂上講的熱情洋溢,但底下的學生卻興致不高。教學過程將課程重心放到概念講解,這樣的課堂缺乏有效性,更無法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學生的技能無法與社會接軌。因此,課堂是綜合能力培養的重要平臺,教師和學生如何利用電工電子課堂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成為本文討論的重點。
1電工電子教學過程中常見問題
1.1學生對教學內容的吸收能力有限
電工電子教學內容專業性較強,隨著高校的擴招,學生資質良莠不齊,學生對知識的吸收水平有限,使得教師無法將知識全面教授給學生。學生理論知識,學習能力也影響著對知識的吸收。另外,在專業內容上,電工電子知識涉及多個技術領域,對知識調動能力也要具備較高的要求。大部分學生學習能力處于被動狀態,難以將專業知識進行消化吸收。
1.2學生缺乏對電工電子課堂的積極性
學生缺乏對課堂的積極性,一方面來自于知識相對于枯燥乏味,另一方面教師的授課方式過于單一,兩者導致了學生缺乏對課堂的積極性。電工電子課堂原本可以是一門生動有趣的課堂,教學資源的缺乏,授課重心偏移影響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當前的教學過程中,大部分只是達到對電工電子進行基本的概述,無法深度去了解課本,同時需要掌握的知識較多,實用性知識所占比例相對較低,無法提高課堂的積極性。
1.3電工電子教學重理論輕實踐
電子教學相對于其他科目而言,更多是以實踐為主,理論為輔的科目。然而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本末倒置,加上現實環境的制約,忽略了這門課程的實踐性,導致學生的動手能力低下,無法達到教育的目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大部分任課老師喜歡對知識的講解,故障排除示范,缺乏對學生自主學習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
2提高電工電子課堂教學過程中綜合能力培養的措施
2.1重視實驗教學,在實驗教學中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
電工電子教學中涉及的實驗教學,比如:電路、模擬電路、數字電路、單片機等,都需要通過實驗教學來使學生更直觀、更清楚的了解其中的原理。從某種程度來講,電工電子教學的實驗性較強,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有著特殊的作用和價值。教師可以結合學科的這個特點,構建開放性的實驗教學,鼓勵學生自己動手在“學中做,做中學”,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本人在實踐教學中,對于一些基本的電路實驗,比如:模擬電路放大器,一般是讓學生結合實驗步驟、所需器材、設備來自主進行信息收集,設計實驗方案,分析實驗報告等,強化學生對電工電子基本技能的掌握,鞏固理論知識,同時為學生提供鍛煉自我的機會,有助于培養寫生的實踐能力。再比如,學習“晶體三極管的放大特性”教學內容時,首先出示問題,讓學生自主思考,即:發射極,集電極,基極上的三個電流是怎樣分配的?又如何變化?其次,讓學生針對這三個問題,以小組為單位,討論設計相關的電路連接、測量電流、三個電流的變化情況等實驗方案;然后以小組為單位自己動手進行實驗,鼓勵學生大膽進行實驗,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這樣,讓學生擁有一定的自我空間進行實驗,促使電工電子實驗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題的教學模式的形成,因此,加強實驗教學,重視學生的動手訓練,推動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升自我的實踐能力。
2.2思維能力的培養
思維能力是人的實踐能力的深化,它是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核心。技能教學是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的最好形式,也是激發人的思維潛能的有效手段。因此,教師在技能教學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運用思維調節局部與整體、直接與間接、簡易與復雜的關系,在諸多信息中進行概括、整理,把抽象內容具體化、繁雜內容簡單化,并從中提煉出較系統的經驗數據以及熟練掌握有關技能的操作要領和步驟。例如,在電工技能教學中,“如何用無交流電流檔級MF30型的萬用表,去測量某一電路中的交流電流呢?”這一問題情境會把學生的興趣集中到專業知識上來,這時,教師通過先讓學生互相討論,而后啟發他們從《電工基礎》的基本歐姆定律和《電工測量儀表》中的間接測量法去思考、分析和設計,并收集幾個不同思路的代表性方案加上參考答案(間接測量交流電壓)與學生一起點評,分析各自的優缺點。最后將最佳方法動手實施操作并通電驗證。這樣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鍛煉了他們的動手能力,更活躍了學生的求知思維。
2.3為學生創造探究性學習的氛圍
探究性學習是培養學生綜合能力重要的途徑。探究性學習最好的方法是提出問題,讓學生自主解決問題。學生通過情境式的學習,不斷的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電工電子屬于實踐性較強的科目,教師可以盡可能采取日常生活電工電子的例子,還可以通過電工電子實驗的方式吸引學生對課題的關心,教師可以提出相關的問題,引發學生對問題的探究,同時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培養自主學習能力,有利于思維的發展,活躍課堂氣氛,也有利于開拓創新性思維,教師適時對學習小組進行引導,不斷提出新的問題,學生的質疑能力不斷提高,有利思維發散。探究過程中,自主學習、合作、動手等能力都能夠有所提升。
2.4整合教學資源,促使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電工電子作為內容豐富的實用型學科,其實踐活動多種多樣,內容更是涉及了多個學科的內容。新課程倡導教師在教學中要整合一切可以整合的資源,鑒于電工電子學科與其他學科關系的密切性,物理學中的光學、聲學、力學,化學中的離子、能量等知識。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挖掘、整合教學資源,開闊學生的視野、思路等,為學生創新能力的形成提供有利條件。最為明顯的,電工電子與理工類學科有著很深的淵源,而人們稱理工類是創新能力的發源地。教師可以從物理、化學等理工類的基礎學科出發,挖掘與電工電子相關的教學內容,并整合有效資源加以運用,延伸電工電子教學范疇。比如:在講授穩壓電源的相關知識時,結合物理學科中的光學知識,讓學生進行創新實踐,即:采購新型的電源,太陽能光伏電池,制作電壓比較低的電源,或采購一些材料自己動手做成干電池、簡單的手搖發電機等。無論實踐活動的結果如何,都啟發了學生的創新意識,有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2.5開展多樣化教學活動
綜合能力的培養需要在一定氛圍下進行,才能有效實現能力的提高。組建興趣小組可以作為能力培養的教學活動之一。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提高學生對電工電子知識的積極性。小組可以開展電工電子的制作活動,在活動制作的過程中,教師處于輔導的角色,學生是課程制作的主體,這樣情況下,學生就有了充分的發展空間,小組之間出現靈感之間的碰撞,不能排除制作活動出現錯誤,但在教師及時糾正的前提下,學生對知識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電工電子課堂提倡學生多思多動,通過開展類似制作小組的活動,讓學生體驗了電工電子的樂趣,進一步培養了學生進行科學探索的精神。
結語
總體來講,實踐能力、思維能力、創新能力是電工電子專業所必不可少的技能,對學生全面發展有著推進性的作用。將電工電子教學內容從學習型轉化為技能型,不僅僅是社會發展的需求,更是學生就業生存的需求。因此,作為教師,應抓住教學契機,開展技能教學,培養學生的綜合技能,為學生未來的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陳堅,唐成軍,李昕.電工電子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J].科技信息,2017(17).
[2]萬麗琴.試論電工電子技能教學的有效方法[J].教師,20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