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紅哲 李斌
摘要:我國園林鋪裝的歷史悠久,古時對鋪裝的設計十分重視。中國古典園林中大多采用磚瓦、石片、卵石和各種碎瓷片、碎陶片等材料進行鋪裝,其用材簡單、色彩素雅,結合文化,構成了生動的景觀。下面就以蘇州留園鋪裝為例,從圖案紋樣與色彩、材料與質感、結構與尺度、實用性以及文化涵義方面來一一展現蘇州留園鋪裝之美。
關鍵詞:園林;鋪裝;材料;紋樣;尺度
圖案紋樣與色彩美
蘇州留園的鋪裝圖案豐富多彩,如人字鋪、間方鋪、席紋鋪、斗紋鋪、漁鼓紋、梅花鹿、鳳凰、鶴扇子、盤長、蓮藕、海棠等。留園多種多樣的圖案紋樣形式可以很好的襯托和美化環境,增加園林的景致。圖案也是傳統鋪裝中運用最多的一種表現形式,在鋪地的長期經驗中,人們將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對將來的期待,以及吉祥如意的愿望都刻畫在地面鋪裝的圖案中。留園鋪裝色彩大多淡雅,保持材質本身的顏色,風格圓潤細膩、樸素粗獷。主要是為了體現出蘇州文化特有的藝術氣質,再者就是鋪裝的色彩要與周圍環境的色調相協調,在園林中一般是襯托景點的背景。留園鋪裝的色彩選擇上充分考慮人的心理感受。例如在蘇州留園的小蓬萊的亭子區域采用色彩柔和素淡的鋪裝,營造安寧、平靜的氣氛。鋪裝色彩具有鮮明的個性,暖色調熱烈,冷色調優雅,明色調輕快,暗色調寧靜。留園鋪裝色彩的應用統一中求變化,鋪裝的色彩與整個園林景觀協調統一,用視覺上的冷暖節奏變化以及輕重緩急節奏的變化,打破色彩千篇一律的沉悶感,真正做到了做到穩重而不沉悶,鮮明而不俗氣。
材料與質感美
材料與質感的質樸之美。古人在進行地面鋪裝時,由于技術比較低,所以常常采用當地盛產的、取自天然的材料,正因如此傳統鋪裝的材料和質感才如此鮮活,使傳統鋪裝不自覺的流露出質樸的語言。留園鋪裝看似隨意實屬獨具匠心的審美境界,地面鋪裝的美需要通過材料與質感共同來體現,如質地細膩光滑的材料給人以靈動之美,而質地粗糙的材料則給人以樸實親切、粗獷豪放之感.留園中大量采用磚、瓦、卵石、石片、以及各種石材鋪地。這類鋪地不僅排水性好,還能防滑,光線也柔和,不僅適合江南一帶濕潤的氣候,而且能體現出江南園林的清水芙蓉、自然天真之美。留院的鋪裝設計,充分考慮空間的大小。大空間要做相對粗獷些,選用質地粗糙、厚實的材料,給人帶來穩重、開朗、放松之感;另外,在烈日下面,粗糙的鋪裝可以較好的吸收光線,不顯得耀眼。小空間則采用較細小、圓滑、精細的材料,細致感給人輕巧、精致、柔和的感覺。因此,大面積的鋪裝宜選用粗質感的鋪裝材料,細微處、重點之處宜選用細質感的材料。
構與尺度美
留園鋪裝的構形是由鋪裝材料本身的造型或者通過材料間的組合形成的,不同的構形形式產生不同的裝飾效果,并滿足不同的目的。鋪裝圖案的不同尺度能取得不一樣的空間效果。留園通過不同尺寸的構形影響空間的比例關系,構造出與環境相協調的布局。
對待鋪地的形式,留園遍使用花街鋪地,所謂花街鋪地就是以磚瓦為界組成圖案,圖案內鑲以各色卵石碎石碎缸片碎瓷片組成各種紋樣,組合排列,樸素大方。其中的鋪地圖案多以迎祥、祈福、信仰和文人精神形象為題材。各種題材的構圖多以諧音、寓意、意會、聯想構成。形成意味無窮的一幅畫。另一種是雕磚卵石鋪地它是選用精雕細刻的磚細磨的瓦和經過嚴格挑選的各色卵石拼湊而成的路面圖案內容豐富也有以寓言四季盆景"花"鳥"魚"蟲為題材的圖案卵石鋪地采用卵石鋪成的路面耐磨性好防滑,具有活潑輕快開朗等風格特點。還有一種就是卵石與方磚組合一構圖平整,排列有序;瓦與石結合梅花滿地,甚至鋪成動物形狀。總之,這些不同的組合方式均創造了一種或幽雅自然的氛圍,或淡樸清新的意境,或花草寓意的趣味。由此可見,古人把那種人對自然的理解以及二者的和諧,體現于這塊方寸之地。
實用性強
留園鋪裝首先滿足了實用功能,地面鋪裝產生的原因之一就是使用的需要,然后才是人們對美的追求和欣賞。磚石鋪裝的路面巧妙地解決了土質地面的灰塵和積水的問題防滑、防潮。紋樣起著裝飾路面的作用,而紋樣有因環境和場所的不同而具有多種變化。不同的紋樣給人們的心理感受也是不一樣的。蘇州留園大多采用的白色的卵石組成的線條在特定的園林環境中顯得格外突出,較好地體現了功能性和美觀性的和諧統一。蘇州留園比較常用的采用不同大小卵石的相互搭配,做出一定的紋樣形式,并且在色彩上極具變化,效仿自然的不規則鋪裝,如亂石紋、冰裂紋等,這樣處理不僅可以使人聯想到鄉間、荒野,更具有樸素自然的感覺而且防滑、自然,能夠增強親切感。不像現代的鋪裝材料中多運用冰冷而生硬大理石、花崗巖。留園鋪經常采用直線形的線條鋪裝引導游人前進;在需要游人駐足停留的場所,則采用無方向性或穩定性的鋪裝;當需要游人關注某一重要的景點之時,則采用聚向景點方向的走向的鋪裝。另外,通過鋪裝線條的變化,強化空間感,比如用平行于視平線的線條強調鋪裝面的深度,用垂直于視平線的鋪裝線條強調寬度,在視覺上調整空間大小,起到以小見大的作用。良好的景觀鋪裝對空間往往能起到烘托、補充或詮釋主題的增彩作用,利用鋪裝圖案強化意境。不但豐富了留園的空間層次,也立體地表現了生話、文化和歷史。因為它還包含了諸如安樂、平靜、情趣等帶動行人走路情緒的各種因素。
文化涵義深厚
早期園林的園主和造園家的背景,決定了萌芽于唐代的文人園林始終影響著私家園林的造園活動,并且備受推崇。所以無論是園林鋪裝的色彩還是圖案多表現為文人情懷。例如留園中用卵石組成的鶴紋、蟾蜍紋鋪地不僅圖案精美,鶴與蟾蜍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被認為是仙禽,月宮之物,象征長壽,鶴又象征升遷、成仙,畫著鶴向著太陽飛的畫表示高升。留園中“鶴所”與象征廬山五老峰的假山對聯涵義融會貫通,一起構成仙界意境,使人感覺到園主人的一派仙風道骨的氣質,完美想象之后在頭腦展現了意境里的畫面。留園中鋪地圖案,瓶中插三支戟,寓意吉祥想,“平升三級”。縱觀留園鋪地色彩與圖案總體展現文人的清新淡雅之氣。不同時期的鋪裝設計也有其不同的社會背景,鋪裝是社會的一面鏡子,它映照出了一個社會的時代精神,因此,傳統鋪裝中包含了豐富的社會文化內涵。人們在審美領域逐漸擺脫神化思想的束縛,而以自然花草為欣賞對象,獲得思想上的解放。自然美是藝術美的源泉。自然美以它的形式美引起人們的愉悅,這種愉悅的心理一般不具有階級性。但是,一旦經過了“人化”的過程,往往就會帶有階級性的形式與內容。這也是為了滿足某個階級或階層的審美需要所產生的必然結果。所以分析留園鋪裝的美需要建立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之下。例如留園中蓮花、蓮子鋪地圖案,蓮花和蓮子寄托了文人高潔的品行。海棠花鋪地圖案,海棠花象征文人高貴風雅。留園蓮藕鋪地圖案,象征純潔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行,以及頑強的生命力。通過剖析以上各種圖案紋樣的象征意義,從側面展現了當時濃厚的文人情懷。同時也彰顯了留園鋪裝中深厚的文化涵義。
參考文獻:
[1]計成.原著 王紹增 注釋 園冶讀本【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3
[2]毛培琳.園林鋪裝設計【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92
[3]居閱時.園道-蘇州園林的文化涵義【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4]催鶴亭,催軒.中國傳統建筑墻、地界面裝飾藝術【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