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飛 ,王 楠 ,尤 敏 ,王 瑩
(1.盤錦市大洼區氣象局,遼寧盤錦124200;2.營口經濟技術開發區氣象局,遼寧營口115007)
大洼區地處遼河平原,屬暖溫帶大陸性半濕潤季風氣候,年平均風速3.3m/s,主導風向為SSW(南西南)風,年出現頻率18%(維持時間2~10月),次主導風向NNE(北東北)風,年出現頻率10%(維持時間11~翌年1月)。10min平均最大風速23.0m/s,全年8級以上大風日數平均為15.2d,最多年份37d。大洼地區風能資源豐富,可開發性良好。
大洼風向隨季節變化明顯。春季,大陸高壓減弱,氣旋活動增強,氣壓場多以南高北低型出現,故此偏南大風居多。夏季,本地處于大低壓區的前部,盛夏常受副高后部控制,仍以偏南風為主。秋季,中國大陸低壓逐漸減弱,北方高壓南下增多,冷暖空氣活動頻繁,南北風交替出現。冬季,常受大陸高壓控制,以偏北風為主。
大洼年最多風向(11~翌年2月)為偏北風;(3~10月)為偏南風,見表1。
大洼地區近30年年平均風速為3.3m/s,年際變化范圍為2.9~4.1m/s。變化趨勢呈遞減趨勢:年平均風速由20世紀80年代的4.1m/s,減小到21世紀初的3.9m/s。8級以上大風日數也由80年代的17.9d減少到21世紀初的13.0d。大洼地區8級以上大風日數年平均為15.2d,最多37d,最少2d。大風主要出現在春季,占全年大風日數的58.8%以上,年最大風速為23.0m/s,見表 2。

表1 盤錦大洼地區累年各月最多風向及其頻率

表2 盤錦大洼地區累年8級以上大風 (天)
一般情況下,夜間風速小,白天風速大。因為日出以后太陽輻射逐漸增強,地面熱量增加,上下對流旺盛,高空風的動量下傳,風速逐漸加大,到午后14時左右風速達到最大,以后逐漸減小。日落后地面迅速冷卻,大氣層結構趨于穩定,地面風速迅速減弱,入夜后風速基本平穩少變。一天中以11~16時為全天風速的最大時段,23~5時為全天風速的最小時段。
據統計,大洼地區全年每小時平均風速≥3.0m/s的出現頻率平均能達到60%,≥6.0m/s的出現頻率能達到18%。
依據上述分析,得出如下結論:大洼地區有效風能出現時間百分率在50%以上,且年際變化比較平穩,風向變化穩定。
另外,本文所用數據為大洼臺站近30年觀測的12m高度的風向風速資料,根據對比觀測,同等條件下,沿海灘涂一帶的風速要比內陸地區大3~7m/s。經初步統計0~2級風,平均風速偏大0.2~5.3m/s,3~5級風,平均風速偏大3.5~7.7m/s,即偏大2個量級。由此推得盤錦市沿海灘涂12米高度的年有效風能密度在200w/m2以上,高度增加風能密度還將增大。大洼為沿海城市,擁有100多公里海岸線,風能資源極為豐富,開發利用潛力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