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滑縣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閆建立
對中職生而言,數學基礎水平普遍不太好,而且沒有形成良好的自我學習能力,所以學習數學感到力不從心,覺得比較難學。主要表現為聽課很吃力,對知識點理解不深刻,甚至不能理解。教師費力地講了一遍又一遍,學生的眼神中還是很茫然,師生互動無法展開,整個課堂缺乏活力。丁恩安(2017)提出了把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應用于構建中職數學活力課堂的建議。王東群(2015)提出了構建中職數學“教學做合一”的活力課堂新模式。下面結合自身從事數學教學的經驗和感悟,談一下筆者對構建中職數學活力課堂的一點想法。
活力課堂,就是教師的教學能力,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教學過程有機的結合在一起,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葉瀾教授指出:教學必須突破(但不是完全否定)“特殊認識活動論”的傳統框架,要對課堂教學進行全面的了解和認識,從而形成良好的教學觀念,讓課堂教學發出強大的生命力。由此可以看出,構建活力課堂不僅對教師的專業知識水平、教師靈活有趣地組織課堂內容的形式以及教師有效管控課堂能力提出了高要求,而且突出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思想,特別關注師生互動的實際效果。
羅杰斯反對把學生放在被動接受的地位,主張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中去,讓學生真正地做課堂的主人,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而不是做一只“被動的小白鼠”。教師在教學中,要想方設法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就像在心理咨詢當中那樣的真誠、理解和關心。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更有利于學生對教材很好的理解。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在課程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通過視頻、音頻、圖片、動畫的方式可以形象生動地呈現教師在常規教學過程僅僅依靠一張嘴來描述的那些晦澀難懂的想象、思維和知覺內容,極大地提升了學生的視覺、聽覺感官和抽象思維能力,讓學生樂于參與其中,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地位。
計算機輔助教學,是指以計算機作為教學媒體進行的教學,借助大量的視頻或圖片的呈現,可以讓學生在頭腦中呈現出生動清晰地圖像。數學教學中經常會遇到好多即便是教師也很難在黑板上畫出來的圖形,從而阻礙了學生在頭腦中清晰地構建想象的能力。
制作實物模型屬于演示教學的一種,通過呈現教師提前制作的實物模具,給學生提供了現實視覺材料,彌補了學生因空間想象力欠缺導致的無法構建想象圖形的不足。尤其是對于那些比較復雜的題目來說,組織學生在課堂上個別或分組動手制作實物模型,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加大了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筆者經常采用分組制作實物模型的方法,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合作能力、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下面通過例子加以介紹。
例∶在矩形 ABCD 中,AB=5,BC=3,沿對角線BD將△BCD折起,使點C移到C′點,且C′O⊥面ABD于點O,點 O恰在AB上。
(1)求證:BC′⊥面 AC′D。
(2)求點A與平面BC′D的距離。

這道題目屬于幾何試題的一個重要類型——折疊問題。重點在于由平面圖形向立體圖形轉化過程中各元素大小和位置關系是如何變化的,折疊前后哪些元素沒有變化,那些發生改變的元素具備了哪些之前不具備的大小或位置關系。在教師講解過程中,發現大部分中職學生想象不出這個折疊過程,從而影響到了對于折疊之后圖形的理解。當組織學生分組親手合作用圖片來制作這個模型之后,學生們利用紅色筆標出折疊前后發生數量和位置關系變化的元素,直觀地看到了折疊之后的圖形,輕松地畫出了相應的立體圖形使問題得以解決。在隨后教師呈現的幾個類似問題中,大部分中職學生需要再制作一次模型就可以在以后的類似問題中構建出清晰的圖形,在經過兩次實物模具制作之后,大部分學生就可以不再需要借助于制作實物模具在頭腦中來構建立體圖形,可以正確地畫出相應圖形,極大地提高了解決問題的速度和正確率。
總之,對于數學基礎水平和空間想象能力較差的中職生來說,信息技術和制作實物模型的方式可以作為他們在頭腦中形成從無到有過程中的一個中介,經過多次的運用之后,學生就可以擺脫對它的依賴,從而提高了中職生在數學課堂中的興趣性、主體性、主動性,營造一個充滿活力的課堂。
[1]丁恩安.利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構建中職數學活力課堂 [J].考試周刊,2017,(13)∶61-62.
[2]王東群.構建中職數學“教學做合一”活力課堂新模式[J].河南教育(職成教),2015,(2)∶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