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萃
摘 要:當前,我國已進入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以推進供給側改革的宏觀經濟政策時代,但是如何提高我國鋼鐵行業的成本管理水平依然是首要解決的問題。本文從我國鋼鐵行業的成本管理現狀出發,結合當前供給側改革政策,對我國的鋼鐵行業的成本管理問題進行了探索。
關鍵詞:供給側改革;成本管理;現狀;改革策略
引言
我國進入新經濟常態后提出了供給側結構改革這一重大戰略部署,這一戰略對于持續低迷的鋼鐵行業來說既是一次重大的全新發展機遇,也是一項嚴峻的挑戰。加強成本管理,嚴格控制成本消耗是鋼鐵企業轉型升級,化挑戰為機遇的關鍵行動。因此,如何有效做好成本控制工作,帶動企業持續、穩定、快速發展,也成為了各大鋼鐵企業經營者關注十分關注的問題。
一.供給側改革的涵義
1,供給側改革的含義
供給側改革一般是指從供給端入手,通過改革的方式,增強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靈活性和適應性,提供出真正受市場歡迎的產品及服務。具體可分為通過優化產權結構,使政府的宏觀調控與市場自動調節相互促進;通過優化產業結構,來不斷提高產業質量;通過優化產品結構,來提升產品的質量。
2,供給側改革的目的
供給側改革主要目的是要通過在減少無效供給的同時擴大有效供給、提高整個供給體系的質量與其對需求結構的適應性來提高供給的質量,提供更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及服務。供給側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通過研究市場變化、理解需求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
二.鋼鐵行業實施供給側改革的必要性
近年來,我國鋼鐵行業不斷擴大生產規模,但是不斷增長的產能和規模不但沒有帶來收益上的大幅增長,甚至出現了財務風險高、產能高、庫存高等問題。為解決這些問題,在2015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政策。而根據圖1統計數據顯示,隨著供給側改革政策的推進,我國鋼鐵企業的庫存量較供給側改革提出前確實有較大的下降,2016年的庫存量較之前兩年有了明顯的下降。因此,面對市場需求小于供給的嚴峻形勢,企業可通過對供給結構進行調整提高供給對市場需求的適應性,盡快適應新的經濟環境。
三.我國鋼鐵行業成本管理現狀
1.成本管理理念落后
我國鋼鐵行業的現代企業制度自建立起很多時候都是照搬國外管理理念,并一直為我國傳統以成本節約為主導的管理模式所限制。雖然,強調節約可以有效規避可能發生的各項費用,但是過分的強調一方面無法將成本管理的理念落于實處,另一方面無法與企業的戰略發展相結合,限制了長期戰略優勢的發揮。因此,企業要在全體員工中樹立起成本管理的意識,把降低成本的工作合理分配在各個部門,使企業中每個員工都具有長期發展的戰略性成本管理觀念。
2.成本統計數據不全面
2.1原料成本
進口鐵礦石是我國鋼鐵行業生產的主要原料。但是近年來,國際市場上鐵礦石的價格不斷上漲,使得我國鋼鐵企業不得不進行原料儲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國鋼鐵行業原材料的儲備金占用率。加之很多因改進工藝而淘汰的原料開始積壓,并長期占用庫存,使得企業的運行成本居高不下。這些附加的儲存成本和運行成本難以精確地統計,因此原料成本的統計數據并不全面。
2.2物流成本
鋼鐵行業的生產流程很長,各個生產階段之間的各項物流非常頻繁,但是很少有企業會對物流系統做合理的規劃,大部分鋼鐵企業都存在著運輸過程不合理的現象,如車輛空載、重復搬運、流動路徑混亂等,這些現象都極大的降低了運輸效率,以及不必要的物流成本浪費。同時,由于車輛是否空載或載物不滿難以確認、搬運重復數難以計量、流動路徑不同,造成物流成本數據統計不全面。降低物流成本、提高運輸效率
2.3煉鋼成本
鋼鐵行業是典型的聯合生產企業,屬于多段生產的大型生產管理模式,有著工序多、形式不一的特點。因此,不少鋼鐵企業在生產產品的過程中,只重點關注了生產工序的成本,對于生產過程和各生產環節產生的實際成本有所忽視。繁瑣的鋼鐵生產流程導致鋼鐵行業全面統計工作無法順利開展,企業無法詳細記錄各個廠區、每道工序以及每個鍋爐的具體信息和數據。不能準確地記錄各生產環節的實際成本,就使得煉鋼成本核算不全面,造成成本管理失真的等況。
2.4能源成本和環境成本
鋼鐵行業每一天甚至每一小時的運作都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和資源,即使非工作時間也要保持水電的不間斷供應。因此,能源成本也是成本管理中不可忽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鋼鐵行業排放的廢棄廢渣也會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是一種高污染的行業,因此環境成本也不可忽視。不間斷的水電供應以及無法估計的環境治理,使得鋼鐵行業的能源成本根本無法進行全面而清晰地統計。
2.5成本核算方法陳舊
多數鋼鐵企業都有規模大、部門多的特點,并且各部門因其智能化水平的不同,各有一套符合自身條件的核算和獎勵機制。又由于企業在進行利益分配時無法顧及到各個部門,使企業各部門無法齊心協力為企業整體發展做貢獻,造成企業整體的優勢弱化,造成企業的成本管理缺乏系統性、連貫性。同時,行業中一些小型的鋼鐵企業缺乏足夠的成本管理意識,甚至于有部分企業的成本管理仍處于手工核算的狀態。從行業整體來看,我國現階段鋼鐵行業成本管理的核算方法相對落后,或注重財務成本的核算而忽略管理成本核算,或只注重生產成本核算而無視供應成本核算,兩種情況都難以適應現代經濟市場下的成本管理要求。
四.供給側改革視角下鋼鐵行業成本管理的改革策略
1.樹立成本管理理念,提高成本控制能力
供大于求是我國當前鋼鐵市場的主要現象,并且國內外的經濟市場都處于一種瞬息萬變的狀態。而我國鋼鐵行業若想擺脫全面虧損的狀態,減輕企業生存壓力就必須有所改變。首先,鋼鐵企業亟需轉變現有的傳統思維,提高成本管理的意識。其次,企業應制定一個總的成本管理目標,并將這一整體目標逐級下分到給每個部門,每一個人,讓每個員工都樹立起成本管理意識。最后,企業應定期培訓公司的財務人員,使之掌握更加專業的成本控制能力和方法,并能夠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對企業成本管理流程和方法進行改進,進一步提高企業的成本管理效率和效果。
2.完善成本管理制度,加強內部控制監督
成本控制實施的首要前提是企業具有的完善會計管理制度,因此,企業要結合企業實際和成本管理理論,建立健全一種完備的制度,這樣才能有效地提高成本管理效果。企業從產品制造等環節出發,從產業價值鏈的方向出發,淘汰增值小甚至不增值的產品,去除成本與價值不匹配的產品,從而使成本有效的降低,達到規范企業成本核算管理的目的。企業必須要對目標責任制進行整合和完善,將目標成本自上而下一級一級的進行分解,把成本指標與績效考核體系以及科學的獎懲制度三者融合起來,并將目標成本與實際成本之間的不同進行科學的比較,才能使目標成本有效執行。
3.創新成本管理方法,優化企業作業流程
“降本增效,向成本要效益”的管理觀念應在企業內部自上而下逐步落實,全面的多層次的擴展成本管理理論,實現企業運行全過程的有效成本管理。每一個財務人員和成本管理人員都應對公司的業務流程和價值鏈了如指掌,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成本核算的全面性。與此同時,相關人員要充分分析額外成本出現的動因,找出成本管理應注意的關鍵點,對成本核算的模式進行規范,對成本管理的方法在符合企業實際情況的基礎上進行創新,進一步實現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的轉變過程。
結束語
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時代背景下,鋼鐵行業若想有效進行成本控制,就必須在企業意識上、制度上以及人才上進行強化,淘汰不合時宜的產品,制定合理的成本管理分配計劃,培養企業的財務人才和成本控制人才。與此同時,還要靈活運用成本管理模式,開拓創新,尋找對提升企業綜合競爭力最有效的管理模式,企業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促進企業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持續、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劉若晨,韓沖,李圓圓,李倩倩,郭彥均.供給側改革視角下鋼鐵企業財務管理典型問題探析[J].財會學習,2017,04:19-20+29.
[2]郄淳鈺.供給側改革下鋼鐵行業成本管理研究[J].會計師,2017,01: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