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勤成
摘 要:會計統計核算一體化是當前企業經濟核算和經濟管理的重要工具,本文首先分析了統計核算和會計核算之間的差異和相互聯系,然后分析了統計核算與會計核算實現一體化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了會計核算與統計核算能夠良好實現一體化的對策。
關鍵詞:會計統計;統計核算;一體化
前言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給國家的各個方面都帶來了改革的機遇。財務及統計分析工作逐漸受到各個單位的重視,也使會計工作和統計工作之間的聯系變得越來越密切。怎樣才能實現會計核算和統計核算的一體化,成為所有工作人員需要重視以及了解的事情之一。
1統計核算與會計核算的差異
1.1概念上的差異
統計核算是以貨幣、實物或者勞動量為計量單位,通過運用大量觀察法、統計分組法、綜合指標法、統計推斷法等一系列研究方法,進而對國民經濟活動的規模、水平、結構、速度及效益等數量關系進行匯總和計算,以探討經濟運行的規律性;會計核算是以貨幣為計量單位,通過貨幣計價、設置科目和賬戶、采用復式計賬、填制和審核憑證、登記賬簿、成本核算、財產清查等方法,取得相關的財務信息,進而對企業的經營活動過程和結果進行連續、系統的記錄,最后通過計算,并以報表的形式進行數據編制。
1.2核算對象上的差異
統計核算是價值量和實物量的雙重核算,它會運用一些特定的方法對單位的經濟現象進行分類、分組,并計算出一些指標,最后反應出企業的生產生活水平和發展趨勢;會計核算是以貨幣為計量單位,再根據憑證和賬薄采用復式記賬的方法,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及其結果進行連續、系統、全面的計算和分析。會計核算主要反映企業微觀的經濟現象。
1.3分類標準上的差異
統計核算主要是針對企業的產品或產業的分類,并采用品質標志或者是數量標志進行分組,會涉及到主營業務成果;會計核算主要是按照主管部門進行相應的分類,例如新財會制度會把我國的國民經濟按照主管部門分為工業、農業、交通運輸業、旅游飲食服務業、金融保險等等,會計核算包括企業主營和附營業務的全部成果。
1.4核算原則上的差異
統計核算與會計核算共有的核算原則包括客觀真實性、縱向一致性、橫向可比性、反映即時性。統計核算與會計核算不同的核算原則有記賬基礎、記賬原則、收支劃分。統計核算按生產原則和權責發生制來核算、以當期市場價格作為計價基礎,并且將收支區分為經常性收支(與當期收益有關)和資本性收支(與資產變動有關);會計核算按權責發生制和謹慎原則進行核算、以實際交易成本作為計價基礎,并將支出區分為收益性支出(為取得本期收益而發生的支出)和資本性支出(與當期和以后時期收益有關的支出)。
2統計核算與會計核算的相互聯系
2.1會計核算是統計核算的基礎
統計核算中的很多指標均來自于會計核算資料,所使用的賬戶體系是根據會計核算賬戶之間相互依存、相互對應、總體平衡的原理加以發展而設置的。此外,會計核算與統計核算這兩種核算方式都是根據企業的原始記錄進行統計,進而保證核算結果的準確性。具體來說這兩者就是核算依據相同,同時又互相使用著對方的核算成果。
2.2會計核算是企業核算的基礎
會計核算和統計核算使用的指標相同,都會使用資產、負債等經濟指標。企業各類資產和負債的數額、收入與成本、費用和利潤分配等方面的基礎信息都是來自于會計核算資料。統計核算會從宏觀上研究和分析數據,并為企業的決策提供相應的依據。
2.3統計核算與會計核算的相互滲透和借鑒
會計核算和統計核算兩者之間的作用對于企業的經濟發展是相輔相成的,這兩種方式在企業的發展中都是不可缺少的,能夠對企業活動信息的整理進行相互補充。在核算指標上,會計核算出來的期末余額和本期發生額分別對應的是統計上的時期指標和時點指標。同時這些時期指標和時點指標是統計核算的最基本指標,也是統計核算的起點。
3統計核算與會計核算實現一體化的必要性
雖然統計核算與會計核算具有很多方面的不同,但是如果能夠將兩者的資料進行相互的利用,不僅能夠節省各個企業的投資成本,還可以提高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具體來說實現統計核算和會計核算一體化的必要性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3.1不斷完善社會市場經濟和企業制度
為了適應競爭激烈的市場經濟下的穩定發展,企業就需要作出科學的經營決策,并且要保證各個方面的綜合信息更加完整和準確。但是,傳統的統計核算,只注重信息的及時性和客觀性,不能反映企業的投資與收支信息等方面的內容。同時,在進行會計核算時,如果只是一味的強調數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就不能反映出企業的變化趨勢和產出效益。所以,能夠實現會計核算與統計核算的一體化,就能夠充分彌補兩者之間的不足,就能夠更加滿足企業科學的管理和經濟的發展。
3.2從根本上提高企業的綜合信息質量
實現會計核算與統計核算的一體化,可以有效提高數據的準確性,并減少相關工作人員的工作時間和工作量,進而提高會計核算和統計核算的效率,促進企業信息標準化的構建,將企業綜合信息能力的準確性和時效性進行本質上的提高。統計核算可以將國民經濟的各個方面和各個環節的運行系統進行結合,國民經濟的核算就是利用統計的方法來進行宏觀的會計核算。
4會計核算與統計核算能夠良好實現一體化的對策
如上圖所示,為了更好地實現會計核算和統計核算一體化的目標,首先需要加強政府各方面的支持。國家的相關部門需要制定有關的方針政策,從核算的各個方面出發,充分推動會計核算和統計核算一體化的建設;其次是培養一體化工作的人才。學校需要加大人才培養力度,并從學生中選出比較適合的綜合性人才,并對這部分人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進而達到學生可以準確掌握一體化的工作。此外,相關的財務部門還應該對財務人員進行有關一體化的專題教育;再次是在匯統工作的內容上實現一體化。由于兩種核算的資料可以相互換算和轉化的,所以在實際的工作中,如果會計記錄過的指標,統計人員就不需要重復整理,同樣,如果是統計人員整理過的指標,會計人員也就不需要進行重復整理。這樣可以真正實現兩者的信息共享,節省資源;最后是利用技術手段推動兩者一體化。相關行業需要加強兩證一體化的相關軟件的開發,爭取利用更加先進的技術,來推動會計核算和統計核算一體化的進程。
結束語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市場經濟體制也在不斷完善,各個單位對會計工作的高度重視,只有在這種良好的環境下,才能使會計核算工作與統計核算工作之間更好地實現協調。所以,為了更好地保證企業的發展能夠有所提升,就應該利用一定的科學方式保證會計核算和統計核算相互統一,只有良好的核算統計基礎,才能為企業制定發展戰略提供準確的依據,。
參考文獻
[1]孫會俠.會計統計核算一體化的探討[J].中外企業家,2015,30:64+66.
[2]劉少波.會計統計核算一體化[J].黑龍江科學,2014,07: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