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星
摘要:為了提高小型水利工程建設管理的工作效率及質量,從而保證小型水利工程建設工作順利開展,進而為施工單位積累更多技術經驗,便有必要在綜述水利工程概念的基礎上,分析小型水利工程建設管理的現存問題,就提出具體的解決措施進行深入探究。然而,從現階段我國小型水利工程建設管理水平來看,仍停留于粗放型階段,尚存在較多問題亟待解決。
關鍵詞:小型水利工程;建設管理;現存問題;解決措施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不斷發展,城市規模不斷擴大,小型水利工程數量不斷增多,小型水利工程建設管理水平已取得一定進步與發展。同時,為了順應時代發展潮流,滿足日益增長的工程建設需求,小型水利工程建設管理的工作重心逐步向分析現存問題及提出管理措施轉變。其中,水利工程又稱水工程,指為了控制調配自然地表水及地下水所修建的工程項目[1]。與其他建筑工程相比,水利工程量龐大,具有綜合性強、工期長及施工技術復雜等鮮明特點,對于周邊環境影響深遠,并且受水文氣象、地質地形及自然資源等地理條件的限制,成本投入高昂,是促進社會發展及國民經濟增長的基礎產業[1]。鑒于此,本文針對小型水利工程建設管理問題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1. 小型水利工程建設管理的現存問題
1.1管理手段落后
為了順應時代發展潮流,滿足日益增長的工程建設需求,加快小型水利工程建設管理模式的變革速度,增強小型水利工程建設管理水平具備顯著價值作用[2]。然而,從現階段我國小型水利工程建設管理水平來看,受成本投入因素影響較為嚴重,工程建設信息化管理基礎薄弱,施工技術引進及施工設備更替的速度過于緩慢,一旦工程建設管理手段落后,或工程建設管理方法單一,或工程建設管理效率低下,造成小型水利工程建設管理工作無法發揮預期效果,反而增加成本投入。
1.2缺乏健全機制
從現階段我國小型水利工程建設管理水平來看,仍停留于粗放型極端,一部分施工單位對于小型水利工程建設管理的重視程度有待提高,存在管理力度不足及管理職責劃分不明確的問題,尤其是管理職責劃分不明確直接影響工程建設進度,少部分施工單位缺乏健全的小型水利工程建設管理機制,不僅無法發揮工程建設管理的作用,還無法落實工程建設管理的流程,存在埋下質量隱患的風險,威脅施工人員生命安全[3]。同時,有統計資料表明,我國每年由于機制不全造成小型水利工程施工安全事故的發生率呈逐年遞增趨勢。
總而言之,小型水利工程建設管理工作主要通過組織管理工程建設流程及工藝等方法實現工程質量管理及工程造價管理,貫穿于水利工程建設階段始終。
2. 小型水利工程建設管理問題的解決措施
2.1轉變思想觀念
在實際管理的過程中,施工單位主動轉變傳統工作理念,堅持實事求是的工作原則,加大對于開展小型水利工程建設管理的重視程度,特別是管理人員必須統一思想觀念,端正自身態度,摒棄錯誤認識,從根源上認識到開展小型水利工程建設管理的重要性,形成高效全面、踏實肯干的工作作風,積極引進科學的管理手段,將開展小型水利工程建設管理視為保證工程質量及提高施工效率及唯一途徑,納入建設新型小型水利工程建設管理體系的戰略高度[4]。同時,施工人員做到“解放思想、轉變理念、統一認識、增強水平”,意識到開展小型水利工程建設管理的必要性及緊迫性。
2.2增強素質水平
一般說來,基層施工人員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對于質量控制及安全施工的反應不強。如何短期內轉變基層施工人員的意識,是施工單位在實際工作過程中所面臨的主要問題。因此在實際管理的過程中,施工單位主動轉變傳統工作理念,堅持以人為本的工作原則,加大對于人才引進及隊伍建設的重視程度,以工程建設管理為出發點,組織一系列崗位培訓,增強施工人員整體素質水平,并且納入崗位職責、崗位人數及文化水平等指標進行相關知識考核,考核合格者予以一定物質獎勵,進一步提高團隊凝聚力及戰斗力。同時,針對小型水利工程建設管理人才短缺的問題,地方政府及相關部門出臺扶持性政策。
2.3重視前期調研
作為促進社會發展及國民經濟增長的基礎產業,水利工程成本投入巨大,前期籌備時間長,具有綜合性強、工期長及施工技術復雜等鮮明特點,對于周邊環境影響深遠,并且受水文氣象、地質地形及自然資源等地理條件的限制。因此在實際管理的過程中,施工單位主動轉變傳統工作理念,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工作原則,加大對于開展小型水利工程建設管理的重視程度,做好施工前期實地調研工作,利用信息技術、互聯網技術及地質資料評估小型水利工程施工方案的可行性,通過計算、研究及調查等方法判斷小型水利工程建設的經濟效益及社會效益,為工程建設管理工作順利開展奠定夯實基礎。
2.4強調合同管理
相較于工程施工前期,工程施工中期建設管理難度大,一旦施工前期對于建設管理工作重視程度不足存在埋下安全隱患的可能性造成不可預估性損失。因此在實際管理的過程中,施工單位主動轉變傳統工作理念,堅持“安全施工、合同為準”的工作原則,做好小型水利工程施工合同簽訂及管理工作,以符合小型水利工程建設標準為前提條件,納入工程規模、交付工期、項目分包、施工難度及環境保護等指標選擇適宜的施工合同類型,例如:固定價格合同、活動價格合同及“成本+酬金”合同等,預防施工材料價格波動風險,降低承建雙方經濟糾紛的發生率。
3. 結語
通過本文探究,認識到在社會經濟穩健發展的大背景下,我國城市規模不斷擴大,小型水利工程數量不斷增多,小型水利工程建設管理水平逐步成熟,社會對于小型水利工程建設管理工作提出全新的要求及標準。如何做好小型水利工程建設管理工作,是管理人員在實際工作過程中所面臨的主要問題。因此,綜述水利工程的概念,分析小型水利工程建設管理的現存問題,提出具體的解決措施具備顯著價值作用。
參考文獻:
[1]彭耀珍.探討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中面臨的管理問題[J].價值工程,2013,03:26-27.
[2]張玉珍,張進才,張衛東,高新輝.小型水利工程建設中面臨的管理問題分析[J].科技與企業,2014,17:89.
[3]張強.淺談我國小型水利工程建設中存在的管理問題和解決措施[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5,01:113.
[4]徐奕鵬,戴濤.探討小型水利工程建設中面臨的管理問題[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7,06: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