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數控技術應用專業為研究對象就“校企共評”技能抽測進行探討,分析當前中等職業學校對數控技術應用專業學生的評價出現的主要問題,闡述中職數控技術應用專業“校企共評”技能抽測的實施與意義,為“校企共評”技能水平的評價模式提供參考。
【關鍵詞】中職 數控技術 校企共評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8)02B-0054-02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明確指出,要“創立高校與科研院所、行業、企業聯合培養人才的新機制”,提出堅持“創新驅動、質量為先、綠色發展、結構優化、人才為本”的基本方針。在未來的制造業當中,人才是一切創造的主人。技術人才不僅僅要在技能方面突出,而且在“德”(職業道德與素質)的方面也應并重。因此學校要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探索、主動發現和對所學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提倡在教師指導下,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方式,倡導教學是“為了每位學生的發展”的思想。為此我們根據數控技術專業學生的技能培養目標,請校內教師和企業技術骨干共同完成數個典型技能抽測項目和專業水平測試項目,以實現企業典型工作任務向學習領域的轉換。
一、當前中等職業學校對數控技術應用專業學生的評價出現的主要問題
目前很多中職業學校對學生的評價通常以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學生技能證書考取情況作為依據來評定學生是否優秀,并將成績作為評定“三好”學生的唯一準則。近幾年來雖然有不少職業學校也嘗試實行多元化評價,開始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評價,但是還不能比較準確地評價出學生的實際水平。學生在學校的測評成績是合格的,但到實際崗位后,依舊存在不少問題。
(一)部分測評成績合格的學生處理專業問題的綜合能力過弱
出現這種原因是學校對學生專業技能抽查測評缺乏課程與課程間的聯系,學科間評價存在脫離問題,導致無法準確測評出實際的專業水平。如有的學生數控加工,動手操作方面很熟練,但在加工過程中遇到了一些問題,不懂得用機械基礎或其他課程知識去分析、解決問題。絕大多數情況下,他們會有意無意地將課程與課程、實訓中的項目與項目之間進行分割。在處理問題時缺乏學科知識的聯系,也正反映了我們專業教師在施教過程中沒有引導好學生對學科知識進行融會貫通。
(二)測評成績優秀的部分學生不能快速融入企業
學生由于缺乏企業人素養和對企業文化認識不足,進入企業崗位后,不能快速地融入企業崗位并與同事友好相處。數控技術應用專業在??荚嚦煽儍炐愕膶W生到了企業,他們其中一部分并不比那些在校成績低的學生更受企業歡迎。我們發現成績一般,平時與老師、同學更能友好相處的學生,到了企業后反而更受歡迎。如果學生在校缺乏企業文化、準則、為人處世教育,那么不管是成績優異的學生還是成績差的學生到了企業后,都容易產生與企業隔閡的現象,未能快速融入企業集體。
(三)測評成績合格的部分學生到了企業行業崗位后專業技術能力難跟上
這主要是當前學校單方面對學生評價存在的不足和任課教師單方面對學生評價的不足,缺乏企業對學生技能要求的指導,導致測評結果與實際要求不一致。學生在校的專業技能評定都是由任課教師單方評定,容易造成對學生技能評價的不全面和企業用人標準與學校培養學生標準不統一,導致這部分學生到了企業后專業技能水平與企業要求存在較大的差距。
二、中職數控技術應用專業“校企共評”技能抽測的實施與意義
在目前的評價方式下,職校數控專業的優秀學生到崗后是否受到企業行業歡迎,不僅取決于學生的專業技術能力、工作能力、綜合問題解決能力,而且還取決于職業道德、職業素質和工作態度。因此評價項目既要體現專業技術能力,又要體現職業道德素質,做到“德技并重”。中職數控技術應用專業“校企共評”,應該由企業和學校共同對學生的技能進行抽測評定和學術水平評定,制定“校企共評”的評價制度,以滿足企業對數控技術專業學生技能水平的要求,同時也直接拉近學校與企業的距離。這種“校企共評”制度改變以往的期中、期末考試評價方式,每學期定期由學校教師和企業人員組成抽測評定的評委,根據“校企共評”制度對學生進行技能抽查測試評價。
(一)“校企共評”學生技能抽測評價制度的實施
“校企共評”學生技能抽測評價,在專業知識和技能的結構上具有綜合性,評價學生的學業既包括知識的掌握和習得程度,又包括智力、能力的提高程度,更包括良好習慣的形成程度和動機、興趣、理念等學生個性意識傾向的發展程度?!靶F蠊苍u”學生技能抽測評價制度的實施策略如下。
1.“產品評價”與過程評價共存,解決當前學科間評價存在的脫離問題
“產品評價”是指運用各學科綜合知識制作指定的生產產品,學生對產品進行分析、繪圖、編程、加工、實施等一系列工作中反映出學生實際情況。隨著科學技術和學科技術的不斷發展,這種評價模式促進了各專業(工種)多種技術間的有機結合。因為專業技術不再是單一的一門學科,而是產生了學科間的相互滲透及許多邊緣技術,所以專業技能評價在體系和范圍上應向相關的知識和技能延伸。實施“產品評價”,由數控技術應用專業的任課教師組成一個團隊,認真對綜合性產品進行篩選,制定評價細則,以考核數控技術應用專業學生的操作能力。對學生的評價不再是單科的評價,而是綜合運用各課程知識來完成產品生產的技能考核評價。
2.邀請制造行業、企業技術骨干加入學校共同制定“校企共評”體系
學校邀請制造行業、企業技術骨干共同制定“校企共評”體系,與教師團隊一起對數控技術應用專業學生進行綜合性的技能抽測和學術水平評定,解決企業用人標準與學校培養學生標準不統一的問題。根據“校企共評”的評價體系要求,我們在每一學期期末的“產品評價”和技能實訓考核和考證培訓中,聘請數控行業管理層骨干到學校加入數控專業教師團隊,給學生進行技能培訓指導、考核、評價,考核后對學生存在的技能、綜合素養不足的地方進行培訓和培養。
3.實施數控技術應用專業教學過程中的“師生共評”
當學生處在一個被評價、被考核的位置時,他們是很難從方方面面去更好地提高自我,倘若他們也能有機會去評價他人,那么學生的思考方位能更顧及各方面。因此科學的、客觀的、全面的教學過程評價,單靠教師評價是不能實現的。為了讓學生能更全面、客觀地認識自己,在教學過程中將教師單方面評價轉變到“師生共評”。在一些小項目實踐過程中,讓學生有評價其他同學的機會,以便學生在評價過程中,能對評價細則和要求有更深刻的理解和體會,能更加清楚自己需要加強、提升的各個方面。
(二)中職數控技術應用專業“校企共評”技能抽測研究的意義
“校企共評”技能抽測人才評價讓數控技術應用專業學生走出學校進入行業時能更快、更順、更受企業行業歡迎,行業也能減少對畢業學生的崗前培訓時間,使學生更快地適應企業行業,為行業做貢獻,真正做到培養了基于行業視角“接地氣”的職業學校數控專業技能人才?!靶F蠊苍u”模式重視學生的專業技能過程學習,重視學科與學科間的聯系,重視培養每位學生的興趣特長,重視校企合作評價。
學校數控技術應用專業“校企共評”技能抽測的實踐解決了三個問題,做到了三個提高。解決的三個問題:(1)解決當前學校單方面、教師單方面對學生評價存在的不足;(2)解決當前學科間評價存在的脫離問題;(3)解決當前企業用人標準與學校培養學生標準不統一的問題。做到的三個提高:(1)提高中職數控技術應用專業學生對專業就業的客觀認識和學習興趣及自信心;(2)提高學生的專業應用能力、工作能力、應用各學科知識解決綜合問題的能力和職業道德素質,并拉近學校與企業、教學與生產、學生與行業人、理想學習與現實之間的距離;(3)提高了學生感興趣的就業崗位選擇范圍。根據學生的興趣、發展方向,“校企共評”主要是培養數控技術應用專業學生能達到“一專兩會”(每個學生有一門專長的工種技術和兩門會靈活運用的工種技術)的技能。
數控技術應用專業“校企共評”技能抽測為職校數控專業整合探究一套基于行業視角下的系統、科學、人才可持續發展的數控專業“校企共評”人才評價系統和評價方式。能在相近專業中起到引領或借鑒作用,培養更接地氣的職業技能人才。
總的來說,數控技術應用專業“校企共評”創新技能的學生的技能水平評定,雖然在實踐上仍然還會存在一些問題,如不同企業的骨干人員和教師團隊間的磨合、學生對新型技能抽測評價方式的適應過程還需一定時間等,但經過不斷改進和完善,必將為中職數控技術應用專業制定出更符合學生可持續發展的評價模式,并為其他專業提供有益的經驗和示范。
【參考文獻】
[1]汪小燕.校企共同構建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J].合作經濟與科技雜志社,2014(7)
[2]張雪梅.淺談如何實現中職會計專業教學質量評價與用人單位崗位人才評價的有效銜接[J].科學咨詢,2015(12)
[3]肖令爽,鄧卓鵬.《旅游策劃實務》課程“校企共評”考核方式的探索與改革[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6(5)
【基金項目】2017 年度廣西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中職學校數控技術應用專業“校企共評”技能抽測和學業水平考試的評價制度研究》(GXZZJG2017B247)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林海華(1984— ),女,廣西平南人,廣西理工職業技術學校講師,研究生學歷,主要從事機械類專業教學、學生教育管理工作。
(責編 盧建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