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潘
摘 要:本文通過分析現今職業院校的就業創業指導工作存在的問題和優化工作的方式,從而進行相關的分析。
關鍵詞:職業院校 就業創業 創業 指導
中圖分類號:G718.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18)03-0-02
引言
近年來,面對職業教育的提高和社會分工的情況越來越復雜,職業院校畢業生素質不斷提高,質量要求不斷提高。開展和推動職業院校職業指導工作,提高畢業生職業選擇,促進職業院校發展,優化人力資源配置具有重要意義。
一、職業院校就業創業指導工作的現狀
1.相關管理者的思想重視程度不夠
管理者認為注意力不夠,缺乏就業創業指導應該是氣氛。就業創業指導組織工作不正常,創業指導和指導作用沒有發揮實際的效果。目前,大多數就業創業指導工作的職業機構主要圍繞畢業生就業創業,開展就業創業指導時間基本上限于畢業生“雙選”期間,就業創業指導的內容只能留在就業創業情況的一般介紹和就業創業政策,規定的解釋。由于缺乏就業創業指導工作的整體考慮和整體布局,就業創業指導功能簡單,內容狹窄。在指導畢業生就業創業觀念和價值取向的同時,專業判斷力和選拔能力以及職業道德教育程度較低,難以適應當前的就業創業形勢要求。
2.就業創業指導體系不健全
沒有建立配套創業指導課程體系,缺乏就業創業指導的系統指導。大多數職業技術學院的就業創業指導不全面而且不系統。就業創業指導工作是一個系統的項目,即需要實際指導,也是理論指導的需要。目前,職業教育就業創業指導工作是通過大會“灌輸”更為常見的方式,即“畢業就業創業動員”和“就業創業情況報告”,對學生的特殊意見和特點缺乏具體的特點,有效指導。同時由于缺乏對當地經濟發展的了解和人才需求趨勢的變化,加上職業部門就業創業部門還沒有從“稻鍋”到“找飯鍋”的信息收集模式變化,由于信息源分散就業創業指導工作缺乏有效性和相關性。
3.指導形式單一指導內容單薄
許多人認為,職業指導只是幫助畢業生找工作,這只是工作信息,政策和一些就業創業技能的指導,忽視職業生涯,職業道德,職業道德,企業家意識教育。隨著市場經濟的逐漸深化,職業指導完成功能遠非如此,更多的是幫助學生在社會轉型過程中做到思想,心理和能力準備,掌握真實的職業決策能力。現在中國的高等教育已經達到“受歡迎”的水平,一些畢業生依然癡迷于“社會精英”的光環效應,職業和就業創業方面有很多想法和想法。這些將由職業指導予以糾正。中國職業技術職業指導對比研究,部分機構限于幾名職業指導理論課程的學生,其他形式的職業指導活動進行得很少,職業指導的作用不發揮,效果非常有限。而市場的專業指導力量并不是很好的組合。
二、職業院校就業創業指導工作的優化方式
1.創建科學的就業創業指導體系
創業教育內容系統的科學建設旨在形成適合大學生創業意識的靈感和創業知識學習、創業能力培養以及創業實踐培訓課程體系,實現學生的創業意識,企業家知識,創業技能,創業心理學和創業道德的系統和科學訓練。如果是創業課程體系的主要內容應包括:(1)科目課程。(2)創業經驗活動,如創業論壇,商業設計競賽,模擬公司運營等活動。(3)創業實踐,創業教育的主要任務不僅是讓學生掌握創業知識,更重要的是通過有效的實踐活動來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和創業技能,同時使他們能夠獲得創業心理和道德運動并發展。開展創業實踐活動,通過充分利用網絡仿真公司,在教師,組織,學生自主建立企業的指導下,真正了解業務流程的開始,了解組織結構和日常工作安排,掌握財務預算和成本控制方法,在復雜的市場競爭中,分析判斷影響了市場的各種因素,從而提高了市場的控制能力。
2.完善就業創業保障體系
創業教育的實施必須形成系統的支撐平臺。學校領導應該是創業教育的決策者和組織者,支持制定相關政策,創造大學生的創業點。同時,學術事務辦公室,學生事務辦公室,就業創業辦公室等有關部門要把重點放在創業教育培訓目標上,分工負責,共同構建科學合理,協調有效的組織管理系統。第二是必須具備合格的教師保護。創業教育面臨的最嚴重的問題是缺乏合格的創業教育教師。由于缺乏合格的教師,建立創業教育課程,教師大都在講道理論,按照腳本,培養學生的素質需要不大影響。高校職業學院要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優勢,在建立高校教師,政府經濟界專業人士,成功企業家等參與創業教師的努力下。
三、職業院校就業創業指導工作的優化方式分析與解讀
1.關注大學生的就業創業加強大學生職業指導是解決大學生就業創業問題的重要措施
為了解決大學畢業生就業創業問題,多年來,國家推出了一批促進大學生就業創業的政策。如:“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教育部對與補充通知有關的創業和就業創業稅收政策問題重點群體的支持和推動”(財政[2015]18號)大學生提供減免稅,國務院“加快建設公益創業扶持平臺指導”(國發[2015]53號),以加快建設公益創業創新支撐平臺促進了四項健康發展的教育部指導,但也與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商務部等部門聯合組織了一批畢業生網絡招聘,開通就業創業渠道大學畢業生提供更多就業創業機會。雖然國家和大學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大學生就業創業,但同時,整個經濟形勢和中國大學畢業生就業創業也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還有很多畢業生找不到正確的工作。因此,大學生的就業創業除了拓寬就業創業渠道,提供就業創業政策支持外,還必須促進職業教育改革創新和創業,完善就業創業服務體系,努力實現更多畢業生,更高質量就業創業機會。早在2007年11月,教育部,人事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三部委聯合發布“2008年度普通大學畢業生就業創業通知”(教學[2007]24),文件指出,“就業創業指導課程有效納入大學教學計劃,從2008年初開始鼓勵和促進各級高校建立就業創業指導義務教育課程和義務教育課程,并按具體情況學校制定自己的教學計劃的情況。每個高校開展定期就業創業指導教師培訓,開展大學指導人員資格工作。該文件明確規定了專業工作的需要。省后還結合當地情況,制定了一些措施,建立職業指導小組,提高專業指導水平,如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由總務辦公室轉發國務院2013年要做好國家大學畢業生就業創業(粵府辦 [2013]22 號文)指出,“高校加強就業創業指導機構,擁有足夠的人力,財力,物力綜合兼職職業指導教師隊伍實施高校教師就業創業情況,獲得職業指導,高職職業指導員合格就業創業指導員和大學就業創業人員,同樣享受講師,副教授待遇。
2.加強就業創業指導工作隊伍建設是改善就業創業指導工作的關鍵
目前,經濟形勢,社會發展等因素,大學畢業生就業創業呈現新的變化主要有:首先,就業創業多樣性和波動性增加。中國處于經濟轉型時期,單一的就業創業形式長期以來一直無法適應不同的專業需求。除了傳統的就業創業方式,越來越多的畢業生選擇國家鼓勵自營職業,自主就業創業的就業創業方式。但鼓勵企業家精神并不是盲目鼓勵學生開設公司,成立工廠,據了解,其實高等教育和就業創業狀況實際上脫節,很可能導致畢業生在創業之路上經常沮喪,大學生運行公司的生存率非常有限。在高等院校這種“象牙塔”中,教學內容流行過時,缺乏實踐教學現象,強調實踐,技術,職業院校無法生存的這種現象。所以高等職業院校畢業生和普通高等院校畢業生相比,畢業生不僅具有突出優勢的技能,在教育方面和絕對不利的地位,導致高等職業大學生就業創業人數和就業創業質量不高。就業創業,特別是商務,需要職業技能,有能力讓大學老師指導培訓。其次,就業創業本地化往往會增加。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非中心城市大學生的本地就業創業可以利用互聯網來避免當地經濟的技術差距,思想與創新思維之間的差距可以遵循自己的法律,結合當地的學院和大學服務于當地經濟就業創業的特點。職業教育可以幫助學生認識當地經濟在自然資源,人力資源和社會資源等方面的思考部分,使學生認識到當地經濟與創新的發展,企業家精神與互聯網的關系技術尋找市場機會。第三,畢業生更追求就業創業質量。衡量就業創業質量有三個標準:薪資,就業創業單位的規模和人氣,以及職業發展的潛力。現在高等職業院校畢業生的就業創業期望已經不再是社區對“藍領”的看法,想要獲得更高的工資,更好的工作,在知名企業工作。這就要求畢業生對學校的專業素養和就業創業能力的發展有更好的教育和指導。
結語
做好就業創業工作真正發揮指導學生,為學生服務,促進學生發展的作用。廣泛開展社會人才中介的合作,了解市場需求及其變化,為學生的順利就業提供全面服務。
參考文獻
[1]謝壽明《淺論高職院校職業指導工作的開展與推動》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年九月7卷3期129頁
[2]葉許可《對高職院校職業指導工作開展的思考》廈門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8年6月第一期33頁-34頁
[3]畢明生.高職“教學合一”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J].教育與 職業,2009,9(618):49-50
[4]王桂云.高職學生創業教育途徑與方法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9,(12):69-71
[5]楊東進.高校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體系的構建研究[J].繼續教育研究,2010,(4):128-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