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階段,是學生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培養(yǎng)優(yōu)秀精神品質(zhì)的關鍵時期,切實做好學生管理工作,是提高教學質(zhì)量、規(guī)范學生行為的重要保障。因此,初中階段的班級管理,發(fā)揮著重要作用。班主任是一個班級的領袖,是最重要的班級管理者。在班級管理工作上承擔著最重的責任。本文闡述了班級與班級管理的基本概念,探討了初中英語班主任管理工作所面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最后在結(jié)論部分做出了總結(jié)。
【關鍵詞】初中;英語班主任;實效性
【作者簡介】康嘉航,男,就讀于長春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2016級英語課程與教學論的碩士研究生,導師:馬建華。
班級,是學校進行教育教學活動的基本單元,是一個微型社會。班級管理,就是管理者(一般指班主任)按照一定的原則和要求,選取科學的方法,對學生的思想品德、學習狀況、生活狀況、課外活動等行為,進行教育和管理,確保學生得到公平的學習資源、實現(xiàn)健康全面的發(fā)展。而初中階段,是學生接受系統(tǒng)教育的關鍵階段,是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關鍵時期,因此,初中階段的班級管理,尤為重要。
一、初中英語班主任管理工作面臨的問題
1.初中學生身心發(fā)育不完全。在進入高中之前,學生的生理發(fā)育,處于一個較為快速而不穩(wěn)定的階段,其身體能力較成人有較大差距。神經(jīng)系統(tǒng),特別是腦部的發(fā)育,在個體之間的差異性較大,特別體現(xiàn)在初中一年級與二年級階段。在心理層面上,這一階段的學生處在叛逆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尚未成型,其判斷力通常片面而主觀,辨別是非的能力不佳,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擾,而且依賴教師和家長的意見。初中學生的特點為初中英語班主任管理工作帶來了不小的挑戰(zhàn)。
2.對班級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不足。學校對班主任管理水平的考核,大多集中在考試成績、教室及包干區(qū)的衛(wèi)生狀況、紀律情況等方面,重結(jié)果而輕過程,重工作量而輕工作效果。對班主任的管理方法、管理效率、工作態(tài)度方面,關注不足。究其原因,就是學校對班級管理工作缺乏重視,對工作結(jié)果的考核方便快捷,而對工作過程、工作效率的考核,需要深入到具體的教育、管理工作中去,學校為了省事,自然會選擇前者。學校對班主任的管理培訓,同樣缺乏重視,導致了班級管理工作過于粗放,班主任的班級管理理念、管理方法落后。
3.班主任工作壓力過大。班級的管理,實際上就是學生的管理,班主任需要頻繁地與學生交流。學生的各類評比、鼓勵考核,大小事務,班主任都要親力親為。學校和家長,經(jīng)常對班主任提出過高的要求,一旦學生成績下滑,或是違反紀律、發(fā)生意外等情況,班主任都必須負責任。班主任工作,工作量大、工作責任重大,在背負著巨大壓力的同時,而相應的收入,卻并不高,這在很大程度的上打擊了班主任工作的積極性,導致了很多教師不愿意接受班主任工作。再加上應試教育的影響,評價一位教師優(yōu)秀與否,往往以學生的學習成績?yōu)闃藴剩處熥匀话丫Χ贾攸c放在教學上,至于班級管理,則要往后排。
4.管理方法不科學、管理手段缺乏藝術性。第一,班級管理制度不完善。在很多班級,管理細則都只是擺設,純粹是為了應付領導檢查,并沒有結(jié)合本班的實際情況,有的甚至從其他班級照搬過來,或者已經(jīng)使用了好幾年,班級管理制度缺乏執(zhí)行力,無法起到對學生的約束與激勵作用。第二,班干部的任免過于隨意,大部分都由班主任直接任命,好一點的能由學生選舉,但是缺乏一套系統(tǒng)的選拔和考核機制,通常情況下都是有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擔任,而其思想品質(zhì)、管理能力以及個人意愿,則不在考慮范圍內(nèi),導致了有能力的當不上,不想當?shù)谋黄犬敗5谌狈λ囆g性的管理手段。教師的教育手段簡單粗暴,對于學生的問題行為,只進行簡單的批評和懲罰,缺乏教育與溝通;對于品行端正、遵守紀律的學生則缺乏相應的獎勵與表揚。在管理過程中,沒有對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性格特點、家庭狀況進行深入研究,忽略了個體的差異性,對所有人都使用同一套標準,扼殺了獨立的個性。
5.班級管理工作得到家長的支持過少。由于家長的文化程度參差不齊,或是忙于工作,沒有意識或沒有時間照顧到孩子的教育問題,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時得到的家長支持相當有限。而且,部分家長的品行與修養(yǎng)本身就存在問題,僅僅依靠學校教育,沒有家長的支持配合,學生很難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全面發(fā)展便無從談起。
二、初中英語班主任管理工作實效性對策探索
1.改變教育理念,重視班級管理。
(1)建立完善的班主任考核機制。首先,需要統(tǒng)一認知,建立科學的班主任評價體系。從基于結(jié)果的評價體系,過渡到基于過程的評價體系。除了對工作量和工作結(jié)果的評估考核外,還要對管理方法、工作效率等方面進行評價。至于評價方法,可以采用學生評價、任課教師評價、領導評價等多種方式結(jié)合,引入競爭機制和獎勵機制,充分調(diào)動班主任的積極性。
(2)重視班主任的培訓工作。班級管理,需要一定的理論基礎,學校需要定期組織培訓班,提高班主任的職業(yè)素養(yǎng)、管理能力,同時,鼓勵班主任進行自我學習,主動鉆研。第一,班主任作為一個班級的管理者,需要發(fā)揮良好的表率作用。因此,思想道德品質(zhì)的培養(yǎng),必不可少。班主任,應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做好榜樣作用,確保自己的管理能夠服眾。第二,夯實班主任的理論基礎,掌握必要的兒童心理學知識,不斷吸收先進的管理理念,為班級管理工作提供指導。
(3)加強對班主任的人文關懷。班主任承擔著來自學校和家長的巨大壓力,其不穩(wěn)定的心理狀態(tài),會給學生造成不良的心理暗示。因此,學校必須時刻關注班主任的心理,安撫他們的負面情緒,并幫助他們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比如,建立反饋制度,讓班主任能夠定期反映自己遇到的問題,尋求幫助。再比如,舉辦班主任談心會,加強班主任之間的交流,宣泄負面情緒,借鑒管理經(jīng)驗。
2.完善相關制度,提升管理實效。第一,建立恰當?shù)陌嗉壒芾碇贫取C總€班級,按照自身特點,針對班級管理的各個方面,制定長期有效的管理細則,并制定相應的獎懲措施,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確保執(zhí)行力。第二,重視班風培養(yǎng)。遵守紀律、團結(jié)一致、互愛互助的班風是實行有效班級管理的保障。英語班主任需要鼓勵學生互相學習、取長補短,營造良好的班級風氣。第三,選擇有責任心的學生干部。學生干部,是技工學校學生管理工作值得依靠的重要力量,一支優(yōu)秀的學生干部隊伍,是班主任和團委的左膀右臂,能極大地提升管理效果。在進行學生干部的選拔時,學習成績并不是最主要的參考標準,責任心、服務意識、精神品質(zhì)才是重中之重。組建一支品學兼優(yōu)、責任心強的學生干部隊伍,是進行有效學生管理的重要保障。第四,建立新型師生關系。班主任需要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個性,平等的交流,而不是高高在上的態(tài)度。以引導取代說教,以建議取代命令,這樣才能獲得學生的信任,形成融洽的師生關系,提升班級管理的效果。
3.加強家校之間的聯(lián)系。前文也提到過,班級管理工作,如果得不到家長的支持,其效果往往達不到最佳狀態(tài)。因此,班主任與家長之間的溝通,同樣具有重要意義。一方面,學生在學校里與在家里往往有著不同的表現(xiàn),與家長溝通,能夠更加全面地了解一個學生。另一方面,通過與家長溝通,能夠傳達學校的教育理念與管理理念,同時,又能獲得家長的有效建議,從而極大地提升班級管理效果。
在溝通方式上,可以利用家長會的機會,進行集中交流,也可以通過電話,定期了解情況,時間和條件允許時,可以進行家訪,深入溝通。
4.校內(nèi)校外結(jié)合,構(gòu)建一體化平臺。第一,加強家校互動。經(jīng)常性舉辦家長會、家校互動活動,幫助家長樹立科學的教育觀念,發(fā)揮家長的榜樣作用,拉近教師、學生、家長三方彼此之間的關系。第二,重視社會實踐活動。加強學校與社區(qū)的聯(lián)系,由教師帶領學生參加社區(qū)服務,培養(yǎng)責任感,增強班級凝聚力。如此一來,形成學校——家庭——社會的協(xié)同作用,讓班級管理工作獲得更多的支持。
三、結(jié)論
現(xiàn)階段,我們在初中班級管理方面,還存在著不少問題,諸如初中學生身心發(fā)育不完全、學校對班級管理缺乏足夠的重視、班主任缺乏工作積極性、缺乏科學的管理方法與藝術化的管理手段、班級管理獲得家庭和社會的支持較少等。為了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對癥下藥,比如建立完善的班級管理考核機制、全面提升班主任的管理水平、進行針對性的科學管理、加強校內(nèi)外互動,等等。總之,這是一個長期而系統(tǒng)的過程,需要學校、學生、家長、社會在多個方面的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瓦·蘇霍姆林斯基,杜殿坤,編譯.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M].北京教育科學山版社,1984.
[2]王學軍.走向班級生命共同體:從傳統(tǒng)班級管理向班級學生自主管理轉(zhuǎn)變的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9.
[3]吳明隆.班級經(jīng)營與教學新趨[M].勢華東師范人學出版社,2006, (6).
[4]陳賽.適應初中學生個性特點的班級管理模式探討[D].延邊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