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萬鳳
【摘要】高職工程造價培養的是能夠迅速適應崗位,具有實際操作能力的應用型人才,課程體系的合理設置對于能否實現這一培養目標至關重要。本文以重慶航天職業技術學院為例,以職崗認知為出發點對高職工程造價專業的課程體系不斷調整,對構建科學合理的高職工程造價專業課程體系進行了探索。
【關鍵詞】高職工程造價 課程體系 職崗認知
2014年6月,國務院印發了《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國發[2014]19號),提出了適應發展需求、產教深度融合的教育理論。2015年7月27日,教育部印發了《關于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若干意見》(教職成[2015]6號),提出了堅持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堅持工學結合、知行合一的原則。要實現產教融合、知行合一,就要求我們的學生在學完課程體系的內容后,能夠迅速的融入到社會工作的角色中:要求我們的課程體系在建設的時候,能夠從學生的職業崗位認知出發,培養適應社會需求的應用型人才。
1高職工程造價學生職業崗位認知分析
1.1工程造價專業學生就業方向
目前,高職工程造價專業學生在就業時最對口的崗位是在工程造價咨詢企業、招投標代理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或建設單位這五大就業主體單位從事跟造價、預算相關的工作。但實際上由于就業形勢的嚴峻和工作崗位的多樣性,學生在找工作的時候不能完成局限于造價這一單一工程性質,有大部分的學生會在相關單位從事施工員、資料員或監理員的工作。
1.2工程造價專業學生職業崗位分析
在造價咨詢企業、招投標代理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或建設單位從事造價、預算工作,要求學生能夠準確識讀施工圖紙,依據施工圖紙、招標文件等相關資料,正確計算工程量,然后根據市場價格和其他相關要求編制工程預算、結算等文件。作為施工單位的施工員,要求學生能夠對施工圖紙進行審查,編制施工組織和技術方案,提供施工現場所需材料規格、型號和到場日期,做好現場材料的驗收簽證和管理,及時對隱蔽工程進行驗收和工程量簽證,參與工程竣工交驗,負責工程完好保護。作為施工單位的資料員,要負責保管工程項目的所有文件,按當地城建檔案館的要求對歸檔資料進行裝訂成冊,所有歸檔資料必須簽字齊全,需要蓋章的地方必須有單位公章。作為監理單位的監理員,要負責對施工單位的施工實行現場監督,檢查承包單位投入工程項目的人力、材料、主要設備及其使用、運行狀況,并做好檢查記錄;督促、檢查施工單位安全措施的投入,及時進行隱蔽工程的驗收,復核工程量。
2高職工程造價課程體系建設目標
2.1適應工作過程和崗位需求
高職教育強調的是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的是應用型人才,要求學生通過大學三年的學習,能夠迅速地投入到相應的工作崗位中。高職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培養學生適應社會和工作崗位的需求,提高學生的職業核心能力。具體來說,就是要求工程造價專業的學生在學習完課程體系的相關內容后,能夠直接進入到工程造價咨詢企業、招投標代理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或者建設單位從事預算、施工、資料整理等具體工作。
2.2適應職業資格要求
建筑行業實行的是市場準入制,要想從事相關的工作崗位,必須取得相關的職業資格證。由于目前取消了造價員的職業資格考試,助理造價工程師的相關政策一直沒有定論,高職工程造價專業學生在畢業時最合適考取的職業資格證是預算員,其次是施工員、資料員和監理員。這就要求我們的學生在大學三年最好能通過課程的學習之后,考取適合自己的職業資格證書。
3離職工程造價課程體系的構建
3.1構建產學結合、校企合作的課程體系
通過產學結合和校企合作,由有關工程造價、施工技術、工程招投標方面的專家對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和課程設置等進行論證和評審,構建成以就業為導向,以社會需求為目標的課程體系。為了適應五大就業主體單位的崗位需求和執業要求,我院工程造價專業除了開設專業性非常強的《建筑工程識圖與制圖》、《工程造價管理》、《建筑工程清單計價》、《工程造價軟件應用》和《工程結算》等課程之外,還開設了《建設工程監理》、《建筑工程項目管理與組織設計》、《建筑施工技術》和《資料員專業管理實務》等拓展性課程。
3.2構建適應學生職業發展需要的課程體系
我院工程造價專業白2013年建立以來,為了增加學生的就業競爭能力,一直鼓勵學生雙證畢業,即在有畢業證的基礎上,在大學期間爭取考取一門職業資格證書。
課程體系在建設時不僅考慮學生畢業后能夠馬上從事的工作崗位和能考取的職業資格證,還要考慮學生就業后的職業發展。雖然現在取消了造價員的職業資格考試,但是學生在畢業5年后可以考取注冊造價工程師執業資格證書。為了適應學生的職業發展需要,我院在開設了《工程造價管理》、《建筑工程清單計價》的基礎上,又增設了《工程造價案例分析》。
3.3構建循序漸進、逐級遞增的課程體系
在確定了合理的課程名目之后,還要明確各門課程的前導后續關系,正確排序,讓學生在學習的時候能夠循序漸進、逐級遞增知識點。例如,我院在大一第一學期開設了《房屋建筑學》,為大一第二學期學習《建筑工程識圖與制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學好這兩門專業課程之后,大二重點學習工程造價的《工程造價管理》、《建筑工程清單計價》、《工程造價軟件應用》等核心課程。大三開設了《建設工程監理》和《資料員專業管理實務》等課程。
4總結
課程體系的建設要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使學生獲得的必需的知識、技能,畢業就能適應崗位,實現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的目的。由于我院工程造價專業建設時間較短,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還需要不斷的對課程體系進行完善。
參考文獻:
[1]王飛龍.高職高專院校工程造價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J].23-224.
[2]蔡學梅.工程造價專業課程體系與教學資源改革探索[J].《工程技術(全文版)》,2016(11):5.
[3]黃琛.基于專業工作室的工程造價專業課程體系分析[J].《職業教育研究》,2017(5):6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