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剛
【摘 要】進入21世紀以來,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迅速發展的背景下,提出了一種全新的投資模式概念,即PPP投資模式。PPP投資模式在實際應用中,暴露出諸多問題。本文主要以項目管理為主線,結合PPP投資模式,進一步闡述了PPP投資模式相關內容,最后對PPP投資模式下項目管理運作風險進行了更深層次的剖析,希望以此促進PPP投資模式應用價值的提升。
【關鍵詞】PPP投資模式;項目管理運作;風險
近年來,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市場競爭愈發激烈。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為進一步降低風險,愈發注重風險管理,以此避免風險對企業發展造成一系列不良影響。PPP投資模式作為一種全新的投資管理模式,在國外已然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效。鑒于此,國內企業有必要重視起PPP投資模式的應用。然而在實踐過程中,由于認識不足等問題的存在,造成PPP投資模式下項目管理風險無法得到有效防控。鑒于此,本文對“PPP投資模式下項目管理運作和風險”進行更深層次的分析具有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PPP投資模式相關內容概述
(一)PPP投資模式界定
所謂PPP投資模式,就目前較為官方的定義主要是由聯合國培訓研究院發出的定義方式、同時還有英國財政部定義方式等。PPP投資模式涉及范圍較為廣泛,主要包括參與者、合同以及合作伙伴等[1]。雖然目前國際對PPP投資模式定義還沒有統一的標準,但是通過全球對于PPP投資模式的定義,可以總結出PPP投資模式主要為:公共部門與私營機構為提供公共服務,以合同方式確立的,基于風險承擔與利益共享的長期合作機制。
(二)PPP投資模式法律基礎、適用現狀
就目前,我國有關于PPP投資模式的法規,主要有合同法、招投標法、建筑法以及行政法等。PPP投資模式涉及到的行政法規主要有《國務院辦公廳加強城市快速軌道交通建設管理的通知》、《國務院關于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
二、PPP投資模式下項目管理運作和風險分析
近年來,在社會經濟迅速發展的背景下,企業愈發注重風險管理,為有效避免企業發展過程中受到風險的影響。企業開始注重與合作,共同提供公共服務??v觀國外PPP投資模式的應用,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國內開始試點應用,在具體的應用過程中,暴露出了一定的問題。接下來,對其加以具體分析。
(一)PPP投資模式下存在的風險因素
現如今,PPP投資模式下主要存在政府風險因素、私營機構投資能力風險以及合作機制方面的風險,造成企業在經營發展過程中,無法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1)政府風險因素。在整個PPP項目中,政府的影響可謂是全過程的,具體為項目的制定、項目招投標、特許權協議簽定、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稅收以及外匯政策的調整等。由此可見,政府對PPP項目的影響程度。一定程度上,政府的支持程度,直接關系到PPP投資項目的成與敗。(2)私營結構投資能力風險。私營機構作為PPP投資項目實施的主體,縱觀我國私營機構在生產經營過程中,一旦出現投資項目,經常會在投資能力、融資能力等方面存在諸多不足。為此,PPP投資模式下項目管理必然會受到私營機構投資能力以及融資等方面的影響,從而引發資金鏈風險。(3)合作機制方面的風險因素。PPP投資項目是否能夠成功,關鍵在于是否能夠建立長期的合作。長期的合作體現在雙方均能夠在合作過程中,共同參與項目、私營機構與公共部門能夠共同承擔風險、共享收益的合作機制。然而實踐表明,當下我國PPP投資項目,在PPP模式合作的框架下,相關合作機制并不完善,相反還存在諸多問題,這勢必會影響到PPP投資項目效益的增長,從而促使PPP投資項目無法正常順利完成。
(二)投資、融資渠道與平臺缺少,無法及時補充資金
《國務院關于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當中明確指出鼓勵民間資本參與到交通運輸建設等項目?,F如今,民間資本總值雖然具有一定的規模,但是缺乏資金歸集平臺,同時還缺乏相應的產業投資基金,亦或者是需要一定的市場發育實踐,從而在PPP投資項目確定之后,無法在短時間內籌集到一定量的資金,這對PPP投資項目的開展造成了不良影響,進而影響到PPP投資項目經濟效益的增長。
(三)立法水平低下,同時立法之間具有沖突
現如今,我國現行法規,基本上是針對國外投資,在PPP投資方面,并沒有完善的法律法規。雖然我國開始意識到這一點,并且為此制定了相關法律。但是由于政策投入不足,導致民間資本在參與基礎設施PPP投資項目方面,依舊受到政策等方面的影響。鑒于此,政府則有必要加強立法,以此促進PPP投資項目的順利完成。
(四)PPP項目風險的特殊性
PPP項目在實際實施過程中,PPP項目的分析、設計、計劃等均可能受到某些主觀因素或者客觀因素的影響,進而導致PPP項目無法有效的實現預定的目標。由此可知,PPP項目風險不僅具有一般項目風險的特征,還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主要表現為:(1)多樣性?;赑PP項目是由一系列的協議和合同、以及以多個不同利益為主體進行共同參與項目運作的大型特許經營項目,它在運作過程中,不僅會受到現階段的經濟活動影響,還會不定段的受到政治和自然環境的影響。同時,參與PPP項目的利益主體衡量利益的方式各不相同,均驗證了PPP項目具有多樣性的特點。(2)周期長。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嘛生活水平的提高,推動了PPP項目的投資力度不斷擴大。不僅擴大了PPP項目風險,還延長了投資資金的回收期。(3)階段性。基于PPP項目各階段的運作目標均不同,導致不同風險因素對項目產生的影響也各不相同,具有階段性的特征,其主要包括:不同階段同一風險的大小呈現出階段性特征和項目在不同運作階段具有著不同的主要風險集。
總而言之,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城市化進程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不斷增多,無形中對投資、融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也會城市基礎設施投融資模式的創新提供了更為廣闊的控制。針對投融資模式存在的不足,只有實施有效的創新,才能確保投融資效果,以此解決長期以往的投資不足與渠道單一等問題。現如今,PPP投資項目在我國城市建設中得以順利實施,為確保基礎項目建設得以順利完成,則需要相關部門與相關單位積極探索,完善投資環境,并且需要結合項目實際情況,建立有效的監督管理體制,在確保項目所有參與方的經濟效益的基礎上,保障大眾利益不會受到損傷,只有這樣,才能確保PPP投資項目得以順利完成,從而有助于促進PPP投資項目經濟效益的進一步增長。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社會經濟迅速發展的背景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增多。PPP投資模式已然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是存在眾多風險,不利于良性發展。為此,有必要通過建立監督管理體制等措施,促進PPP投資項目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
[1]呂會娟,孟愛國,陳曉文.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基礎設施投資的PPP模式風險與規避研究[J].山東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19(06):7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