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乘勝 夏虹毅 雷正橋
摘 要: 職業教育集團是校企合作的平臺, 是職業教育發展的方向之一, 近年來受到了教育部和職業教育界的高度重視。但從目前情況來看,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還存在體制機制等因素的約束。為進一步推進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文章研究了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對策建議。
關鍵詞: 職教集團;存在問題;對策建議
基金項目:重慶市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項目編號:172061
1.職業教育集團運行現狀
近年來,由于國家對教育體制改革的推進,職業教育集團的數量發展非常快,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已成立職業教育集團1048個[1],并在職業院校與企業之間的深層次合作、優化和充分利用資源配置等方面效果顯著,促進了地方職業教育、產業和區域經濟發展。但從職教集團總體發展情況來看,職教集團運作良好的占少數,一些職業教育集團出現了空架子問題,職教集團運作模式流于形式。大部分職業教育集團建立了組織結構,發揮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總體效果不夠明顯。目前,職業教育集團在運行中存在著許多問題。
2.職業教育集團在運行中存在的問題
2.1集團成員之間缺乏凝聚力。職業教育集團是典型的非營利性松散的合作組織, 主要是以合作協議書和集團章程為連接紐帶, 成員單位之間是完全平等的伙伴關系, 沒有產權、人事、管理等方面的制約, 各成員單位在集團中所起作用完全憑各自意愿, 進退集團自如, 這就使得在實際運行中各成員單位很難與集團利益保持一致, 集團內部缺乏凝聚力和活力。
2.2缺乏政府引導下的保障機制。目前職業教育集團大多是由職業院校牽頭組建, 由于職業院校自身力量的薄弱和調動社會資源能力的有限, 很難帶動行業企業及其他職業院校參與到集團化辦學活動之中。
2.3教學場地、實訓設備、師資共享未落到實處。由于集團內各組成單位所處地域的分散性,實習實訓設備共享未落到實處。由于企業的技術人員、企業高工不具備教師資格證,企業技術人員及高工進學校講課未能落到實處。
2.4職業教育集團信息化平臺建設滯后。為解決集團成員地域分散帶來的辦學問題,提高集團化辦學程度,職教集團必須建設共享的教學科研管理信息技術平臺,利用平臺提高集團運行效率和降低運行成本;利用平臺建設遠程教育系統和“4G”課堂,提高教學資源的利用率和共享度;利用平臺開展校際間教學研究活動和師生互動交流;利用平臺實現校企雙向互動、資源共享和學生頂崗實習有效管理;利用平臺實施相對統一的教學與學生管理,利用實施學分互認的學分制和實現中高職聯合培養的統一管理。
3.職業教育集團良性運作的對策
3.1增強集團成員之間的凝聚力,定期召開集團化辦學研討會。要理論聯系實際,要組織研究、探索和實踐學校主導型、企業主導型、行業型和區域型職教集團組織結構和運行機制,增強集團組織機構的聚合與協調功能。教育和行業主管部門要定期組織召開集團化辦學經驗交流會和研討會,組織編寫集團化辦學案例集,分類指導不同類型的集團化辦學,為深化集團化辦學和創新集團化辦學制度提供經驗。
3.2 建立政府引導下的保障機制。由于政府是國家權力的執行機關, 是促進科學技術進步、提高國民生產能力、優化社會結構, 研究社會現象的特殊機構, 同時政府行為一般以公共利益為服務目標。因此政府在職業教育集團建設中應發揮主導作用, 協調集團內各方成員之間的利益, 使職業教育的集團化、規模化、連鎖化的辦學效應落到實處。
3.3協調統一制定集團內各組成單位的教學計劃。通過運輸企業將學生安全送達共享實訓基地,使實訓實習設備共享落到實處。出臺相應政策,使企業技術人員及高工到學校講課落到實處。結合2018年2月5日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和國家稅務總局于聯合制定的《職業學校校企合作促進辦法》,校企雙方既可根據就業市場需求,合作設置專業、研發專業標準,也可合作制訂人才培養或職工培訓方案,實現人員互相兼職,相互為學生實習實訓、教師實踐、學生就業創業、員工培訓、企業技術和產品研發、成果轉移轉化等提供支持;還可根據企業工作崗位需求,開展學徒制合作,聯合招收學員,按照工學結合模式,實行校企雙主體育人;同時鼓勵以多種形式合作辦學,合作研發崗位規范、質量標準等。
3.4加強職業教育集團信息化平臺建設。先進的信息技術為職業教育集團的發展帶來新的機遇,職業教育集團可以利用網絡信息平臺,實現資源共享、互惠互利。首先,建立人才信息共享平臺,集團內的職業院校將培養人才信息實現互利共享,使企業方便快捷地找到適合企業需要的人才,節約企業的招聘成本,提高企業就業透明度,幫助企業實現人才招聘的制度化;其次,建立就業信息共享平臺,相關企業將就業信息發送到共享平臺,職業院校學生可根據就業信息調整職業目標,并不斷完善自己,也能擴大畢業生就業信息渠道。職教集團信息共享平臺可幫助畢業生更好地自主選擇企業,真正實現學校、企業、學生的多方共贏,是一個有效對接企業人才招聘和畢業生就業的橋梁。
4.結束語
總之,職業教育集團建設發展需要與社會各部門共同合作、共同努力,創造有利于職業教育集團發展的環境,制定切實可行的職教集團實施方案,制定科學發展規劃,以避免建設發展的盲目性操作。加強政府在職教集團實施過程中的監管機制,使集團為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培養優質技術技能人才,促進職業教育集團的健康、有序發展。
參考文獻
[1張玉珍.市級行業型職教集團發展:現狀、挑戰與對策——基于X市10家市級職教集團的調研[J].職教通訊,2017(20):4-9.
[2]蔡中興.職教集團視域下的現代學徒制研究[J].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16(02):26-30.
[3]裴云.職教集團運行的市場邏輯[J].高等職業教育探索,2017,16(03):25-29.
[4]郭宏巖.職教集團運行現狀與展望[J].遼寧高職學報,2017,19(04):8-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