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大數據時代,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旨在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和對數據的處理能力,但現在的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效果并不是特別理想,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都需要進行改革來提高教學質量,取得好的教學效果。本文主要從現有的教學現狀進行分析,發現問題,并提出相應的教學改革方案。
關鍵詞: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信息素養;教學改革
一、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現狀分析
1、教學對象分析
現在高職的學生生源分為幾類:一類是通過高考錄取和單獨招生錄取的普通高中生,一類是單獨招生錄取的五年制中職學生。因地域教育信息化發展不均衡,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開設情況不統一,導致不同區域的學生計算機水平層次不一。[1]從學生的問卷調查上看,學生接觸計算機時間提早了,整體水平有所提升。
2、教學目標和內容分析
高職院校各專業均采用較為統一的教學目標,大多只注重學生實踐操作技能的培養,對“為什么”沒有清晰的定位和闡述,培養的人才不能很好地與社會相對接。隨著信息時代的不斷發展,計算機應用基礎的教學目標和內容也應作相應調整。
二、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存在的問題
1、學生思想認識不到位
計算機基礎較好的學生認為課程內容相對簡單,提不起興趣;有部分學生存在輕文化重專業的思想,認為課程學不學無所謂。由于學生對課程認識不到位,加大了課程開展難度,教師很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從而導致課程效果大打折扣。
2、教學知識結構陳舊
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計算機基礎課程經歷了很多變革,但教學內容框架及本質變化較小,區別僅是新技術的介入和軟件版本的更換,教學內容主要由以下模塊組成:計算機基礎知識、Windows操作系統、Word文字處理、Excel電子表格、PowerPoint演示文稿、計算機網絡基礎等幾部分,市面上的計算機基礎教材基本上千篇一律。[2]那么在教學過程中,容易把教學重點放在了“辦公軟件應用”,學生能夠學到的僅僅是課堂上的一些案例操作,卻不知道舉一反三,不具備信息處理的能力。
3、教學方法老套
面對信息技術基礎層次不一的學生,教師上課采用的還是傳統教學方法,由教師為主,學生為輔,教師先講授知識點,然后通過任務驅動法,由教師帶著學生一起完成任務,從而讓學生更深入的了解和學習知識點,最后通過布置相關練習,鞏固加深知識點的學習。這種教學方法容易使學生思維固化,依葫蘆畫瓢,不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4、教學環境局限
在教學過程中,采用的投影儀教學,但由于投影儀不夠清晰,坐在后三排的學生無法看清楚投影儀幕布上面的操作,導致課堂效果受到影響。如果使用一些教學軟件(如極域的控屏軟件)輔助教學,可以讓教師更好的把控課堂,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三、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改革措施
隨著信息化全面推開,現在人們的工作學習直接處于以計算機網絡為平臺的數字化學習、數字化圖書館、數字化校園等環境中,尤其是物聯網和云計算平臺的誕生。在這樣的社會發展進程中,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必須從教學理念、培養模式和社會需求與目標著手,深入研究學生的學習需求、專業需求和社會需求,在課程體系、教學模式、教材建設、教學設計、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改革、教學資源與環境建設等方面進行積極的探索和大膽的實踐。
1、加強“計算機思維”思想建設
首先在教學中重視學生計算機文化素養的培養,積極構建一種計算機文化氛圍,讓學生充分理解和認識計算機的特點和用途,樹立并培養學習計算機的熱情和動力。其次,讓學生了解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定位和培養目標,即學生為什么要學,學習內容是什么,怎么學。
2、根據學生層次開展分層教學
根據學生層次開展分層教學,建議將學生分為普通班和提高班兩個層次。普通班面向計算機基礎一般或零基礎的學生,教學目標為學生通過學習,能夠具備一定的信息素養,能夠掌握計算機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熟練操作計算機,并解決問題。提高班面向計算機基礎較好的學生,使他們在掌握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同事,提高自身解決計算機實際問題的綜合應用能力,具備更高的信息素養,考核方式以綜合設計為主,優秀作品將進行現場測評和答辯。
開展分層教學,教學內容需要相應的調整,另外可以開設計算機應用方面的選修課,實現1+X教育模式。
3、積極搭建計算機教學平臺,實現教學資源共享
為了改變以往單一形式的機房教學環境,積極搭建計算機教學平臺,實現教學資源共享??梢酝ㄟ^微信公眾號發布計算機相關文章,讓學生在課后也能積極了解計算機相關信息,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可以創建課程學習網站及微課視頻學習網站,為學生提供最大自主學習空間。
4、以考促學
根據問卷調查,大部分學生希望獲得國家級的計算機證書。計算機等級考試對計算機基礎課程學習有以下積極影響:(1)有利于規范計算機基礎教學;(2)有利于激發教學積極性,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從整體上提高教學質量;(3)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能力。
參考文獻:
[1]楊在寶,許海成,楊波.“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實踐探索[J].教育與職業,2014(1):50-51.
[2]顧錦江.高職計算機基礎課程改革初探[J].職教通訊,2015(9):25-26.
作者簡介:付媛媛(1984.6-),女(漢族),湖南永州人,講師,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領域為計算機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