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我國各個行業都遇到了新的挑戰和機遇,通信工程監理行業也不例外。當今社會,我國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綜合國力顯著提升,對各個行業的發展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作為電子工程的分支,通信工程在我國經濟發展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在通信工程企業的運營中,其監理工作發揮著監管、促進的作用。處于“互聯網+”的背景下,通信工程監理行業應當積極提升自身的工作效率及競爭力,以適應時代發展需要。
【關鍵詞】互聯網+;通信工程;監理行業
隨著科技的迅猛發展,互聯網行業也取得了巨大進展,廣泛應用于人們的生活工作中,對人們的生活及工作方式產生了較大的影響。現階段,“互聯網+”對通信工程監理行業的發展起到了較大的影響,整個行業的利潤大幅降低,內部惡性競爭加劇,工作效率下滑,傳統的監理模式已無法與新時代的發展需求相適應。為了與時代的發展相適應,通信工程監理行業的發展應當逐步趨向于“互聯網+”,不斷提升自身的工作效率及競爭力。
一、通信工程監理行業的介紹
通信工程又稱之為電信工程,廣泛應用于我國經濟、科技及軍事等多個領域,其所涉及的知識面較廣,主要含有通信技術、通信網等等,其中包含著較多的先進技術,但在實際工作中,專業性人才較為匱乏。通信工程監理行業的從業人員的主要工作就是對通信工程的建設者進行監管,同時根據國家相關標準來監督工程建設的實際狀況。對于通信工程的建設而言,監理工作發揮著有效的監管作用,其主要對工程建設的質量進行監督,對各個施工單位的施工行為進行監督,對相關的施工人員進行監督等等,同時在監理行業中,通信工程的項目類型不同,其監理的模式也不同。
二、通信工程監理行業發展的現狀
(1)發展現狀。自20世紀80年代起,監理行業開始產生,并逐漸發展壯大,逐漸成為通信工程領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的發展為通信工程提供了堅實的根基。近幾年來,隨著通信工程建設企業的迅速發展,其對監理行業所提出的要求也日益增多。就其制度方面而言,通信工程監理行業并未對員工做出硬性規定,因此在市場需求中,相關工作人員呈現出供大于求的狀況,并且因“互聯網+”的沖擊,通信工程監理行業遇到了新的挑戰,處于“互聯網+”的時代下,各個企業的發展更加追求高效率、高質量,但監理行業在監督通信工程建設環節中表現出效率低、氛圍不和諧、質量差的“三低”狀況,在這種狀況下,通信工程監理行業為了更大化的追求利益,進而產生了內部惡性競爭的不良現象。
(2)通信工程監理行業存在的不足。首先,通信工程具有工期較短、資金投入較少、散布較廣等特征,為了謀取更大的利潤,監理行業未對技術的研發及人力的投入給予重視,致使通信工程各個方面都存在不足之處,同時由于缺少專業的監理人員,導致監理行業無法與新時代的發展需求相適應。其次,工程建設的進程較慢、耗時較長、信息較落后等等,無法及時把握工程的最新趨勢,不能保障決策的精確性。最后,在工程建設過程中,其資料的查詢、儲存及利用等存在較多不足之處,所采取的方式多為人工整理入檔,無法保障信息的準確性。
三、“互聯網+”時代下通信工程監理行業的發展趨勢
(1)降低企業的管理成本。通過運用IT生產管理體系,監理行業能夠有效迅速地傳遞信息,對現場的實際監理狀況進行及時掌握,實施好信息儲存工作,從而更好地共享及儲存信息。通過運用該體系,能夠實現人機的交流互動,采取遠程培訓的形式來培訓相關的工作人員,極大豐富了培訓內容,降低了成本,提升了效率。
(2)提升企業的工作效率。通過運用IT生產管理體系,能夠將各個員工的信息全部輸入系統,充分掌握員工的綜合情況,實時監督員工的工作狀況,加快信息的傳遞速度,保證信息的準確性及有效性,從而使監理行業的監理效率提升。
(3)及時掌握工程的動態。IT生產管理體系所具備的功能主要有信息的收集、儲存及整合,各個監理人員必須將當天的數據信息傳輸到該體系中,通過該體系來實時掌握員工的實際工作狀況,及時找出不足之處,對各個項目的監理實施有效監控,促使項目的建設及管理效率提升。
(4)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目前,大部分企業已經認識到IT生產管理系統的重要性,了解到該系統對企業管理水平提升所發揮的作用,投入大量的資金到該系統中,且獲得了相應的回報。監理行業通過運用該系統,創新了原有的監理模式,使監理工作更加科學規范,使生產流程更加完善,使相關信息更加真實有效,使整個監理行業的競爭力得以加強。
四、結語
近年來,市場競爭日益激烈,通信監理行業若想取得健康持續發展,必須充分運用“互聯網+”的優勢,積極引入IT生產管理系統,綜合全面的監控監理工作,促使數據信息的收集、儲存、分析及整合的能力增強,實現數據化管理,實施全方位的監控工作,從而使該行業的競爭力不斷增強。
參考文獻
[1]黃燕忠.論通信工程監理行業在“互聯網+”時代的發展方向[J].數字通信世界,2017(04).
[2]韓柳.論通信工程監理行業在“互聯網+”時代的發展方向[J].建材與裝飾,2018(18).
作者簡介:毛一明(1989.11—),男,漢族,山西晉中人,本科,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通信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