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冰冰
【摘要】教師心理健康直接影響學生的健康成長,也影響自己的身體狀況及工作效果。本文將從新課改下教師表現(xiàn)出心理不適應的現(xiàn)象以及探討其對應策略等方面進行闡述。
【關鍵詞】心理不適;心理調適
一、新課程環(huán)境下教師心理不適的主要表現(xiàn)
隨著新課改工作地不斷發(fā)展,教師必將經(jīng)歷一場轉變。因為新課改在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等方面都與以前有很大的不同。這就必然會導致一部分教師在短時間在不能及時調整心態(tài),改變教學理念,與新課改接軌。那么,在新課改環(huán)境下,教師會出現(xiàn)哪些心理不適應現(xiàn)象呢?
(一)焦慮心理
新課改對教師在知識結構、思維方式、教學能力以及教學手段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標準和要求。在知識結構上,要求教師對本學科知識系統(tǒng)化,甚至掌握跨學科相關知識點;在思維方式上,要求教師形成一定的創(chuàng)新思維習慣的思維方式;在教學能力上,要求教師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具有駕馭多種教學方式的能力;在教學手段上,要求教師掌握投影儀、幻燈機等基本電教手段,再到能利用包括計算機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等等。參照這些標準和要求,許多教師特別是老教師會感到自身的素質與之相差甚遠,似乎高不可攀。因此,不少教師深切地感受到由于自身素質的缺失將難于適應改革的要求,跟不上形勢,并由此而產(chǎn)生無助感、焦慮感。
(二)排斥心理
新課改對教育教學改革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對舊有教育觀念進行了大膽揚棄。要求教師在教育理念、教學方式上都要有根本性的轉變,對于教師來說,這無疑是一種挑戰(zhàn)和超越。面對這種變革,年輕教師由于在教育教學經(jīng)驗和觀念上還沒有定型,適應尚且容易些;而對于工作多年的教師而言,傳統(tǒng)的課程理念、目標、內(nèi)容、方式方法,已深深扎根于腦海中,他們已經(jīng)習慣了老的教學模式,習慣了老的教材,所有的環(huán)節(jié)都已經(jīng)輕車熟路,要他們否定幾十年來積累的經(jīng)驗,放棄他們認為行之有效的“教育法寶”。因此,他們會對新課改產(chǎn)生排斥心理,“你說你的,我做我的”。
(三)觀望心理
新課改的實施者是廣大人民教師,能否全面推進新課程改革的建設與發(fā)展,關鍵在于教師。隨著新課改進程地不斷發(fā)展,大部分教師經(jīng)過培訓、學習等方式,逐步提高自身的教學素質、豐富自己的教學理念。然而,仍有一部分教師持觀望態(tài)度,徘徊于新課改的邊緣,遲遲未能進入新角色或用新課程理念指導教育教學工作。
二、新課改中教師心理不適的應對策略
綜合看來,教師心理的不適來自于新課改帶來的外部壓力,并且和教師自身心理素質緊密相關。因此,克服教師的心理困惑,一方面要讓他們進行自我緩解,自我調適,另一方面學校、各級管理部門和社會都有責任和義務幫助教師更好地適應新課程改革,緩解其心理壓力,促進其心理健康。
(一)進行行之有效的培訓工作,完善制度保障體系
首先,要加強對教師的有效培訓。伴隨著新課改的推進,教育部非常重視師資培訓工作,組織開展了培訓。但在具體培訓中存在這樣的問題:培訓覆蓋面不夠廣,許多一線的教師沒有機會參加;培訓內(nèi)容以教育理念的傳播以及改革的理論探討為主,而如何把新的教育理念貫徹到具體的學科教學實踐中的指導較少,許多教師在實踐中仍然感到茫然無措、力不從心等。因此,教育行政部門在研究部署新課程方案實施過程中,應加強對師資培訓工作的研究,盡快建立起新型的教師培訓模式,確保師資培訓的及時到位。
其次,要盡快完善與新課改相配套的制度保障體系。新課改是一項全局性的社會系統(tǒng)工程,需要建立起一系列的相關制度,如新的考試制度、教育評估體系等,從而大大減輕教師在改革過程中所承受的巨大心理壓力,也有利于廣大教師在參與課改中正確定位自己,并且鼓起克服矛盾和困難的信心。
(二)學會自我調適。善于化解壓力。
壓力是造成教師畏懼、焦慮等不適心理的重要因素。新一輪的課改給教師帶來了極大的壓力,增加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焦慮。壓力如果過大,就會阻礙教師工作的開展,反之,若把壓力轉化為動力,就會促進教師工作的開展。那么,面對壓力,教師首要學會自我調適,采取一些積極的方式排解或緩解它。
1.勇于面對、接受挑戰(zhàn)
在人生的旅途中,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壓力、困難、挫折是不可避免的。壓力對人既是威脅,又是挑戰(zhàn)。新課改對我們廣大教師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我們必須摒棄以前的舊觀念,接受新思想。勇敢地面對新課改給教師帶來壓力這樣一個現(xiàn)實,善用各種有利條件,盡快地走在新課改進程的前沿,成為新課改的標兵。
2.認知自我、增強信息
擁有自信的人,是強大的人。教師要正確地認知自己,并以肯定的態(tài)度接納自己。在改革實踐中,要注意創(chuàng)設條件,讓教師不斷獲取成功體驗,使他們的改革精神得到肯定,投身改革的行為及其成績得到贊揚,從而增強自信心。
3.學會合理地宣泄情緒
人在壓力情境中會有各種消極的、沖突的、痛苦的情緒反應。從心理健康的觀點來看,人應當學會合理地、建設性地宣泄自己的情緒。
三、小結
素質教育符合時代發(fā)展的要求,勢必會取代應試教育。新課改的實施,就是為了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新課改任重道遠,作為它的執(zhí)行者、實踐者的廣大教師,要不斷地完善自己,調節(jié)壓力,使自己成為一名心理健康的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