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才
【摘要】院校應以培養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為目標,院校均開設的有測量這門課,比如土木工程、道路橋梁與渡河工程等,它是實踐性較強的專業基礎課,鑒于這個課程性質,它在整個工程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在我們教師授課過程中,教學目標也要有所改變,除了掌握基本的原理和方法以外,還要熟悉施工程基本測量、路線測量、竣工測量等內容。伴隨著測量新技術的發展,教師對教學內容的把握也要不斷更新與充實,以達到提高教學質量這一目標。
【關鍵詞】土木工程;測量;課程教學;改革
一、土木工程測量課程實踐教學的現狀分析
(一)建筑測量教學儀器跟不上測量新技術的發展
目前高校存在的問題是學校發展得不到足夠的經費支持,因此普遍造成教學儀器設備陳舊和老化等現象。儀器設備更新速度慢,導致教學用的儀器和設備跟生產現場相比落后很多。老式的水準儀和經緯儀等儀器還大量的存在于測量實驗室中,對于現在項目現場廣泛應用的各種高精度電子測量儀器配備很少,甚至沒有。經費短缺使得水準儀、經緯儀等傳統測量儀器,也存在著儀器損壞得不到及時維修等問題。
(二)測量教材教學內容陳舊
測量技術的發展速度很快,新的測量儀器、新的測量手段不斷涌現,數字測繪、無人機技術廣泛應用于現代建筑測量中。但現階段的教材還是大篇幅的保留傳統測繪儀器的使用和介紹,對于項目現場主流的測量新儀器、新技術介紹不是很多。例如,現在大多數教材仍在介紹微傾式水準儀,而施工現場電子水準儀是主流,傳統水準儀被淘汰;經緯儀亦如此,施工現場淘汰的DJ6經緯儀現行教材還有講解和介紹。教材內容陳舊、落后,已經難以適應現代建筑施工發展的需要。
二、土木工程測量課程教學改革措施
(一)教學內容的改革
1.在教學中精準定位
從狹義上來看非測量專業的測量學教學,就是為滿足專業需要,為專業服務;就其廣義意義來說,測量學教學以滿足人們的研究、工作需要為主要目的,更多的是為進行人才的培養。工程施工型、管理型、設計型三種不同的服務層次一般是土木工程專業的學生畢業的首選,但就其專業素養來看,其并不能稱得上是專業的測繪人才,因此就不能算的上是測量專家。這一專業的學生只需要進行一般的工程施工測設,完成非專業的測量工作,對自己本專業的相應工作進行參謀、指導、監督即可。
2.教學內容與現代技術相融合
由于研究水平的不斷提升,測繪科學的理論、方法近年來不斷得到發展,這一領域的知識信息也更為豐富。與之相對應的教學內容也應得到及時更新,增大課程信息含量,注重學生實際應用能力的提升,并注重如何將先進的現代測量儀器與傳統的經典儀器教學相結合,促使學生能實現更精準的工程測量。
3.教材編寫著眼于長遠目標
教學改革成果的結晶之一就是教材,它是教學內容和方式體現的載體,因此也是教學改革中的重要一環。教材的設計,直接關乎教學質量的高低、教學秩序的安然與否。因此,教材的編寫應當契合于時代發展要求,融合新技術、新方法、新標準,為培養學生之后進入一線工作所需的技術和管理素養做準備。
(二)區域性實訓教學平臺建設——共享測量設備資源
在培養“應用型”人才為指導的前提下,各高校不斷加大對實踐教學的投入,更新實訓設備,改善實訓條件,有些高校的投入畢竟有限,還無法滿足測量設備的更新腳步,所以,建立平臺之后各高校之間,以及高校和企業之間可以共享測量設備,提高設備的利用率,保證設備的更新速度,滿足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需求。
(三)確立合適的人才培養目標
教師應深刻理解其含義,應高標準的要求學生,培養他們的學習作風,促使其養成良好的習慣。因此,我們多次修編理論教學大綱、實驗和實習大綱。就是使我們教學更能體現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學習過土木工程測量的畢業生,他們需要具備過硬的測量素質,在工程施工過程中起到帶頭監督、管理作用。通過調研、分析使任課老師明白教學目標,整體目標確定后對土木類不同專業方向有所側重進行實施。
(四)提升教師知識儲備與教學方法
(1)豐富知識儲備,提高教師的業務素質時代在發展,科技在進步,在老師與學生教與學相處的過程中,學生的視野也在不斷的擴展,不像之前網絡不發達,信息蔽塞等,現在好多知識點學生有可能在平常的知識學習中已有所接觸,如何提高學生的課堂聽課興趣都是我們每位高校教師必須思考的一個問題。教師只有具備一缸水,才能交給學生一碗水,提高自己的專業業務素質,是重中之重,為此,學科組采取以老教師帶新教師辦法,加強年輕老師培養,利用假期派年輕老師到公司掛職鍛煉,盡快提高年輕老師實踐水平,為鼓勵年輕教師積極到公司鍛煉,鍛煉期間給予一定經濟補貼。使任課教師知識結構有顯著提高。
(2)學院為提高每位教師教學水平,多批次開展教師互聽課學習制度,每學期不少于十二次,每次聽課后要對主講老師的優點和缺點進行點評。同時出臺許多提高教學方法的有效措施,利用業務學習時間,讓有教學經驗的老教師講課經驗,讓PPT課件做得好的老師集體培訓課件制作,目的在于提高和改進教學方法。
三、結語
總而言之,就當下的實際情況而言,無論是教學內容的選擇、教學方式的確定以及課程的編排方式,都需要進行一定的革新,應當進一步體現學生才是工程測量課程的主人。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應當注重理論教學與實踐活動安排的契合度,并注重對最新儀器的引進,只有在源頭進行教學改革,才能讓學生在完成形影課程的學習后,成為具備較高測量水平的專業性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