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嘉 孫慶 崔人志
[摘要]通過分析和研究汽車電氣構造與維修課程在過去的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由此提出一些新的見解,根據當前汽車發展的現狀和未來的趨勢,結合現代職業教育的特征,針對汽車電氣構造與維修這門課程的教學創新改革進行研究,以期推動汽車電氣構造與維修課程的發展,培養出更多優秀的汽車專業人才。
[關鍵詞]汽車電氣構造與維修;教學方法;創新改革
[中圖分類號]G712??????????? ?? ??????? [文獻標志碼]? A????????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36-0140-02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汽車行業的發展可謂是日新月異。伴隨科技的進步,傳統的汽車行業也迎來了全面的革新,汽車的電氣設備越來越多,自動化、智能化程度也越來越高,計算機和電子技術已經深入應用到汽車的每個方面,而汽車的電氣與電子設備的性能直接關系到整個車輛的安全性、可靠性、舒適性、動力性。在這個背景下,汽車電氣構造與維修課程急需創新與改革。由于過去以長期的理論教育為主,學校教育與實踐脫離,與技術的發展脫鉤,教材上內容陳舊,教學不重視實踐與創新,不利于培養社會和企業實際需要的專業人才。為了扭轉這一局面,切實提高教學效果,滿足社會和企業的需求,我們不但需要引進先進的實訓設備,還需要對這一課程的教學方式、方法展開創新改革,培養出綜合能力強、學習能力強的汽車專業人才。
一、汽車電氣構造與維修課程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材內容陳舊
這個問題主要是我們原有的教學教材內容沒有及時更新,在這個汽車電氣技術日新月異的時代,我們的教材并沒有做到實時更新,如現在的車載網絡系統、無鑰匙啟動系統、智能安全氣囊系統等內容甚至在很多教材中不見蹤影。這樣導致學生即使熟練掌握教材內容,也無法滿足企業的要求。
(二)教學方法落后
在過去的課程教學中,往往是理論教學與實操分開進行的模式,甚至理論教師和實操教師都是分開負責,這樣導致學生難以將理論與實踐有效結合起來,而汽車電氣構造與維修這個課程本身就涉及較強的理論知識,往往難學易忘,學生在理論學習中死記硬背,學習起來枯燥乏味,在實際操作中則是依樣畫葫蘆,學生在學習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最終造成對學習失去興趣與信心。同時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在工作中往往只能進行模仿性的操作,缺乏自主分析問題、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難以適應現代汽車企業的要求。
(三)實訓設施及方式方法落后
前文所述,由于汽車工業的高速發展,汽車電氣設備的更新速度非常快,而大多數職業院校在實訓設施方面卻是慢半拍,往往實訓設施大大落后于汽車企業,由此帶來的問題也顯而易見,所學并不能即用,學生到了工作崗位,還得重新進行學習,造成教育資源和社會資源的浪費。同時由于實訓設施的缺乏,還會導致學生實際操作的機會很少,最終不但動手能力差,而且無法真正將理論與實踐結合,難以達到汽車企業的用人要求。
二、汽車電氣構造與維修課程改革創新的措施
由于當前汽車技術的飛速發展,有了大量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的應用,而相關數據表明,現在的汽車有70%以上的創新都來自于汽車電氣技術,可見汽車電氣設備不僅僅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更是一個不斷發展更新的部分。現代汽車電氣維修隨著技術的大量變革,相對于過去對我們的汽車專業維修人員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維修人員不僅僅要熟練掌握過去的那些維修技術,還要清楚汽車電氣設備的原理,通曉這些設備的檢測方法,要能夠快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一)適時更新課程教學內容
鑒于目前我們的一些教材內容跟不上時代的發展,且不能在實際中得到有效應用。因此我們需要根據實際的行業發展情況來開發汽車電氣構造與維修課程,及時加入新的應用技術教學內容,教師也需要及時去了解和學習最新的技術應用,才能讓我們的教材以及教學跟上汽車行業的發展,同時還要根據當前實際的汽車電氣維修情況對教材內容進行合理的篩選,刪除不合理和不需要的部分,在教材內容的選擇、增減上做到有的放矢。
除此之外,我們還需要根據企業對專業人才的需求,開展有效的汽車電氣設備構造與維修課程的改革,這樣才能培養出適用于企業的專門人才。
(二)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新
過去課程是按照常規來設置的,即將課程分為基礎知識、專業知識、實踐、實習等多門課程單獨授課,但是在高職學校中,學生的基礎知識水平參差不齊,學習能力也差別較大,這樣的教學方式讓部分學生無法適應,造成其對學習失去興趣和信心,最終無法真正理解和學習到相關的知識。這也一直是這門課程教學質量不佳的重要原因。
因此要改變現狀,就需要我們摒棄過去那種“理論優先、實踐在后”的教學方式,大力推行一體化教育模式,要根據實際情況減少純理論教學的課時,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充分結合起來,讓學生能在實踐中學習枯燥的理論課程,這樣不但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還能讓學生更容易去理解理論知識。
在教學過程中,將理論知識和構造進行合理的分解,根據不同部件、不同系統的特性,理論與實踐間相互穿插,并留下學生獨立思考和獨立解決問題的空間。而教學方法上則應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突出重點,系統性地去傳授相關知識,通過實踐與理論的結合,幫助學生在實踐中生動、形象地學習理論知識,同時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在反復的操作過程中不斷進步,教師也可以隨時了解學生的真實學習情況。
此外,還可以將相關的課程進行一定的整合、穿插,比如過去單獨學習的電工學和汽車電氣構造與維修,前者是后者的基礎內容,且枯燥難懂,如果能將其適當地結合起來,教學上更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應用創新的教學手段
針對前文提到的實訓設施以及實訓方式的落后,就更需要我們教育工作者的努力創新。我們可以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加大對實訓設施的投入,讓我們的設施跟上技術的發展,這樣也能避免過去由于實訓設施過少,實操機會不多,造成了因教師演示為主學生動手操作機會較少而學生不能熟練掌握情況的發生。
另外,由于一些現有的實訓設施有著各種缺陷,導致我們的實操訓練與實際工作中出現偏差,需要我們通過更新設備設施或創新教育方法來解決。比如安全氣囊這種項目,傳統的安全氣囊實教臺中,往往因為電腦的氣囊引爆信號較弱而使工作不穩定,還存在著靈敏度差,與實際相差較遠等問題,這可以通過對實教臺進行創新來解決,可以采用更新實教臺電路控制裝置去有效解決,提高實教臺的靈敏度,與實際故障情況更為吻合。
還有一種情況,對一些零部件復雜、實物講解也難以說明的機構,則應該采用多媒體教學的方式,通過多媒體動畫演示教學,將實物與動畫結合起來,更便于清楚明了地講解課程內容,同時也會大大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采用現代網絡、多媒體的教育方式,也便于學生在課后繼續學習、研究、討論。
(四)考核制度的改革
過去我們往往采用筆試作為考核的重要手段,事實已經證明這種辦法無法全面衡量學生的綜合能力,雖然部分學校也開始采用部分實踐考試的方式,但依然存在與實際能力脫鉤的問題。而采用這種一體化教學模式,在最終的考核上,對汽車電氣結構與維修這種實踐性很強的科目,可以停止使用過去那種純理論考試的辦法,我們可以大膽采用理論分數+實操分數相結合的方式,平時的作業、實踐評分、實習評分、考試的成績各占一定的比例,從社會、企業需要的人才的角度出發,對學生進行綜合素質的考核,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改變過去重理論輕實踐的理念,使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切實提高。
(五)加強與企業的合作教學
汽車電氣構造與維修課程的教學,與相關企業的合作是非常重要的,通過與企業的合作,首先能大大增強汽車電氣構造與維修教育的實時性,教師和學生可以通過企業了解到最新的技術動向,學習到最新的維修辦法,并且能夠及時更新我們的教學與實踐內容。其次,還能通過企業增加學生實踐操作的機會,學生能接觸到最新的維修、檢測設備以及維修技能,同時,我們還可以通過學校與企業合作建立實訓基地的辦法,解決實訓設施落后、實訓設施數量難以保障充分學習的情況。這種有益的合作方式能極大地鞏固學生的理論知識,并有利于學生將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起來。最終學生在企業得到寶貴的學習、工作經驗,也有利于學生就業,同時企業也能夠得到符合其要求的汽車專業人才。
汽車電氣構造與維修課程對學生走向工作崗位非常重要,這門課程改革的目的在于培養出符合現代汽車企業需求的技術型人才,對這門課程的改革創新需要的是硬件上、教育理念上、教學方式上的革新,并不是簡單把理論和實踐進行堆砌,也不是簡單更新實訓設施,這需要我們不斷更新教學理念,讓教學與社會、企業需求統一,緊跟技術發展的步伐,培養學生良好的綜合素質,為培養更多的汽車專業人才做貢獻。
參考文獻:
[1]魏成國.職業技術教育理實一體化教學探討[J].赤峰學院報,2008(1).
[2]王韶琦.對汽修一體化教學的思考[J].職業,2013(24).
[3]易凡.高職院校《汽車電氣設備》課程教學的探討[J].科技信息,2011(10).
[4]楊生智.汽車電氣教學改革得實踐與思考[J].中國外資(上半月),2011(1).
[5]李波.汽車電器與電子技術課程教學得改革研究[J].遼寧科技學院學報,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