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杰 李瑩瑩
[摘 要] 現代社會,禮儀是人際交往的通行證,對高職學生而言,加強禮儀素養培育具有重要意義。從分析高職學生禮儀素養培育的現狀著手,指出高職院校在學生禮儀素養培育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解決的方法與途徑。
[關 鍵 詞] 高職院校;禮儀素養培育;對策
[中圖分類號] G715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33-0088-02
中國自古以來號稱“禮儀之邦”,其博大精深的禮儀文化一直備受周邊各國推許。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禮儀建設和研究進入新的時期,禮儀已經成為社會人際交往必不可缺的組成部分。金正昆教授在其編寫的職業教育規劃教材《職業禮儀》一書中強調:“一個人、一個組織、一個城市、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禮儀水準如何,往往反映著這個人、這個組織、這個城市、這個民族和這個國家的文明水平、整體素質和整體形象?!遍_展高職學生禮儀教育是大力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努力實現中華民族“中國夢”的重要舉措之一。
一、高職學生禮儀素養培育的重要性
禮儀是人類文化發展的歷史產物,是人類文明的結晶和標志。古人非常重視禮儀之道??鬃诱J為“不學禮,無以立”,荀子也指出,“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而不寧”,由此可見禮儀在安邦治國、立身處世方面的重要作用。2004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了《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意見中特別強調要把“明禮誠信、團結友善”作為大學生品德教育的重要內容。高職院校要積極開展文明禮儀實踐活動,著力培育大學生良好的禮儀和職業素養。
重視禮儀素養培育,也是提高高職畢業生就業率的現實需求。當今社會,用人單位更看重大學生的品德修養、敬業精神、誠信、責任心和人際交往能力等方面的社會能力。最近幾年就業形勢比較嚴峻,如何提升高職院校學生的就業層次,實現高職學生對社會和企業的廣泛適應,成為當前高職教育的關鍵。高職院校、學生和家長都要有危機意識和長遠目標,要充分認識到素質和能力對市場選擇的重要性,要把高職教育和學生的成長發展都統一到為社會服務和自身素養的提高上,以不斷提高高職學生的禮儀素養和就業競爭力。
二、高職學生禮儀素養培育的現狀
從當前來看,盡管對高職學生進行禮儀素質教育已成為全社會的共識,但由于種種原因,當前高等職業院校在禮儀教育方面還存在著諸多問題,如過于強調技能訓練,忽視或者弱化禮儀教育;高職學生對禮儀的認識和掌握程度比較低,整體素養較低,難以適應用人單位和社會對大學生禮儀素養的要求,高校禮儀教師師資力量薄弱等。加強高職學生禮儀素養培育已成為當務之急。
(一)高職學生禮儀素養總體水平較低
一方面,因為從小學到高中的整個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和家長培養孩子的重心一直是在如何提高學習成績上,忽略了對孩子禮儀素養的培育,另一方面,考入高職的學生學習基礎普遍較差,學習風氣淡薄,加上自控能力弱,容易受到社會上不良習氣的影響,造成學生禮儀素養的缺失。
(二)高職院校和學生對禮儀實踐重視不夠
禮儀課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應用型課程,學習的目的是使禮儀規范成為學生的一種習慣和自然的潛意識行為。因此,禮儀素質培養的關鍵在于實踐,離開實踐,禮儀素養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正因為高職學生自制力差,加上學校缺乏有針對性的宣傳引導和獎懲措施,導致很多學生不愿意受禮儀規范的約束,而有些禮儀知識的學生明明都知道,但就是不能持之以恒地去做。另外,很多高校沒有專門的禮儀實訓室,禮儀訓練往往是在教室或校園里進行,效果不好。
(三)高職院校師資隊伍有待加強
很多高職學生之所以缺乏尊師重教的意識,在于其自身缺乏禮儀素養,但也和部分教師的業務水平和禮儀素養不高有關。現在高職院校的禮儀教師大多是半路出家,沒有經過系統的、專門的禮儀培訓,禮儀知識多是從書本中自學獲得,社會實踐不夠,對禮儀的認識較為膚淺,有時不僅不能做出標準的禮儀示范,甚至會做出錯誤的示范。在教學中,少數教師著裝隨意,言談不嚴謹,舉止不端正,不能給學生起到很好的表率作用,甚至還有一些教師智商高,情商低,人際交往能力弱,不善于和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只教書不育人,很難博得學生的尊重。部分禮儀教師教學方法和手段單一,過分強調理論知識的傳授,對學生的禮儀實踐應用重視不夠,使得學生缺乏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習動力不足,無法養成良好的禮儀習慣。
三、加強高職學生禮儀素養培育的對策
(一)高度重視學生禮儀素質養成,確保禮儀教育常態化
高職學生就像一張白紙,人生觀和價值觀還沒有定型,而禮儀素養的培育對他們的成長有著極大的影響,因此高職院校要從戰略的高度重視學生的禮儀教育。一方面,學校要根據高職學生的特點以及人才培育目標,將其設定為基礎的公共教育課程,安排兩到三個學期開設,以保證在教學中實現對學生禮儀意識的不斷強化,使學生逐漸養成文明禮儀習慣,從而最終提升自身的禮儀素養。另一方面,高職院??梢愿鶕拘W生的特點組織任課教師編寫校本禮儀教材,教材內容既要標準、規范,還要貼近學生生活,通俗易懂,便于理解和操作,能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在成績考核上,要突出實踐應用的效果,重點不是看學生的卷面成績,而是看學生如何說、如何做,鼓勵學生自覺按照禮儀規范去做。此外,高職院校還要盡可能完善禮儀實踐教學的條件,建立健全實訓設施,為教師的實踐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加強禮儀教師隊伍建設,發揮教師的示范作用
宋代李覯在《旴江集·廣潛書》指出,“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師”,要提升高職學生的禮儀素質,離不開高校教師的努力,更需要充分發揮教師在禮儀方面的引領和示范作用。俄國作家車爾尼雪夫斯基說過:“要把學生造就成一種什么人,自己就應當是什么人?!笨鬃右舱f:“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因此,高職院校應當注重提升教師尤其是任課教師和班主任的禮儀素養,比如可以通過組織教師參加禮儀素質培訓,鼓勵任課教師考取相關職業資格證書、參加禮儀協會等來豐富教師的禮儀知識和實踐。教師禮儀素養提高了,個人魅力就會增強,學生就愿意聽教師的話,就會在耳濡目染之下不斷進步。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只有從自身做起,不斷提升禮儀素養,做好示范作用,以良好的師德與高尚的情操來陶冶學生,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才能夠轉變學生對自己的看法,贏得學生的尊敬與信任。
(三)改革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禮儀是一門社會實踐性很強的課程,需要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和方法。除了傳統的案例教學法、討論法和講授法外,還可以更多地應用互動式教學、情景演示法、微電影法等,運用先進的多媒體視聽教學工具來創造學習禮儀的仿真環境,加強實訓,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譬如在會面禮儀實訓中,運用微電影法教學,就是將學生三五人分為一組,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將會面時的介紹、握手、遞接名片等場景用手機拍成微電影,然后用多媒體投影儀播放評比,讓各組組長當評委,評出名次,最后教師點評。豐富多樣的教學方法和仿真環境的創造對訓練學生的禮儀意識與禮儀運用技能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達到非常好的教學效果。
(四)充分利用校企合作企業、家庭等社會資源
高職學生禮儀素質的高低,是衡量其適應社會能力強弱的一個重要指標。有“禮”走遍天下,無“禮”寸步難行,高職學生只有學會禮貌待人,遵守社會公德和文明禮儀規范,才能在社會上有立足之地。因此,高校需要將禮儀教育與社會生活密切聯系,讓學生認識到社會和企業需要的是什么樣的人才。高職院校可以與企業進行合作,由企業對實習學生或畢業學生的禮儀素養進行考核,并優先錄用和提拔德才兼備、禮儀素養較高的學生,鼓勵學生在實際生活中不斷提升自己的禮儀素養和綜合素質。學校還可以經常性地和學生家長進行溝通,一方面將學校的禮儀要求及學生在校綜合表現告知家長,另一方面了解學生平時在家里遵守禮儀的情況等,雙方共同加強對學生的禮儀素質教育。社會資源的合理利用可以讓學生將禮儀理論知識更好地運用到社會實踐中,迅速提升學生的文明禮儀素養,為高職學生走上社會奠定良好的基礎。
(五)營造良好的校園禮儀環境和禮儀氛圍
古人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入蘭芷之室,久而不聞其香”,都充分說明了環境的重要性。良好的校園環境能夠幫助高職學生形成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高職院??梢猿浞掷酶鞣N校園媒介宣傳文明禮儀知識,讓學生在耳濡目染中不斷提升自身禮儀素質,時時講文明,處處懂禮貌。充分利用張貼畫、橫幅、標語等,將常用的文明禮貌用語及禮儀公約等張貼在人員密集的場合,讓學生隨時學習和了解,時時提醒廣大師生注意自己的言談舉止,互相提醒,互相監督,營造良好的校園禮儀教育氛圍。學校還可以鼓勵學生組建禮儀團體,圍繞文明禮儀要求開展文體活動和相關比賽,如邀請專家開展禮儀學術講座、評選院校(系部)“禮儀大使”“文明標兵”“文明宿舍”、組織商務禮儀大賽等,并號召、組織學生積極參與,使學生感受到文明禮儀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并在參加活動中獲得因遵守社會公德所帶來的自尊心與自信心。
參考文獻:
[1]楊賀,王繼彬,于露露.高職院校商務禮儀素養教育研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4(7).
[2]姜瑞華.高職學生入職前商務禮儀素養教育探析[J].財經界(學術版),2013(13).
[3]吳蘊慧.高校禮儀素質教育模式的構建:基于當代大學生禮儀缺位現狀的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3(S1).
[4]陳威,彭華.商務禮儀與提高大學生就業力的研究[J].遼寧高職學報,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