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龍 郭康利
【摘要】工程建設中,造成不良地基的原因較多,比如地質條件等,使得地基存在缺陷,難以達到工程的要求,同時影響著建筑行業的發展,因此使得不良地基基礎的處理,成為了行業研究的重點。通過采取有效的處理方法,解決不良地基基礎問題,能夠確保工程高質量完成,建設出精品工程。
【關鍵詞】工程建設;不良地基;地基處理;處理方法
為了確保建筑工程的順利實施,就必須要確保地基的承載力符合相關標準的要求。地基的承載力指的是在地基的基礎上所能承受的一定壓力,這個壓力必須要保證不能破壞地基的結構。不良地基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其承載力會在一定程度上下降,造成的后果是地基難以承受來自于上部建筑的壓力,這部分壓力對地基造成了很大的損害,破壞了地基的平衡,嚴重時也可以導致地基的破壞坍塌。面對這樣的情況就必須要及時進行處理,如果繼續施工就可能導致樓房坍塌的后果。因此,必須要對地基的承載力進行測試,確保地基的承載力符合相關標準要求后再進行施工。
一、處理不良地基時的注意事項
(1)施工場地一定要保持寬敞。根據施工的具體情況確定坐標以及命中點,然后在這些重要地方噴灑上基準白灰線,基槽線主要以該基準白灰線進行噴灑,這樣可以保證施工工程順利進行。
(2)設計的施工現場地質資料和實際地質勘察情況是深挖地下水位的基礎施工的重要參考依據,開挖這些基礎施工是用來防止其他施工作業帶來的不便。
(3)整個工程的地基強度需要得到保障。眾所周知,地基強度是整個施工工程的靈魂,所以,地基的強度一定要達標,只有這樣,施工工程的質量才會從根本上得到保障。
(4)任何材料都會隨著時間的流逝以及外界環境的侵蝕而發生一定程度的變化。因此,在施工前應考慮地質問題,確保地質變化始終在允許范圍內,避免材料變質可能會引起地質坍塌的問題。
二、工程建設中不良地基基礎處理方法
(一)樁基處理法
因為不良地基存在著穩定性以及堅固性缺陷,因此要進行加固處理。在進行加固時,采取樁基處理法,結合使用水泥和碎石以及粉煤灰等材料,進行樁基制作,能夠獲得不錯額加固效果。在具體操作時,通過沉管灌漿,就位作業設備,做好固定處理,確保機械設備能夠保持垂直以及穩定的狀態。接著,將管道放置到水中,進行位置的調整,達到設計深度后,再開展后續使用。最后,進行灌漿作業。將預先配制的材料,全部注入到設計位置,采取電動振搗的方法,提升灌漿的質量,確保樁基的堅實性以及穩定性。完成振搗作業后,將管拔出來。使用此方法進行不良地基基礎處理時,要做好水泥石灰配制和施工溫度等的把控,保證樁基作業的效果。
(二)墊層處理法
在工程建設中,運用墊層處理法,進行不良地基基礎處理,可達到增強地基承載力的效果,確保后期作業的有效開展。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使用強度高而且壓縮性很強的材料,比如粗砂和碎石等,制作墊層,替換淤泥和腐爛物等組成的地基,增強地基的性能。由于軟土地基的結構比較松散,加入體積很小的物體,使得填充物,在粘性作用下,緊密粘合起來,進而達到工程的施工要求。采用墊層處理法,對不良地基進行處理,要結合地基的具體情況,進行粗砂墊層厚度的分析,保證墊層厚度的合理性,確保能夠增強地基的承載能力,避免塌陷問題的發生。除此之外,要結合后期作業的載重需求,做好厚度的把控,確保作業的安全性以及工程施工質量。一般來說,制作的粗砂墊層厚度不可以小于3m,最低不可以小于0.5m,結合施工現場的具體情況,開展施工作業。
(三)排水法
在進行不良地基基礎處理時,采用排水法作業,主要是將地下水抽出來,進而產生地下水位梯度,實現水位的降低,使得上層的積水能夠下滲,減少滲水量,增強地基基礎施工作業的安全性以及經濟性。在具體操作的過程中,運用此方法,不僅工序簡單,施工成本小,而且花費的時間很少,具有較強的適用性。比如,進行沙土地基的處理,因為其密度很大,有著極強的滲透性,使得水分難以長時間貯存,因此可以選擇從基坑坡面以及底面用水,將水收集到淺水坑的淺槽內,使用泵抽水,實現快速排水。
(四)液化土層的處理
液化土層是黏性較低的土層或無黏性作用力的土層,它的特點是隨著土壤孔隙內的水壓增加,剪切強度也會立即消失,液化土會引起地基下沉、滑移失穩的問題,威脅上部結構的安全穩定。液化土層的處理措施是:利用高強度、高抗滲性能的材料,對液化土層進行進一步的開挖,其主要的開挖方法包括了振動法和夯實法;在另一方面也可以用混凝土來對周圍的土層進行封閉,防止土層可能因內部原因發生流動現象,造成土質的流失。
三、結語
綜上所述,不良地基的處理工作是水利水電工程建設最基本、最重要的工作。如果不良地基處理不好,工程的整體質量就不能得到有效的保證。因此,必須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對不良地基進行處理,實現工程的安全、穩定、高效運行,使水利水電工程施工質量得到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