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衛國
[摘 要] 電子電工專業對技術來講有更高的要求,只有在教學中真正落到實處才能讓學生真正學到“東西”。現如今社會對電子電工人員有大量的需求,這也從另一方面要求教師對電子電工專業教學內容進行優化、整改,在不斷的研究中發現老一輩的教學模式以及教學內容大部分已經不再適用,需要探索新的路徑進行更有目的性的教學。
[關 鍵 詞] 電子;電工;教學創新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33-0117-01
現如今職業招新雖然對學位有嚴格的要求,但是對電子電工專業來講也講究應聘人員是否掌握真正技術。各行各業幾乎都牽扯到與電子電工專業有關的知識。雖然這個專業有很多人進行學習,但在教學模式上來說仍然存在需要整改的點,我們應該從嶄新的思路著手,尋找一條適合中職電子電工專業教學的創新路徑。
一、教材優化課程改革
改革一直都是一個熱門話題,社會的進步也源于人類不停的探索改革,針對現如今中職電子電工人員的大量需求,我們更應該深入研究教材的合理性。學校是一個學習的地方,讓學生真正走出校園時學有所得是每個老師應盡的義務。而電子電工專業方面的教學更是需要器材方面的配置要求,學校方面也應該加大對學生的培養力度,了解目前企業發展的現狀,讓學生將來步入社會后能真正找到適合的工作,能夠為社會電子電工方面注入新的活力才是重中之重,而這就需要老師真正深入研究教材,根據社會發展以及學生興趣方面的調劑,真正達到優化課堂的效果。學習電子電工方面的技術,我們不僅要講究理論方面的研究,更要講究實用性、合理性。任何的教學脫離了實用性都是失敗的,我們更應該重點對實用性進行探索改革,因為這個社會需要的并不是空談,是切實的作用才能給企業帶來嶄新的動力與發展下去的源泉,當技術與企業對口時,學生也就能更好地適應如今的社會模式。課程的雜亂也是現在教學的一大難題,這如果僅僅使用教師對知識進行梳理這個辦法來改變的話,那么收效可以說是微乎其微,因此我們就需要對教材進行改編,貫徹落到實處。精華與糟粕在過去的教材中是一定并存著的,何為精華,何為糟粕,教材方面的刪減取舍也需要老師對教材的絕對熟悉,糟粕與精華都是相對的,也許曾經看來可行的精華在今天這個時代看來也不過是糟粕罷了,而老師要做的就是擁有長遠的目光,看透未來企業究竟會需要哪方面的新型人才。基礎模塊和應用模塊在教學中都是有同等重要的作用的,學生方面也應該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提高,現在的時代需要學生綜合素養的提高,并不是單方面的成績優異。
二、現代化理論授課思想
電子電工專業涉及許多理論專業知識,而對抽象的知識老師也應該運用到化抽象為具象的教學策略,在數學的王國里,化抽象為具象可以運用數形結合的解題思想,而現代化理論的授課也可以運用到類似這樣的方法。通過多媒體教學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多元化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萬變不離其宗中不至于感到煩悶無趣,通過提高學生學習枯燥電子電工專業理論的學習效率,從而大幅度提升學生對電子電工這門技術的更深一層次理解。電子電工專業在眾多課程專業中算得上是有難度的了,那要真正學懂這門技術就需要老師的積極配合,老師要積極做到開發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只有積極性調動起來,學生才會更加愿意自主學習,而強調教學活動的開展也正是為了這一目的。
三、實踐教學的探索
一切的夸夸其談沒有落到實處都只能是空談,這就強調了實踐的重要性,我們需要搭建實踐與理論相融合的橋梁,讓實踐和理論的筋骨血肉都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而電子電工專業作為一個對動手能力要求極強的專業也強調學生的動手能力,學生在課后也應積極地運用學校已有的教學設備進行鞏固練習,沒有哪個老師能夠教會不練習鞏固的學生,這就強調學生對學習的自主性,在不斷的自我探索中領會到概念的真實含義,提高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也能加深對電子電工專業的理解,從而達到融會貫通的效果。一旦某種概念理論框架通過實踐的橋梁搭建完成后,學生自我理解的知識就會很難忘記,從而達到基礎概念扎牢的效果,也能使學生更好地適應電子電工專業的靈活多變性,為以后就業提供大幅度的幫助。
四、教學手段以及策略
教學手段可謂是方方面面的,其可以應用到課堂上的許多模板,例如電子電工領域教學中的實驗模塊可以通過先讓學生觀看多媒體視頻教學,觀看別人是怎樣做的,然后再讓學生自己動手去親自操作,這樣一來,可以使學生的課堂教學充滿趣味性以及刺激性,通過多重新鮮的大腦刺激從而達到老師想要實現的教學目標。而相對學生來說較容易的教學模塊則可以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索來學習實現,鼓勵學生自己在圖書館查閱相關資料文獻,達到真正適合學生學習的效果。課堂教學往往是眾口難調的,通過這樣的方式,我們可以真正調動學生對學習的進取心,這不失為一種很好的教學策略。
五、結束語
中等職業學校電子電工專業的教學探索還有待進一步的研究,教學模式的革命必然是任重而道遠的,而創新更是代表了突破傳統的教學模式,打破原有的筋骨框架,雖然前方道路十分艱辛,但相信我們不斷地去探索、去實踐,一定能夠找到最適合現代化學生教育的教學模式,而現在我們要做的,就是改善糟糕的課堂教學環境,為學生提供優質的課堂教學器材,而老師也應該擁有前瞻的目光,真正做到為學生的未來打造一條最快的捷徑。
參考文獻:
陳煜.中職電子電工專業創新教學路徑探討[J].電子制作,2016(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