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
[關 鍵 詞] 體育;有效教學;激勵機制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33-0139-01
在傳統的體育教學過程中反復練習和訓練一直被視為主要的教學手段,教學的效果很不理想。怎樣使體育課堂教學有效呢?筆者在此談一些策略。
一、激發并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
首先要使學生“興奮”。可以通過看教師的示范、同學的演示、錄像和掛圖等方式讓學生動起來。如,前滾翻的學習,學生開始可能對其興趣不高,但教師通過播放視頻資料或教師現場演示后,情形可能就會大不相同。當人在跑或騎自行車的過程中摔倒后做前滾翻,身體可能不會受傷或減輕傷害。當學生知道前滾翻是在非常情況下一種自我保護的方法時,他們就會有興趣,更重要的是有內在“需求”后,才會主動參與,積極學練。
其次是興趣的保持。讓學生創造性地玩出花樣是保持興趣的一個很好的方法。例如,教師先示范快放快收的游戲,然后要求學生個人或小組完成數量盡可能多的游戲,學生對此類活動一般能保持較長時間的興趣。在激發學生興趣時還要注意以下三點:一是要在安全的前提下操作:二是要體現集體智慧;三是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搞好調控工作。這樣,就可在學生積極參與下實現有效教學的目的。
二、傳授并充實鮮活的教學內容
(一)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和積極的人生態度
學生多學或少學一些競技運動技能,學生掌握的運動動作是否規范都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要使學生養成堅持體育鍛煉的習慣,增強自己的體能和運動能力,樹立“終身體育”的意識和積極的人生態度。
(二)以提高學生生活質量和生存能力為基礎
以健康作為第一目標的體育教學是提高學生生活質量和生存能力的重要課程。因此,在學校體育教育中,讓學生學會走、跑、跳躍、投擲、攀登、爬越等動作的技巧與方法,積累在緊急情況下選擇正確有效的方式和方法規避危險的經驗,懂得健康和安全是對個人、家庭、社會負責任的表現等為人之道,具有重要意義。
(三)體育技能教學要有美的熏陶
體育可以塑造形體美,也可以展示動作美。因此,要充分利用體育教學的美學價值提高教學有效性。首先教會學生觀察、發現、欣賞美的事物和動作的方法;其次是要求學生主動參與,通過經常性的鍛煉和訓練塑造美的體型,使男生表現出陽剛美,使女生表現出曲線美;最后是引導學生正遷移,從對行為動作美的塑造進而過渡到對心靈美的塑造。
三、掌握并運用有效的教學程序
(一)靈活選用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的選擇,一是應以學生為本,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二是應促進學生實現從學習運動技能到學會體育進而達到會學體育的轉變;三是要為每一位學生提供平等參與體育學習、體驗成功的機會,還要為學生表達與交流、承擔與分享創造條件。
1.接受學習法。在教學體操動作和韻律體操動作的起始階段,都需要采用接受式學習法。
2.自主學習法。現代體育教學越來越關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越來越關注學生對體育學習的態度。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也就是讓學生學會針對自己實際情況選擇最佳的練習方法,通過自己的努力和老師的幫助與指導,取得最佳效果。
3.探究學習法。引導學生對一些運動技術與方法的原理或練習方法進行探究是很重要的。如探究表明,在蹲踞式起跑時,不僅要步幅小、頻率快,而且身體要向前傾斜,同時還要注意跑直線。
4.合作學習法。合作學習能將個人之間的競爭和“孤學”轉變為小組之間的競爭和“群學”,既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團隊意識和集體觀念,還有利于促進互助性學習,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發展。
5.游戲學習法。競技技術教材化,不是不要技術,而是要把用于競技的動作變成學生生活、生存所必需的生存能力;而教材游戲化,則是讓學生在一個充滿樂趣的環境中掌握基本的體育技能,進而形成生活、生存技能,所以,游戲教學法能提高學習效率。
(二)合理安排教學方式
為了保證體育教學的有效性,在教學組織與安排上也要認真對待。一是適時調整。體育教師在編制與執行教學計劃時應根據具體情況如學生的學習情況、場地情況、天氣情況等對教學計劃進行適當調整,以便更好地開展各種體育活動。二是靈活安排。提倡課內與課外相結合的教學思維和教學形式。因此,要著力開發并利用好課內外的體育資源,以促進學生有效地達成學習目標,提高學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及適應社會的能力。
四、建立并實行科學的激勵機制
我們十分重視對學生體育學習情況的綜合評價,強調在評價學生的體能和運動技能指標的同時,更重視評價學生的學習態度、情意表現、合作精神和健康行為等,以真正體現“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理念,真正體現評價的公平性和教育功能,從機制上激發學生學習體育的熱情,調動和保護學生學習體育的積極性,從而保證體育教學的有效性。具體的評價方法有定性與定量評價相結合、終結性與過程性評價相結合、絕對性評價與相對性評價相結合。具體的評價形式有學生自評和互評、教師評價、學校評價和家長評價等。
總之,只有面向全體學生,激發學生興趣,改進教學方法,充實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體育理念,讓學生自主、自覺地參與體育活動并發展體能,這樣的體育課堂教學才會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