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登奎
[摘 要] 以教學實際出發,從項目式教學法的角度闡述如何進行電力電子課的教學,運用任務驅動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教學效果,真正做到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提出關于電力電子技術課程教學的一點體會和思考。
[關 鍵 詞] 項目式教學;任務驅動法;電力電子技術;理實一體化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33-0156-01
電力電子技術電作為一門電子、電氣專業的基本技能課,在教學中我采用以學生動手實踐、小組討論探究的“理實一體化”的項目教學法,學生在實際動手操作中掌握各種電力電子元器件的正確使用,提高學生對電力電子元件組成的各種電路功能的分析,進而更加牢固的掌握電力電子的基本理論。每個項目都是根據現代工業、工廠實際需求所選取,是由學生能夠獨立完成的小任務組成,每個任務都是經過精心設計,本門課程通過在15電子班和15電氣班采用項目導向、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進行了初步的試探,并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一、項目的選取以及任務的設計
選好項目,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才能上好一堂課。項目的選取原則要面向就業,以工廠企業的實際生產需要為導向,在項目教學過程中為學生營造一種職業氛圍,并且把傳統教學中以教師、書本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轉變成以學生、項目為中心,著力設置情景,做好導入工作。
二、項目模塊的構建
在本學期的教學時限內,本人選取了四個項目。根據本課程的實際應用和學生的認知能力水平,制訂出由簡到難的項目任務。每個項目又分解成一個一個的小任務。學生通過對這些項目的學習后,不斷體驗學習的快樂和成功的喜悅,增強自信心。
比如項目一家用電器中晶閘管檢修晶閘管的簡易測試及導通關斷條件實驗,把項目分解成用萬用表的不同歐姆檔位測量晶閘管、用萬用表檢測晶閘管的好壞、檢測晶閘管的觸發能力、檢測晶閘管的導通和關斷條件等若干個子任務。
三、項目實施需要注意的細節問題
(一)合理設置小任務,分解重點,輕松解決大問題
我們把電力電子的教學分成若干項目,每個項目又分成多個小任務,這樣就把重點和難點分解開來,學生學習起來也不會感到特別吃力,更有助于學生學習掌握知識技能。因此本人認為任務的設置一定要有藝術,第一個任務就是要為接下來的任務做鋪墊,而所有的任務是都是為整個項目服務的,任務的設計要符合教學內容更要符合學生的學習水平。在教學過程中要鼓勵學生敢于產生疑問,勇于探索;要鼓勵學生學會大膽猜想、判斷,形成創新能力。
(二)先認識、再動手、后理論
以前采用先理論后實驗的教學模式上課,自己吃到很多苦頭不說,學生接受起來也很吃力。比如在講授晶閘管直流調速系統時,教師在課堂把理論和接線都講了一遍后,全班分成十個小組到實驗室做實驗,每組一套實驗設備。到了實驗室,學生就直接進行連線,急切地想要看到速度可調的電動機。結果不是連線錯誤就是忘記某個地方沒有連線,這樣學生總是舉手提問,教師只有不停地進行指導,十組下來嗓子都快“冒煙”了,而學生還有很多的問題沒有解決。
項目式教學就能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首先通過情景導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知道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知道自己需要完成的任務,讓學生明確自己該干什么,做到有的放矢。然后在興趣的驅動下,教師引導學生動手操作,完成四個小任務,把大項目分解成小塊逐個解決,每一步都很有條理,不會造成手忙腳亂的場面。此后,再在課堂上進行相關理論的學習。課堂上,教師可以再演示一遍操作過程,并指出學生在操作中遇到的各種問題,讓學生進一步深化理解。
(三)評價環節,必不可少
對項目的評價是項目教學法中非常重要的一環,當一項目任務完成后一定要及時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總結和評價。評價的方式多種多樣,教師可以在學生操作的過程中隨時作出點評,也可以根據各個小組的表現情況,給予一定的鼓勵獎勵等。評價不僅可以及時地指出學生在操作時的不足之處,及時的鼓勵性評價還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增加學生的學習熱情,更能培養團隊合作的意識。評價由學生自評、小組互評、教師總評三部分組成,評價內容包括團隊協作意識、發現及探索問題的能力、動手能力與職業能力、報告完成情況等。
總之,項目教學法是把培養學生能力和提高職業素質作為根本目標,學生完成教師所設計的四個項目以后,基本掌握了電力電子技術的原理和操作步驟,為后面繼續學習電子技術等專業課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項目教學法徹底改變了傳統教學中“黑板+粉筆+老師的一張嘴”的局面,通過任務的驅動,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改革的推進不能光有表面,更要扎扎實實、一步一個腳印的實踐和探索,通過分析比較找到最適合本專業的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栗書賢.電力電子技術實驗[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9.
[2]夏志華,彭詠龍.項目驅動式教學法在《電力電子技術》課程中的應用[J].河北職業教育,2009,5(10):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