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歡榮
[摘 要]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和信息技術的發展,很多學科都開始以信息技術為輔助教學手段進行教學,這樣可以大大提升教學效率,微課便是這些輔助手段中的一種。將微課教學應用于計算機教學,可以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大提升,使教學質量得到提高。如何將微課巧妙地應用于計算機教學,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首先介紹微課的概念與特點,然后提出將微課與計算機教學結合的必要性,最后提出將微課運用到計算機教學中的措施。
[關 鍵 詞] 微課;計算機教學;措施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33-0209-01
一、微課的概念與特點
微課是近些年來比較流行的一種教學方式,它利用簡短的時間對某一個知識點或內容進行重點講授。它可以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選擇不同的輔助多媒體形式進行教學,拍攝和制作精良的短視頻展示給學生,讓學生快速獲取知識。微課教學的課前準備很多,教師在開展微課教學前,需要充分準備資料,然后進行篩選和整合,形成課上要講授的內容。因此,微課最主要的特點就是短小精悍。微課的時間一般只有5~10分鐘,在這10分鐘內要對專題知識進行重點講授,并且它含有資源容量很小,內存只有大約幾十兆,內容精簡,完全突出主題,最重要的就是它功能強大,可以支持學生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進行學習。
二、將微課與計算機教學結合的必要性
(一)必要性
計算機教學主要注重學生操作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操作性和實踐性較強,將微課應用于計算機教學可以使微課視頻講解的方式與計算機實踐操作為核心的教學目標進行巧妙契合,兩者相輔相成,使計算機教學水平不斷提升。
(二)優勢
將微課應用于計算機教學有著許多優勢,首先,學生可以實現自主預習的目的。學生通過觀看教師上傳的視頻進行自主預習,能夠解決的問題通過自己查閱或者向同學尋求幫助的方式進行解決,不能解決的地方進行標記、上傳,教師會針對學生的問題進行逐個講解。其次,微課教學可以促進師生之間的互動。因為學生在預習的時候會遇見不懂的問題,教師為學生進行解答,這樣可以充分調動學生與教師互動的積極性,使師生關系更加密切。最后,微課可以幫助學生加強課后的鞏固練習。微課的優點有許多方面,其中之一就是可以幫助學生鞏固知識,教師還可以把大多數學生做錯的題上傳到平臺上,這樣給學生作參考,進行鞏固,避免以后再犯相同的錯誤。
三、將微課運用到計算機教學中的措施
(一)以學生的實際需求為出發點設計微課內容
微課教學應用到計算機教學中要注意在課堂上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以實現,避免教師采取“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在微課教學中,教師可以關注到每一位學生的發展,并分析每一位學生的特點,從而進行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的特點制作微課視頻,分別發給每一位學生,讓學生進行學習。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通過微課學習的方式發現自身的不足,及時地進行彌補,發現自身的優勢,進行發揚。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樹立了自信心,調動了積極性,提高了學習興趣。比如在進行Windows XP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自己學習編輯方法,然后根據學生的問題進行重點講解。
(二)實現微課與傳統教學課堂的融合
微課教學應用于計算機教學可以幫助實現微課與傳統教學的有機融合。傳統教學為學生提高技能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微課教學可以彌補傳統教學方法的不足,兩者相輔相成。教師在制作視頻時要力求視頻的精彩和活潑,避免沉悶的視頻給學生帶來不好的學習體驗,也可以改變傳統教學的枯燥,使學生提高興趣。比如,教師可以為學生安排一個自己制作課程的任務,注意采用情境創設的方式,這樣學生會感覺很有意思。
(三)創新教學評價模式
教師在微課教學中,要采用創新評價的方式對學生進行評價。不再只以學習成績為唯一的評價標準,而是要采取多元化、全方面的評價模式,這樣可以幫助教師充分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教師在進行評價時,對學生的表現進行綜合評價,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做到科學、合理、客觀的評價。
(四)運用微課方法需注意的事項
將微課應用于計算機教學時,需要注意一些問題。(1)教師應該將微課的設計形式和知識含量都兼顧到,避免顧此失彼,只流于形式,不注重知識內容,兩者相互統一,才能真正完成微課教學的任務。(2)教師應該注重知識的整體性與連貫性。因為微課是對某一專題進行講解的,很容易出現不連貫現象,教師應當充分避免這一情況的出現,讓學生掌握計算機操作的連貫性。(3)教師在制作視頻時,注意視頻的豐富多彩,避免學生產生厭煩情緒,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微課教學應用于計算機教學有著非常多的優勢,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教師的教學質量。將微課應用于計算機教學進行了分析,旨在加強教學工作的發展,使微課和計算機教學能夠更好地融合。
參考文獻:
[1]王曉霞,唐雁,周竹榮.項目教學法在高校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與學年設計相結合[J].計算機教育,2010(5).
[2]姚玉開,王燁,閆素旺.基于就業目標的高校計算機教學模式優化策略[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4(6).
[3]孔超.高校計算機基礎課程的信息化教學設計與實踐研究:以《大學計算機應用基礎》為例[D].安徽師范大學,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