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玲
[摘 要] 在現如今的就業環境和市場上,存在著比較明顯的兩個方面的問題,其一是當下畢業生就業有較大的困難;再一方面是很多企業存在著招人困難的情況,因此導致不夠暢通的就業鏈條以及不良的循環狀況,這對經濟的發展形成了極大的制約。分析上述狀況產生的原因,主要是因為用人單位的實際需求和當前學生的職業素養存在著不匹配的情況。所以重視對中職學生職業素養培養目標的研究,對提高就業率、促進經濟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 鍵 詞] 中職生;職業素養;培養體系
[中圖分類號] G715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33-0258-01
一、中職生職業素養培養的目標
(一)堅持對學生進行德育,重視誠信精神的教育
要求中職學生必須有負責、認真刻苦的精神。這是對中職學生職業精神的最重要內涵,也是當前時代背景下提升職業精神的最重要目標。
(二)重視對學生團隊協作能力的培養
當前時代背景下,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社會的分工越發的細化,獨立完成一項工作對一個人而言存在著比較大的困難,所以必須加強對群里力量的依靠,也只有密切配合和通力合作,這樣才能更好地完成復雜工作。所以當下社會協作精神和集體觀念已經成為當前社會人的重要素養,因此這也成為很多單位進行人才選拔時最關鍵的一個條件。
(三)積極進行創新的精神
當前科技的發展與職業教育有非常密切的關聯,這樣的屬性更加要求職業教育重視對學生上進和創新心理的培養,也只有善于創新和敢于創新,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展。
(四)不斷學習,終身學習的自我管理能力
學生對自我的管理反映了其自控能力和自我約束的能力。當前社會中面臨著諸多挑戰,對中職學生而言,當其具備比較強的自我控制的能力時,才能更好地對其心理狀態、情緒、行為以及言語等加以良好的調節,這樣才更加能夠以非常飽滿的熱情和積極的態度去應對生活中的各種挫折。對自我進行塑造是發展自我能力的一種體現,在這種發展過程中,中職學生才能更好地改變自己,繼而不斷地認識這個世界,也才能更好地適應環境,尋求個人更高的發展。
二、中職生職業素養培養構建中存在的問題
(一)當前的企業和中職學生在職業素養方面存在著認知差異
通過對當前中職學生的調研我們發現,自律意識、溝通能力、專業技能以及創新能力是學生最看重的素養。但是對企業而言,其最看重的職業素養則是職業道德、發展定位、責任意識、法律意識等。站在學生的角度上,其對職業能力更加看重,而站在企業的角度上則更加看重隱性的職業素養。
(二)企業對學生職業素養和中職院校教師對學生職業素養的評價存在著較大的差異
中職院校中,教師相對而言更加滿意中職生的團隊合作意識以及溝通能力,但是在其他方面,對其評價則要比企業對學生的評價低得多,這很大程度上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的要求更高有關。而企業除了對責任意識、職位目標以及創新意識等標準之外,對學生職業素養的評價要比老師更高,因此學生在進入社會、走上工作崗位后,會面臨更多的生存壓力,因此對自我的要求更加嚴格。
(三)中職學生的職業理想信念缺乏
通過調查研究我們發現,很多中職學生對其未來的目標定位并不夠清晰,很多都是走一步看一步,一些學生是聽家里的安排,有的學生則抱著先畢業再說的態度。中職學生中對自己職業進行認真規劃的僅占一少部分。
存在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中職學生職業信念很淡薄,缺乏合理的職業規劃。有些中職學生由于其眼高手低,在實訓課程中從不積極練習,這就導致這一部分的學生的職業技能比較低,因此也就造成職業素養較差的情形,即使有的遇到比較合適的工作,卻也沒能去就業。
三、中職生職業素養培養體系的構建與實施策略
(一)強化學校和企業之間的合作,加強現代化企業管理
對中職學生的職業道德、職業精神以及職業信仰的培養而言,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強化學校與企業之間的合作與培養,這樣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可以受到現代企業文化的熏陶。企業和學校借助聯合辦學的方式,學校就能夠依據企業的實際發展需求以及崗位要求來制定培養目標。學校也能對專業設置加以調整,對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進行改革,強化辦學的靈活性和針對性。
(二)加強并落實社會實踐,增強對學生團結精神以及協作能力的培養
中職學校可以充分利用每年的寒暑假,組織并安排學生去參加社會實踐,這樣學生可以積極參與企事業單位的實踐,也能更加廣泛地與社會進行接觸,因此更加需要重視對團結協作精神的培養。
(三)堅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職業素養培養理念
日常教學要重視對學生品行的教育,采取多種形式加強對學生情操以及品德的教育。中職院校可以充分利用每年的技能節、文化藝術節將德育教育自然而然地融入這些教育中去,加強對學生品行習慣的培養,最終提升學生的實操能力。可以通過各種形式的活動,讓中職學生充分意識到信仰、道德以及理想等的重要意義,鍛煉自己、提升自我。
總而言之,人類社會活動中職業素養是需要重點遵守的一個行為規范,這也是一個人在其職業過程中體現出來的一種品質。當前整個社會環境競爭越發激烈,中職學生的職業素養和職業能力堪憂,所以這就要求當下的中職院校必須采取有效的人才教育和培養措施,培養出更加符合企業發展需求的、具有較高素質的專業性人才和職業能力較高的勞動者。
參考文獻:
[1]黃江波.關于加強中職生職業道德教育的思考[J].中國西部科技,2004(13):57-58.
[2]李大珍.職業院校精神培養探討[J].職教論壇,2010(13):72-74.
[3]徐靜.中職學校職業道德教育初探[J].青海教育,2007(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