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長虹
[摘 要] 中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徑相對單一化,缺乏開放性與互動性,制約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提升。基于現狀,嘗試在環境建設、學科教學中有機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嫁接中職學校各項活動,借力媒介促進無線互動,多主體參與促聚合等,全面提升中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效能。
[關 鍵 詞] 中職;心理健康教育;有效途徑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33-0263-01
隨著社會環境不斷復雜化,中職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成為一個突出的話題,職業學校學生因心理問題導致的自殺或者他殺事件相繼出現。這就對新時期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心理健康課程是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專門課程,必須基于嚴峻的社會形勢,增強責任感,在實踐中不斷探尋中職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路徑。
一、中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現實途徑
中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選擇現狀不容樂觀,突出表現為心理健康教育路徑單一化,缺乏開放性與互動性,這都制約了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效率提升。
(一)心理健康教育途徑相對單一化
中職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學的路徑主要以課堂教學為主,教育路徑相對單一化。單一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路徑不僅制約了教育效應的擴大,也導致學生對心理健康學習缺乏足夠的興趣,難以有效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學生學習潛能得不到挖掘。
(二)心理健康教育途徑缺乏開放性
開放性是現代教育的一個顯著特點,然而當前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缺乏開放性,教育教學相對封閉。教師在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時,教學視野狹隘,不能促進心理健康教育與其他學科教育教學的相互滲透,導致心理健康教育缺乏足夠的影響力與滲透力,降低了心理健康教育效率。
(三)心理健康教育途徑缺乏互動性
互動是檢視一節課堂是否高效的重要指標,新時期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互動性不強,不能基于新時期心理健康教育任務的艱巨性與嚴峻性,推動心理健康教育與中職學校其他社團、活動的互動,學生之間的互動也嚴重不足,因此心理健康教育難以達到預期目標。
二、中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徑
中職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徑現狀需要我們加強理論思考與實踐探索,針對現狀尋求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路徑。
(一)環境建設有機滲透
環境對學生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新時期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要注重與學校環境建設的有機滲透,在校園宣傳欄、校園網站、校園文化建設中自然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在全校營造濃厚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圍,強化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識,從而激發學生心理健康學習的熱情,提升學生自我教育潛能,使環境建設成為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路徑之一,潛移默化,潤物無聲。
(二)學科教學有機滲透
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很強的綜合性,這就為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學科教學的聯姻創造了條件。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師要打破狹隘的學科教學思維,注重與其他學科教師的互動,基于教書育人的總目標,將心理健康教育與中職學校其他學科教育有機結合起來。學校層面要基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義,對教師心理健康教育滲透進行專項培訓,強化其他學科教師對心理健康教育認識,主動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在學科教育中。
(三)嫁接活動有機植入
活動是中職學校實施教育的有效手段,也是常態化教育路徑之一。新時期中職學校要善于借助活動的影響力與滲透力,將心理健康教育與中職學校活動有機結合起來,包括社團活動、主題活動、藝術節活動、體育節活動、專題講座等。心理健康教育嫁接中職學校活動要具有明確的目的性,要將之與中職學校心理健康課程教學內容有機融合起來,通過嫁接活動,促使學生在實踐中理解并消化心理健康知識,轉化為心理健康技能,從而提升學生的心理自我干預、疏導等能力。
(四)借力媒介無線互動
信息技術與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對社會各個領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也引發了認知領域的變革。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要善于借力媒介,實現心理健康學習的無線互動。首先,心理健康教師要善于借助互聯網平臺,構建心理健康教育網絡化學習平臺,使之成為傳統心理健康課堂教學的有機補充,從而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空間;其次,要善于利用微媒體促進多元互動。教師可以借助微信、QQ群等信息交互平臺,促進學生、師生,乃至更大范圍內的心理健康學習互動,圍繞課堂學習與突出的心理健康問題展開交流。
(五)多主體參與促聚合
中職學校學生綜合素質較弱,這無疑加大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難度。同時,我們要認識到學校教育力量是有限的,這就需要我們積極推動多元主體參與到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將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家庭、社區等組織有機結合起來。通過與家庭的結合,發揮家庭教育之力;通過與社區結合,借助社區之力,營造濃厚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圍,借助社區優質教育資源,包括硬件與軟件資源,構建生態化心理健康教育體系,聚合各種力量共同提升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效率。
三、結語
總之,我們要認識到當前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任務的緊迫性,進一步對當前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徑進行反思,針對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突出問題,解放思想、轉變理念、開闊視野、積極探尋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路徑,為社會培養心理健康的高素質職業人才。
參考文獻:
[1]農夢鑫.中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廣東職業技術教育與研究,2017(6):145-146.
[2]韓善文.中職生心理健康教育三位一體模式的構建研究[J].考試周刊,2018(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