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怡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在教育改革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素質提升和全面發展,體育課程在教學體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提升學生的主動參與性,糾正以往學生興趣不高的教學現狀。本文分析了以知識和技能同步培養學生,提高學生的思想重視意識,注重提升體育學生的素質和能力。
關鍵詞:初中體育 主動參與 有效策略
中圖分類號:G80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6(b)-0054-02
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帶來了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教師在這一過程中要在注意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隨著社會精神文明的建設和發展,教師要在體育課程上激發學生的運動潛能,優化初中生的綜合素質。
1 初中體育教學中學生主動參與的重要意義
(1)體育課程引導學生主動參與適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
在不斷推進新課程改革的教學背景下,初中的體育教師應當全方位地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體育課程的教學目標應當確立為引導學生全員參與,提高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從體育課程的教學設計出發,鼓勵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適應新課程改革對學生的成長提出的要求,借助體育課程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向社會輸送具備更強競爭力的人才。
(2)體育課程引導全員參與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有利。
在初中體育課程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引導全員參與,在課程設置上鍛煉學生的體魄,培養學生樹立積極樂觀的心態,將日常學習中積攢的壓力釋放出來,利用體育運動的形式幫助學生正確地釋放自己的情緒。在體育課程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提高學生的積極參與性,還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體育觀與價值觀,在日常生活中養成正確的體育習慣以及運動習慣,保持飽滿的精神狀態投入到課業的學習之中。
2 初中體育課程上提升學生主動參與性的策略
(1)提高學生的主動參與積極性,完善體育課堂的教學質量。在傳統的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僅僅是抱著完成任務的心態進行體育課程的設置,教師和學生均將體育課程當作副科來參與,使得多數的初中生的體能素質都較低,在中考的時候體育考試的壓力較大,也無法在短時間內提高成績。為了糾正這一現狀,在日常的體育課程教學的時候,教師就應當積極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全員在體育課程上集中注意力,對于課堂上的體育活動從被動參與到主動學習,在體育運動的過程中感受體育活動的魅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完善體育課堂的教學質量。
(2)教師應當豐富體育課程的教學內容。在傳統體育教學的過程中,體育教師設計的教學內容較為單一,如讓學生在體育課上自由活動,準備一些體育運動器材組織學生參與運動活動等,這樣的體育內容設計無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尤其是女生,多數的女生在操場上選擇聊天、散步等活動形式,還有學生請假不參與體育課,在教室內寫作業等現象比比皆是。存在這些現象的原因是由于教師在課堂上沒有為學生設置可參與的游戲和運動形式,學生在體育課堂上感受不到主人翁的地位,只是被動地按照教師的指示進行活動。
為了改善當前存在的問題,體育教師在設計教學內容時要綜合考慮每一個學生的身體素質情況,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設立既定的、全員參與的教學目標,在推行教學模式時根據學生的實際表現進行教學進度、教學內容以及教學目標的調整,使用科學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設計豐富的體育游戲或者是運動形式,采用分層化的形式,豐富學生的情感。例如:在體育課程上,男女生的體質差異較大,采用統一的教學內容對男生來說提不起興趣,對女生來說運動負荷較大,為了改善這一問題,體育教師分組進行體育運動,引導女生參與籃球過樁子或者是羽毛球淘汰賽等游戲或者運動形式,而組織男生參與競技性較高的籃球對抗賽等。豐富的課堂內容吸引學生參與其中,沉浸其中,釋放學習的壓力。
(3)在體育課程上激發學生的創造性和興趣點。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在成長發育的青春期,初中生性格多活潑和愛熱鬧,體育教師在設計學生教學內容可以利用學生的這一性格,在體育課堂上為學生創造輕松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自由的環境內發掘自己的創造性和潛能,讓學生將以往學習到的知識應用到體育活動內容的創新之中。例如:教師在體育課堂上講解短跑的技巧,不要急于練習,而是引導學生思考在400m的中長跑以及1000m的長跑之中我們應當注意什么,在體育課堂上以輕松的方式向學生提問,引導學生進行知識遷移和創新,活躍學生的思維,激發初中生的興趣愛好,并在課堂上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4)在進行初中體育課程設計時,教師要從學生的學習水平和學習能力出發,制定符合學生實際的教學計劃,對教學內容進行實時的調整和創新,使得學生的個性得到尊重和拓展,激發學生的積極性需求,將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課程上的體育活動中,創設輕松的學習情境,引導學生進入到相應的情境之中,思考和參與。
(5)在體育課堂上教師對學生進行多元化的評價。在以往的初中體育課程教學中,教師對學生取得的進步和存在的問題很少進行點評,師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也很少,為了適應新課程改革的教學需求,教師要從多個角度對學生的體育課程參與情況進行客觀的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體育技能掌握情況,還要對學生的學習態度以及參與精神狀態進行點評,使得學生認識到自己積極參與的態度也可以贏得教師的認可。
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之間互相評價,讓學生成為體育課堂上的評價主體,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評價和肯定,讓初中生之間的同學情誼借助體育活動的形式不斷增強,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合作精神,在之后的體育活動參與中發揮自己的積極性。通過同學之間的互相評價,教師可以做好信息的收集,將學生的反饋意見整合在一起,為之后體育課程的優化和改善提供參考意見。例如:在健美操的體育教學課程中,教師要求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成果的展示,各個小組之間的關系是競爭關系,組內是合作互助的關系,在所有組都完成之后,教師要綜合兩方學生的評價意見,包括來自競爭對手之間的評價和來自組內成員的鼓勵等,教師綜合學生的意見和展示成果,對每一個小組進行最后的點評,使得初中生對自己樹立運動的自信心,參與到其中感受健美操的魅力,以舞蹈的形式進行自我的身體素質的鍛煉,為女生參與體育課堂開辟了一條明確的道路。
3 結語
在新課程改革的教學背景下,教師要綜合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素質水平。體育是一項重要的課程內容,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優化學生的綜合能力,提高學生對體育課程的參與,增強學生對于體育運動的認可,樹立終身參與體育運動的意識。為此,在初中體育教學設置時,教師要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以及教學組織等幾個層面進行教學設計和優化,尊重學生在體育課上的主體地位,優化提高初中生的積極性,正確釋放自己的學習壓力,為初中生今后的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李忠.初中體育教學提升學生主動參與策略分析[J].學周刊,2015(4):190.
[2] 錢小琴.探析初中體育教學中提升學生主動參與性的有效策略[J].中學時代,2014(6):194.
[3] 馬新才.提升初中體育教學之學生主動參與策略[J].青春歲月,2013(15):312-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