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超
[摘 要] 機械制圖是中職院校機電專業學生的必學課程之一,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問題,比如教學目標不易實現、教學效果不好、教學質量差等問題。機械制圖課程比較枯燥乏味,學生很難對此課程產生興趣,所以教師要改變教學模式,合理應用現代信息技術輔助教學。
[關 鍵 詞] 高效課堂;中職機械制圖;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32-0087-01
作為重要的學習內容,機械制圖在實際教學中取得的教學成果并不理想。中職生年紀偏小,缺乏對社會生產的認識,難以對這門枯燥無趣的課程產生學習興趣。沒有了學習興趣,自然就沒有學習的動力,所以也就很難培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而機械制圖這門課程要求生必須具備空間想象能力、繪圖能力、讀圖能力和制圖能力等相關操作技能,所以針對目前的狀況,要想提高該專業學生的學習效果,就得對教學模式進行創新和改革。
一、中職機械制圖教學課堂的現狀
雖然教育體制正在不斷進行改革,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設備也在大面積普及,中職院校也提供了大量的先進設備提高學生的實操機會。但是學生的機械制圖課程學習成績還是不理想。追根究底,主要有兩個原因:教與學。
(一)教師原因
機械制圖課程讓學生學得頭疼,教師也教得頭疼,雖然教材內容看起來簡單,但是有關機械理論的內容卻很難在實際操作中完全掌握,表面上看著教材似懂非懂,實際上只要讓學生自己參與機械制圖,大部分學生會一頭霧水,不知如何下手。這是教師教學效果不理想導致的,很多教師的教學手段老舊,思想觀念也陳舊,有時候教師自己都講不清楚,更別說讓學生去理解了。所以教師要摒棄傳統觀念,不斷提升自身能力和素質,多研究教材,多鉆研好的教學方法,爭取讓學生在課堂上盡量掌握所學知識與技能。
(二)學生原因
中職學生的年紀不大而且基礎知識薄弱,教師也沒法在短時間內改變學生的壞習慣,這是一個非常艱難的過程。學生不愿意學,教師也沒有辦法。所以,教學不只是教師的問題,也要學生肯學才行。所以教師要對學生下很大的工夫,幫助學生改掉壞習慣,養成好習慣。
二、高效課堂在機械制圖課程中的實施策略
(一)尊重學生
中職院校的學生缺乏自信,覺得自己沒有學習成績好的同學有出息。所以首先教師要和學生做朋友,要尊重學生,積極與學生溝通,了解學生的想法,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所以教師要經常關心和鼓勵學生,及時解決他們遇到的困難,尊重他們,傾聽他們,保護他們。這樣學生才會信任教師,才會和教師建立良好的友誼。在此基礎上,學生才會積極配合他們喜歡的教師,從而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產生學習的興趣。
(二)改革教學內容
機械制圖課程最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滿足社會對技術人才的需求。所以教師要突出重難點,教會學生畫圖、讀圖、制圖,讓學生掌握并靈活應用。在了解基礎知識的基礎上,開展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操作能力。
(三)有機結合實踐與理論
中職院校培養的是技術型應用人才,他們一畢業就會進入不同的一線崗位,所以實踐操作能力是考驗他們是否能夠成為合格的技術人才的唯一標準。機械制圖課程涉及的復雜概念性東西相對較多,學生可能會有抵觸情緒,所以教師在闡述教學理論時,要把實踐內容融入進去,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此加深學生的理解和印象。夯實的理論基礎是穩固的實踐操作能力的基礎,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總之,時代在進步,教學也在改革,教師要緊跟改革的步伐,不斷創新教學方法,將理論聯系實際,將實際應用于生活,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機械制圖,掌握機械制圖的技能,培養滿足社會需求的技術型人才。
參考文獻:
[1]田貞.淺談《機械制圖》有效教學與技巧[J].華章,2011(19).
[2]張洲.提高《機械制圖》課程教學質量淺析[J].新課程(教育學術版),2008(9).
[3]沈月英.中職《機械制圖》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情趣的體會[J].科教新報(教育科研),2010(35).
[4]劉虹,辜文娟,蔣麗珍.中職機械制圖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職教論壇,201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