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廷崗
【摘 要】通過三段式課堂教學改革改變教師觀念,適應時代發展需要。提高教學質量,提升教師素養。
【關鍵詞】三段式課堂教學改革總結 實踐 反思 對策
一、三段式課堂教學改革的基本背景
社會和家長對學校質量要求不斷提高,在我們無法選擇生源的背景下,盡管教師付出艱辛的努力,但教學質量的提高十分艱難,嚴重制約學校的發展。面對激烈的競爭現實和教育教學改革不斷發展的形式。我們只有轉變觀念,徹底改革課堂教學,才是唯一的出路。課堂教學改革是教育教學改革的基礎,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主渠道,是保證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環節。我校課堂三段式教學改革遵循以下原則:把課堂還給學生,要充分相信學生,認真研究學習過程,改變傳統的教學習慣。進行課堂教學改革,追求更高的課堂效益,是我們長期以來不斷探索的重要課題。在我校此次艱難的探索歷程中我們為實現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而努力。課堂中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讓教師盡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其在自主快樂的學習中成長。基于這樣的思考,我校制定課堂教學改革的三段八要素改革框架!
所謂三段:既教師講授時間不得超過15分鐘,學生互動自主學習時間不少于15分鐘,當堂訓練不少于10分鐘。所謂八要素:所謂八要素即從備課到組織教學,始終要用如下八個理念指導自己的行為明確的目標及重難點,是教學精益高效的前提。清晰的設計和指令,是教學目標達成的便捷通道。重視學生間的交流互動,這是真正的取長補短因材施教。學生能解決的絕不代替,將自主探究的權利還給學生。逐步提升課堂密度,信息、思維、媒體、延伸均求適量。課堂是公平的舞臺,每一位學生都有置疑答疑權。師生共同追求“三聲”,讓激情智慧贏得掌聲、笑聲和歡呼聲。堅信希望在課堂,高效的預習展示和訓練就是高質量。
二、三段式課堂教學改革的實踐
三段式課堂教學改革的關鍵在于一線教師,而教師的專業水平又是關鍵中的關鍵。因此改革伊始,我校致力于改變教師固化的教育教學觀念與模式,提升教師適應新課改的專業能力與水平,并運用于課堂教學實踐中。加強領導,健全機制,管理到位。大力宣傳,扎實開展形式多樣的教師培訓考核工作。大膽實踐,主動參與,擴大本校三段式課改的影響。認真及時地做好課改階段性小結。
1.教師的講授時間得到了有效控制
目前,教師在課堂上都能自覺的管住自己的嘴巴,講授時間都能控制在10—15分鐘,為學生自主學習留出了時間和空間。這一點首先得益于提出的“三講三不講”,其次是每位實驗教師都初步探索出了自己的授課模式,從表面上看,課堂上教師變“懶”了,變“閑”了,而實質上我們的教師正在向課堂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協調者轉變。
2.教師的教學觀念有了可喜的變化
有什么樣的教學觀念,就有什么樣的教學行為。教師對課堂教學的改革態度,由開始的觀望、懷疑、嘗試、動搖到現在贊成、試驗、堅定不移的實施,是一個反復求索,實事求是的過程。這個過程中,我們通過“教師論壇”的討論,認識逐步達到一致。教育的最高境界是關注學生的一生幸福,讓學生快樂的學習,樂觀的生活,擁有愛心、懂得感恩,是我們課堂教學改革的終極目標。教育思想轉變后,教師關注的中心由“分數”轉到“人”上,由只重知識到能力培養上,到人文熏陶上,到健全人格的培養上。教師能夠正確處理課堂上師生角色的定位,能夠把課堂還給課堂的主人——學生。通過培訓和反思學習、教學實踐,教師提高了認識,統一了思想,增強了搞好改革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享受到了課改實驗的快樂,教師們信心百倍、積極主動地上好每一節課,學生則由枯燥厭煩上課變成了現在對每一節課充滿了期待。
3.課堂展示的質量有了明顯提高
改革初期學生展示的情形:膽怯害羞,聲音不高,照搬資料,只顧自己,不管聽眾,形式單調,缺少互動。現在的課堂,學生展示自然大方,質疑、糾錯、補充、討論、評價,信息多向交流,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局面正在形成。
4.文本意識正在逐步強化
“不可否認,現在的課堂,師生的文本意識正在逐漸淡化。”“增強文本意識,是教學亟需解決的問題。”通過聽課,我覺得這一問題得到了初步的解決。
5.課堂教學方式逐步在改變
傳統的課堂教學,就是教師將知識傳遞給學生,教師是知識的擁有者,學生是“盛裝知識的容器”。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是知識的權威,學生是知識的“奴隸”,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成為: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教師寫,學生抄;教師給,學生收。在那種單調、沉悶和壓抑的氛圍中學習,學生完全沒有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權。隨著三段式課堂教學改革的實施,課堂教學的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平等、民主的新型的師生關系初步形成,教師已由課堂教學活動的主角轉變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合作者和人生道路上引路人。開放式的課堂教學使學生的創新潛能得到了發揚,學習能力得到提高,鮮明的個性得到張揚,生活世界得到回歸。
6.學生學習方式逐步在改變
學生的學習習慣等方面得到了較好的培養。講授時間縮短了,學生活動時間增加了,學生的合作能力、學習習慣、學習方法等方面的培養顯得更為重要了,否則教學質量難以保證。教師也都注重了這一點,從合理分配學習小組、小組長的選拔與培養、課堂評價辦法的制訂,到學習方法的指導和學習習慣的養成,成了他們課上課下關注的問題。從最近的聽課我們發現,學生在課堂上會合作了,會學習了,課堂上不再是教師苦口婆心的督促說教,而是表現為學生自主學習活動再有條不紊的進行。長期下去,學生的綜合素質將會有一個質的飛躍。
7.學校學習型、科研型氛圍初步形成
教師學習、研究、探討已形成氣候,教研組公開課已成常態,教師論壇形成制度,教師發言頗有見地;教師專業發展得到迅速提升,一批名師骨干教師發揮了輻射作用,青年教師迅速成長。
8.課堂評價被教師們廣泛關注
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課堂評價機制,是增強學生合作實效、提高課堂效益的重要保證。目前,我們看到課堂評價落實到了每一節課中,形式不一,方法不同,但都具有多方位、多角度和全程性的特點,學生的每一項活動、每一個問題的解決,甚至每一個學生的回答,都在評價范圍內,評價貫穿到了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和學習收獲中。
9.學生的主動性得到了落實,師生關系和諧融洽
正是因為教師講授時間短了,學生自主學習時間長了,教師的角色由知識的“權威”變成了學生的“伙伴”,師生地位平等了,所以目前課堂上師生關系融洽,完全避免了教師的批評、訓斥甚至挖苦,取而代之的是教師的表揚、鼓勵和贊許,學生在這樣環境中沒有危機,沒有壓力,但有信心,有動力。
10.教育教學質量顯著提升。
課堂教學得到優化,課堂優良率逐步上升,學生評教滿意度達90%;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學校綜合實力不斷增強,社會聲譽不斷提高,品牌形象初步樹立。
三、三段式課堂教學改革的反思及對策。
盡管我們在實施改革過程中做了大量的工作,收到了一些成效,也積累了一些經驗,但在總結成績和經驗的同時,我們也發現有一些不足和問題,三段式課堂教學改革的實施意味著我校統課堂教學面臨一場艱難的變革。這種艱難的癥結在于以下幾點。
第一是思想認識滯后,傳統教育觀念難以更新。三段式課堂教學改革意味著傳統課堂教學從
教育觀念、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教學策略到教師角色行為、知識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師生的交往方式等都要徹底變革。而不少中層領導和教師對課改的重要性仍然認識不足,所以一些課堂上幾乎沒有體現出新的課程理念。他們仍然對教育教學的功能理解狹隘,只知道教育是教人讀書,不懂得教育是在開啟人的潛能、發展人的個性,對這場改革的創新性認識不足,不少人仍然停留在謀求一種“開處方式”的改革,別人怎么改,我就怎么改;別人改什么,我就做什么,仍在等待別人拿出成功的模式供自己模仿。
第二是陳舊的教學方法難以更新。教學方法是教師引導和幫助學生學習的工作程序和教學策略。對于教師來說,經過長期的實踐,各自都有一套自己運用自如的方法,但啟發式教學仍然是諸多方法中的精髓。而三段式教學改革的核心就在于致力于構建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能在教師的引導下自主地、主動地、創造性地學習。教是為了不教,正是現代教學所要達到的目的。固守教師講、學生聽,教師教、學生記,教師問、學生答的模式的教師,也該換一換腦筋了。
第三是管理干部的課改意識薄弱影響了教學改革的推進。課堂教學改革需要深入研究,不斷嘗試,不是靠行政命令可以實現目標的。而目前在我校的改革中管理干部思想保守,不干實事,不做表率等現象嚴重制約課改的實施。所以課堂教學改革要有實際性的突破,就必須從這種保守的管理意識中解放出來,大膽地、創造性地進行深入持久的探索。
四、目前三段式課堂教學改革主要有兩大瓶頸:
第一,表現在學校領導方面,學校的中層領導對課堂教學改革的理念認識還不夠到位,理解還不深刻,使得課堂教學改革相對滯后,課改工作遲遲得不到推進;二是一些中層領導仍然背著思想包袱,瞻前顧后,沒有作出“背水一戰”的決心,存在著“等、看、靠”的思想。
第二,表現在教師方面,一是部分教師觀念沒有轉變,擔心課堂教學改革會影響教學成績,始終不敢邁出課堂教學改革的步伐;二是有些教師惰性很強,認為改革要費很大周折,不如老教法省事;三是有些教師迫于壓力,仍然在做表面文章,對課改采取敷衍應付的辦法,即有領導來聽課,就把課堂改革一下,之后就沒了下文;四是“自主合作”學習方式出現表面化、形式化、淺層次的認識和外表上的“包裝” 的問題;五是教學觀念與具體操作出現錯位,盡管觀念有所轉變,但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放不開步子,常常不自覺地受傳統教學思想的影響和束縛。五是科研意識薄弱。教師的教育教學行為依賴教育科研,這既是現代化教育教學的重要標志,也是實現教育教學現代化的重要前提。然而,不少人對此沒有足夠認識。許多教師都是“經驗型”、“辛苦型”的,“研究型”、“創造型”的教師比較少。六是教師的專業化水平還不高。一是教師專業素養與教學能力參差不齊,二是外聘教師多,流動性強,教學不夠穩定;三是繼續學習(培訓)的機會少,要么是機會,要么是沒時間,教師缺乏對新形勢下教育發展的認識和理解,普遍缺乏課程改革的理念和創新意識。七是學校的三段式課改激勵機制少,影響教師課改的積極性。通過調查,教師普遍反映,與課改前比,教師的工作量大了,這是因為課改的課堂教學,教師和學生的學習和發展空間更廣闊了,為此,教師就要在課前、課后做大量的準備工作。同時要求教師課堂教學中不但要組織、指導學生開展學習活動,更重要的是要參與到學生活動中去,與學生合作、交流,共同探索,共同研究,共同成長。教師們希望在課改中能加大力度,對課改落實較認真的教師應表揚肯定獎勵,激發積極性。
縱觀上述問題,三段式課堂教學改革最大的癥結在于學校全部領導和教師還沒有真正吃透課堂教學改革的精神實質,沒有從根本上掌握課堂教學改革的思路與方法。今后我們要加強對這部分教師的引導和指導、培訓,讓他們認清形勢,打消顧慮,積極投身到課堂教學改革的大潮中。
多年的實踐使我們認識到,課堂教學改革任重而道遠,這是對傳統教育思想和陳舊教育觀念的深刻變革,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我們的研究和探索也是無止境的。我們將再接再厲,不斷進取,爭取在課堂教學改革方面取得更大突破。全面推進學校的整體發展。
參考文獻
[1]構建“三段式教學模式”的實踐與研究[J]熊偉,廖勤生,唐靜. 教育科學論壇.2009(11)
[2]優化三段式課堂教學模式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J]殷大年. 學周刊.2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