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德賢
【摘要】多媒體的合理利用既能幫助教師教學又能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初中地理運用多媒體教學應該關注三點:一是認識多媒體教學對初中教學的優勢,精心布置多媒體教學內容;二是運用多媒體激發學生的興趣,突破教學難點;三要根據初中學生年齡特點,運用課件進行地理教學。
【關鍵詞】地理教學;多媒體;優劣
一、充分認識多媒體教學對初中教學的重要性,合理運用,促進地理教師形象教學
隨著我國信息化教學技術的推廣運用,初中地理教師掌握了有關計算機多媒體課件的知識和技能,能夠利用信息技術技能,發揮多媒體課件優勢,運用多媒體促進形象教學,促進地理課堂教學,取得更加豐碩的成果。
初中學生的想象力有限,利用多媒體播放視頻、動畫,利用電子白板放大圖像,翻轉,拉伸等,然后運用圖表工具繪制表格,能夠為學生學習地理知識提供便利,提升了學生學習的效率。例如,在學習《黃河》一課時,我會在課堂上花3分鐘播放黃河的相關影視作品,利用多媒體動聽的樂曲、純正的解說、優美的畫面,使學生親臨其境。課件不但給學生以美的享受,而且能夠把學生分散的心立刻集中到課堂上來。這個短視頻導入了新課,使學生覺得心情愉快,興趣大增。關于我國的河流和湖泊對人類有什么影響這一問題,我充分利用多媒體播放重要的河流和湖泊的圖片,引導學生交流。同學們經過激烈討論得出:我國河湖給我國人民帶來了很多便利,如水能資源、水資源、航運價值、水利工程等,并且懂得河流也能夠造成水災。學生沉醉在這種溫馨的教學情境中,教學效果有了顯著的提高。多媒體創設情境,有助于學生增強學習興趣,促進地理教師形象教學。因此這種直觀、形象的方式,有利于學生對地理基本原理的認識和掌握,提高了教學效率。多媒體教學,使學生學得輕松,學習效率也得到提升。
初中地理教學內容多,范圍廣,一些地理事物是大家沒有見過也根本看不到的。運用多媒體課件進行地理教學,也是由地理學科特點所決定的。初中地理科具有大量地圖、圖表、對比分析、資料背景等,地理訓練題也包含許多圖表,地理復習則包含了知識聯系、空間聯系等方方面面的內容。在教學過程中僅僅依靠語言或圖片進行講解,學生將難以理解。多媒體課件為地理課堂提供了極佳的工具,多媒體教學改變了地理教師手畫地圖,板書列表對比的傳統,使地理教學內容呈現方式更加多樣化,可以聲像結合,圖文結合,變得更加多姿多彩,更具有課堂教學魅力。所以,地理教師應當積極發揮多媒體的優勢,多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
充分認識多媒體教學對初中教學的重要性,激發興趣,創設情境,激活思路,形式多樣,生動形象。地理教師必須深入理解其優點,在教學中應用多媒體課件,發揮其長處。
二、根據初中學生的年齡特征,避免多媒體教學的劣勢
多媒體教學的劣勢:剛開始使用多媒體,學生會感到新鮮,但是每節課都用就會大打折扣。那么地理教學應怎樣選擇多媒體課件?這就要根據初中學生的年齡特點,合理利用課件進行地理教學了。
在使用多媒體教學前,教師一定要根據教學目標和要求并結合學生實際選取合理的教學內容。教師可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有效的啟發講解,知識間的比較辨析也可設計成圖表形式讓學生仔細讀圖,再指導和點撥,激發學生的興奮點,從而使多媒體教學真正實現教學最優化的目的。
教師在制作PPT時,把所有的教學內容和板書等過程不論輕重都擠在PPT里面,教學時教師只要輕輕一點都翻到“下一頁”。在這種環境下,教師傳統的教學語言,如口頭演講能力、肢體動作語言和表情神態交流都無法體現出來。只有傳統教學和多媒體教學相結合,才能達到較好的效果。
三、運用多媒體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突破教學難點
教師在初中地理教學中通過多媒體將板書、各種圖表、動畫、視頻等資料展示出來,充分利用課堂時間,突破教學重點,提高教學效率,達到了最大教學成效。將多媒體教學應用在地理教學中,圖表表達的地理知識是文字不能代替的,圖表可以使學生一目了然,使學生直觀地獲得地理知識,是教師進行地理教學必備的教學工具。教師掌握好地理教材中的圖表內容并發揮它的作用,是教好中學地理知識的關鍵,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突破教學難點。
傳統的教學形式是一塊黑板,一支粉筆,顯得單調乏味,這樣教師教得累,學生學得也累,甚至有些學生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在多媒體組合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采用投影、錄音、視頻、U盤等媒體,聲形并茂地刺激學生的感官,把學生帶入形象的世界。如:學習《多民族的大家庭》一課時用視頻導入新課,內容是中國多個民族的節日片段剪輯,讓學生觀看,思考,回答。視頻里有幾個民族?分別過什么節日?然后再播放多民族大家庭的圖片,用一組優美動聽的音樂,把學生帶入我國56個民族大家庭中。接著進行一個有趣的活動:教師出示第四套人民幣的圖像,讓學生猜一猜是哪個民族,喚起學生的參與意識。經過渲染氣氛,讓學生置身在優美的音樂和畫面中,使學生通過視覺的沖擊,學會觀察交流,激起學生繼續學習的興趣。這樣設立趣味活動,特別貼近生活 ,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也舒服。
地理教學中也有難點問題,有時教師的點撥和講解,學生難以理解和掌握。多媒體的課堂容量大,內容豐富,具有直觀、形象等特點。在解決難點問題時,我會讓學生把精力集中到思考的問題上。在地理教學中,運用比較的方法讓學生直觀、形象地了解,吸引學生思考,促進高效課堂生成。例如,《氣候基本特征》一課是《中國的自然環境》第2節的內容,《課標》要求突出教學重點:一是強化對影響我國氣候的主要因素進行分析;二是強調我國氣候最重要的基本特征,舉例說明氣候對生產和生活的影響等。因此,我精心布置課堂教學,上課時以“三亞天涯海角景區”“漠河冰雪節”兩張圖片引入主題。同樣的時間,三亞和漠河有兩種不同的景觀,說明兩地的氣候差別很大。運用直觀對比圖中同是冬天的兩地奇異風光,使學生大概感知氣候的多樣性對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幫助學生運用有關地理知識去思考造成差異的主要因素是緯度因素,這樣學生很容易掌握我國南北氣候顯著差異的原因。多媒體與教師講解結合的形式,能讓學生直觀、形象地了解,從而突破難點,實現高效課堂。利用多媒體解決教學中的難度問題,要恰到好處,逐步引導學生探索問題,最終解決問題。
總之,在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是勢在必行的,特別是應用在初中地理學科教學的優點更是有目共睹的。我相信多媒體技術一定能在今后的地理教學中得到更廣泛的運用,能夠更好地提高地理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周慧.初中地理探究性學習方式的評價[J].地理教育,2016(13).
[2]葉圣陶.葉圣陶代表作(中國現代文學百家)[M].葛聰敏編.北京:華夏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