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傳升
【摘要】微課是圍繞著某個主題知識點,以教學視頻為載體而形成的短小精悍的一種教學方式。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微課成為一種流行的教學手段。文章通過介紹微課的背景和特點,對照傳統教學的特點,分別從課堂學習、課后學習、隨時學習三個方面闡述了微課與傳統教學的有效結合。
【關鍵詞】微課;傳統教學;有效結合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高速發展,“微”時代來臨,在追求更快速和更高效生活節奏的當今社會,“微”更是滲透在我們的工作、學習、生活中,微課與微信、微電影、微博一樣,深受學生們的喜愛。
一、微課的產生與特點
(一)微課的產生
2006年,美國的薩爾曼·可汗推出了可汗學院(Khan Academy),他所錄制的課程視頻受到了美國基礎教育領域的極大歡迎。2007年,兩位美國化學老師在薩爾曼·可汗的基礎上,提出了“顛倒教室”(也就是“顛倒課堂”或“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這些都與微課極為相似,有異曲同工之妙。
其實,我國早在20世紀80年代就有了碎片式電視教材,2008年還出現小(時間段)課程,到了2010年李玉平創建了微課程,直至2011年廣東省佛山市教育局胡鐵生率先給出了“微課”的概念。適逢2011年,可汗學院與“翻轉課堂”結緣并進入學校。隨著國內外微課實踐的不斷豐富和相關研究的逐步深化,2012年開創了中國微課時代,微課概念和實踐迅速升溫。
(二)微課的含義
微課是為了解決教學中某個學科知識點或教學環節,特別是教學中的重點、難點、疑點、考點等而專門設置的。微課的教學目標相對來講比較單一,指向明確,所有的教學設計制作都是圍繞某個知識點展開,不僅注重教師的講授,更加注重學生學習情境的設計。一般的教學錄像課是一節課的復制,包含多個知識點,含有較多的教學內容,更加注重教師的講授。我們可以這樣說,微課更像是一個傳統教學錄像課的精華濃縮。
(三)微課的特點
微課是針對某個學科知識點(重點、難點、疑點、考點等)或教學環節(含活動、任務等)的教學,相對于平時課堂上的某一節課的教學內容,它顯得更加精簡。根據國內外的研究和統計,人們注意力集中的有效時間通常是在10分鐘左右。所以,微課視頻的時長一般在5分鐘左右,最好不超過10分鐘。
因為時間短,所以微課視頻的文件容量可以大幅減少,一般只有幾十兆甚至十幾兆,視頻格式又是支持網絡在線播放的格式(如rm,wmv,flv等),更適合人們流暢地在線觀看,也方便將它下載到終端設備在線下移動學習。
二、傳統教學的優缺點
(一)注重教師課堂上的講授
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生動地講授豐富的課堂內容,通過講解和表述不斷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熱情,這樣的師生感情交流,會集中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傳統教學比較倚重教師的講授,一方面,完全是教學的現場直播,臨場發揮不好將會影響講授質量;另一方面,教師要在課堂上花大量的時間進行板書,教學時間和難度都會有所增加,甚至會影響到教學效果。
(二)體現師生面對面地交流
傳統的教學方法在課堂上是比較靈活的,教師教學時可以隨時根據學生接受知識的情況做出反應和調整,這樣有利于不同班級、不同情況的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識,從而實現因材施教的目的。
(三)造成學生學習喪失主動
在傳統的教學方式下,學生在課堂上都是被動地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長此以往,學生會養成不愛動腦筋,不愛提問題,不想問問題等不良習慣,大大束縛了學生思維發展,使學生慢慢喪失學習的主動性。
三、讓兩者有效地結合
在知識更新快速的今天,信息愈來愈豐富,而在傳統單一的教學方式下,課堂提供的信息量小,傳統教學已經很難滿足現代學生的學習需要。由于微課教學和傳統教學各有優勢,將兩者有效地結合在一起,取長補短,能夠更好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一)在課堂教學中穿插微課教學,提高學習效率
在傳統的課堂上,教師一味地進行板書,會使教學內容乏味,使學生失去學習興趣。如果教師在學生注意力集中的有效10分鐘左右穿插一個個小的微課,既能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和方式,也能合理轉換學生的思維,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使每節課產生更多的有效時間。
(二)在課后學習中開展微課教學,達成學習的有效補充
微課的應用不僅限于傳統的課堂上,也可以用于在線教學、面對面教學或者興趣教學;學習方式可以是正式學習,也可以是非正式學習,促使教育教學能滿足社會大眾的各種學習需要。很多知識點在課堂上難以理解,做成微課,讓學生換一個時間地點在課下學習,一方面能夠培養學生求知的習慣,另一方面能為學生提供掌握知識的手段,有效提高教學效率。
(三)在網絡終端中實現隨時學習,提供靈活的學習方式
在信息化的時代出生、成長的學生,他們的思想不拘一格,追求個性和自由,接受知識能力強,他們喜歡多樣的教學模式、不受約束的學習方式。所以教師不能完全按照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課下的隨時學習必將受到學生的歡迎。教師可以在網絡上上傳教學視頻,學生可以用各種終端設備(手機、平板電腦等),進行靈活的移動學習。這樣能充分凸顯微課主題鮮明,短小精悍,占用資源少等特點,更加方便學生在課下的隨時學習。
總之,微課已經在教育領域有過多年的實踐經驗,并以鮮明的特點成為一種當前熱門的教學模式。但傳統教學經歷了一百多年的考驗,教學模式相對穩定,也以其特點和優點形成了成熟的教學模式。我們只有將兩者有效地結合,取長補短,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王迪,趙喜悅.微課應用常見誤區淺談[J/OL].中國培訓,2017-06-16.
[2]史麗燕.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設計及實踐研究[J/OL].中國培訓,2017-06-16.
[3]孔曉楠.微課程研究淺議[J/OL].中國培訓,2017-06-16.
[4]王欣,李偉,夏曉昕,等.大學生微課使用現狀分析[J].中華少年(科學家),2016(27):295.
[5]鄭小軍.微課發展誤區再審視[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16(02):61-66.
[6]唐燁偉,樊雅琴,龐敬文,等.基于內容分析法的微課研究綜述[J].中國電化教育,2015(04):7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