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振烜
【內容摘要】作為學生化學教育的啟蒙時期,高中的化學教學對于學生對化學興趣的培養至關重要,如今新課改要求要將孩子們的課業負擔減至最輕,但由于我國應試教育影響已久,減負的口號并沒有發揮多大效果,不少老師仍會留大量的重復練習和機械訓練等,當然,化學作業也不免其中。學生在應對這些毫無針對性的作業時也會隨意馬虎,不加思考。所以,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我們有必要對學生課后作業的質量問題進行探究。本篇文章重點探究了高中化學作業的有效性,致力于通過課后作業的質量以及相關的輔助教學的改善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學生創新思維,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成長和學習,并體驗成功的趣味。
【關鍵詞】新課程 化學 高中 作業有效性
引言
在高中階段,學生們的不同,或者說是每個人的優、劣勢表現極其明顯,他們有著迥異的思考方式、學習習慣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等等。所以,高中生的接受能力也差異顯著,這就給高中教師的作業布置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彰顯出層次性、個性化,又要盡量讓每個學生都能從中收獲到東西,從而不斷提升化學課堂教學的整體效果。當然,作業的趣味性也需要提升,這樣方可既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又能讓學生產生對化學更濃厚的興趣,不斷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
一、設計作業要有趣味性
因為教學中常出現學生做作業純粹為了應付的情況,作業完成得也差強人意,出現很多答題不規范、過程不嚴謹等現象,單純地責備學生并不是一個有效的解決辦法,我們可以反思一下作業的設計是否真的合理,是否滿足了學生的興趣,毫無趣味性的作業在學生這個好奇的年紀里怎會得到認真的對待??梢砸陨钪袑嵱美幼鲎鳂I的補充與學習,譬如,在學習《膠體的性質》一課時,讓學生親自應用牛奶和可樂做實驗作業,可樂的顏色會因牛奶和可樂的混合而褪去,緊接著產生牛奶聚沉的反應。讓學生在做實驗的樂趣中掌握生活常識:牛奶與可樂不可一齊喝,并同時學會了一套有趣的化學理論。當學生的心理一次次的為學習的樂趣所吸引時,便不會再對作業產生抗拒行為,也就可使作業的有效性得到充分的發揮。
二、設計作業要有探究性
新課標提出了“探究學習”的理論,主旨是讓學生更多地、主動地參與其中,讓他們通過自己發現問題、提出預想以及解決問題來不斷增強自己的實踐能力,以科學的理論指導將自身掌握的知識體系進行整合,切實發揮自己的主體性能。同時,在讓學生將群體知識吸收為自己的知識的過程中不斷養成敬愛社會、終身學習的思想與精神。
三、設計作業要有實踐性
實踐依舊是真理探究的重要途徑,尤其是化學教學,它本身就是一門實驗性特別強的學科,將學生的實踐精神激發和培養出來也是化學老師的一項重要任務。化學作業的設計就是激發學生實踐興趣的一個重要途徑,所以,可以通過給學生留實踐類的作業來提升他們的實踐能力。譬如,小組課題探究、課堂知識相關的化學實驗作業等等[1]。
四、設計作業要有層次性
層次性的本質即是讓化學作業可以被大部分學生接受,總體上與學生的認知能力相合,也滿足每個學生的知識基礎與學習能力等等。作業特點需循序漸進、由淺入深,既要針對性地讓學生掌握相應的化學理論知識,又要依據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作出簡單調整,同時作業負擔不可過重。此外,高中化學老師需要擁有設計作業層次性的意識,掌握好優質的方法,以所教內容為主要設計依據,以學生的個體情況以及知識學習能力作為設計輔助,有計劃的、系統的進行設計。譬如,同時布置兩項作業——必做作業和選做作業,前者是鞏固學生基礎化學知識的題目,全體學生必須完成,后者可由學生自主選擇做與不做,不強制要求。
五、設計作業的評價需分層
我國傳統的作業評價就是單一的批改形式,錯即是錯,對即是對,這種作業評價方式毫無創新性,僅僅是單調的反饋形式,然而學生并未從批改的作業中真正學到更有價值的東西,作業的有效性也就沒能充分體現。作業評價的分層要求老師要以層次性的方式對每個同學的學習情況做相應的了解,既注重學生的個體發展又要讓評價帶給學生更有意義的反饋,而不只是單純的對與錯[2]。譬如,依據學生本身的實際情況對學生們進行分組分層評價,如一、二、三組學生。對一組學生的化學作業評價重點集中在他們是否有規范性的答題方式、解題過程的思維轉換如何進行等等;對二組學生的化學作業評價重點關注他們的能力是否有所提升,及時鼓勵,幫助成長,若有退步適當批評。在評價三組學生的時候,多去觀察他們是否發揮了自己的特性,多用鼓勵與激勵幫助他們成長,讓他們從作業反饋中獲得更多的自信,譬如時常說出“如果解題更認真的話,一定會更好的”、“多看書你一定更加的優秀”等諸如此類的話,帶給學生更多信心。
結語
本篇文章主要探究了新課程理念下高中化學作業的有效性,其中包括作業的探究、趣味、層次、實踐性以及評價體系的分層性,當然,仍然有很多問題有待改進,譬如化學學習培訓任務的加強,設計和更新作業的分層理念以及重視人文教學方式等等,望今后相關的探究能繼續對此跟進。高中化學老師的職責除了教育學生、設計布置作業外,在面臨困難學生完成作業情況較差的情況時,也要充分發揮老師的作用,讓耐心為其導航,不可對學生失去信心,可以通過換位思考與差異性培養的方式將每個學生的特色充分發揮出來。
【參考文獻】
[1]李娜. 高中化學作業有效性的現狀分析與實踐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5.
[2]吳田喜. 提高高中化學作業有效性的理論和實踐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
【課題名稱:2017年度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課題立項號:GS[2017] GHB1562.】
(作者單位:甘肅省張掖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