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紅色文化是中國特色先進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它蘊藏著革命先烈堅貞的革命精神、堅毅的意志品格、堅固的理想信念,無疑是黨和人民寶貴的精神財富。紅色精神歷久彌新,紅色文化經久不衰,在今天,紅色文化仍發揮著它強大的精神向導作用。在新時代背景下,須高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不斷推進高校紅色文化教育向縱深化發展。研究加強高校紅色文化教育與提升大學生文化自信的內在契合性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高校紅色文化教育大學生文化自信內在契合性分析
今世界多元文化激蕩交融,一些腐朽價值觀日漸抬頭,馬克思主義主流意識形態地位和大學生建立文化自信面臨挑戰。紅色文化在過去是指導我們黨的事業不斷取得偉大勝利的力量源泉,在新的時代背景下,紅色文化更應該作為提升文化自信的重要組成部分發揮其強大的精神向導作用。
一、加強高校紅色文化教育是提升大學生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
紅色文化的胚胎形成于新民主革命時期,它是在我們黨領導人民,在長期的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歷史實踐中創造出來的,并在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時期得到繼承和發揚的一種文化形態。“文化自信”是理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關鍵詞之一。黨的十八大以來,習總書記多次在不同場合的活動與講話中提及“文化自信”一詞。他指出,“我們說要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說到底是要堅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大學生文化自信,就是指當代大學生對本民族文化效能感的確認和對發展本民族文化理智感的堅定。被一致看做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大眾化杰出產物的紅色文化,內涵著中國共產黨人的先進思想、偉大精神以及制度實踐,散發著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耀眼光芒。廣大青年學生肩負著復興中國的歷史重任,是國家寶貴的人才資源。作為未來建設祖國的主力軍,繼承和發揚紅色文化大學生責無旁貸。在新時代,加強高校紅色文化教育乃增強大學生文化自信的題中應有之義,掌握紅色文化內涵,挖掘紅色文化外延,在繼承中發揚紅色文化,對于幫助青年學生堅持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堅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升文化自信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的作用。
二、深化高校紅色文化教育是提升大學生文化自信的現實需要
當前思想文化交鋒日益激烈,多元化利益訴求日趨凸顯,境外意識形態滲透暗流涌動。“西方國家企圖利用西方的‘精神和文化價值觀、利用經濟手段進行文化‘植入,西方國家通過與我國經濟交往挾帶意識形態‘私貨,以近似強制的方式加強文化滲透和文化輸出,以達到‘以接觸促演變的目的,通過廣播、電視、電影、報紙、雜志、信息網絡等媒體輸出文化產品,公開或隱蔽地推銷其社會政治理論、價值觀念、意識形態和生活方式。”①,妄圖掀起國人思想劇變的浪潮。目前,在校大學生大多為95后,在世界經濟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面對紛繁復雜的社會現象和龍蛇混雜的文化產品,大學生不可避免的受“私貨”影響,甚至會使其在一定程度上動搖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和共產主義的信念。加之大學生正處于成長階段,心理發展尚不成熟,在繁重課業、人際交往以及未來就業等多重壓力的作用下,部分大學生出現迷失自我、悲觀厭世的心理傾向,有的甚至選擇逃避沉淪,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一定程度上被扭曲。深入開展高校紅色文化教育能幫助青年學生在泥沙俱下的社會環境中沙里淘金,面對形形色色的文化產品學會去偽存真,進一步堅定“心中的主義和信仰”,樹立遠大理想,始終保持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和不屈不撓的精神品格,使大學生在傳承和發展紅色文化的過程中,吸取提升文化自信的向上力量,汲取有利于自己成長成才的精神養料,使其自覺抵制西方文化滲透和意識形態入侵,捍衛我們共同的精神家園。從而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鍛造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提升文化自信為高校紅色文化教育縱深化發展提供重要契機
新時代背景下,習近平同志指出:“全黨要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當今世界,要說哪個政黨、哪個國家、哪個民族能夠自信的話,那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②誠如,習總書記所言“今天,我們比在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在新時代背景下,增強文化自信,無形中為深入紅色文化教育創設了一個廣闊的發展舞臺、提供了一個有利的發展契機。借助這一發展舞臺和契機,高校紅色文化教育的縱深化發展進程將大大加快,高校紅色文化教育這項意義重大歷史工程將搭著時代的順風車踏上新的征程。因此,從這個角度而言,深入高校紅色文化教育與提升文化自信之間是相互促進的,提升文化自信給紅色文化教育的縱深化發展帶來了更多的契機,同樣的,深入紅色文化教育又為文化自信的提升提供了可行的路徑,二者互為助力、相輔相成,共同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
參考文獻:
[1]秦宣.西方意識形態滲透方式新變化[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05-24(006).
[2]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07-02(02).
[3]羅洪鐵. 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 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9.
注釋:
①秦宣.西方意識形態滲透方式新變化[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05-24(006).
②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07-02(02).
作者簡介:馬麗婭,女,(1994.10~ ),內蒙古錫林浩特人,重慶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2017級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創新與發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