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全平
摘要:閱讀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農村初中學生的閱讀現況,從課前精心準備、課中展示引導、課后拓展延伸等策略方面進行了詳細的闡述。
關鍵詞:預習;展示;拓展;方法
閱讀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農村初中的閱讀教學現狀卻不容樂觀,閱讀教學并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更多的體現為淺層次的表層的閱讀指導,那么如何深層次的提升農村語文閱讀教學呢?下面是我的一些淺見:
農村初中學生的閱讀現況不容樂觀。一是閱讀能力整體較差。農村學校的學生由于各方面原因,語文閱讀能力整體不佳。簡潔的短文大多數學生讀起來相當吃力,錯字特別多,語感不鮮明,重點不突出。閱讀長篇稍有深度的文章更顯得力不從心。二是語言運用能力不強。大部分農村學生與人溝通的能力較差且普通話不標準,方言較多。在開學自我介紹時,很多學生支支吾吾,前言不搭后語,無法清晰的表達自己的特點和興趣。在與他人的交往中往往無法用最簡潔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愿,語言運用能力不強,嚴重影響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三是大多學生不喜歡閱讀,沒有閱讀的習慣。受農村生活條件限制,大部分農村學生從小沒有良好的家庭閱讀氛圍,閱讀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大多學生不愛看書,尤其是不愛看那些有意義的書籍,更談不上良好的閱讀習慣,嚴重影響他們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和潛移默化的自我教育。
針對以上問題,我采取了以下教學策略:
1.做好課前準備。一是學生課前充分預習。布置預習不能流于形式,更不能時有時無,教師要對預習提出具體要求并加以檢查,將預習納入平時的考試考評中。學生只有充分預習了課文,教師才有充裕的時間引導學生閱讀課文,提高課文閱讀的有效性。二是教師要精心設計閱讀教案和學案。教師要有深厚的文學素養,深入鉆研教材,吃透文本,在備課時充分考慮學生的特點和需求。要預設學生的課堂生成,及時調整的自己的教學方案。要設計有效的教學方法積極調動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幫助學生學會閱讀,體驗閱讀的快樂。三是授予學生閱讀方法。在教學中應當教會學生自主閱讀的方法,速讀法,就是對所讀的書報,不發音、不辨讀、不轉移視線,而是快速地觀其概貌。這就要求學生在快速的瀏覽中,要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的信息處理和消化。精讀法,就是對于一本書中的重點篇章段落,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讀的閱讀方法。教師指導學生地進行課外閱讀的精讀,要求學生全身心投入,調動多種感官,作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邊讀、邊想、邊批注逐漸養成認真讀書的好習慣。找關鍵字法,通過找文眼,找關鍵詞、句。文眼是揭示段落的主要內容或主旨的句子;關鍵詞、句,在段中是揭示段落的主要內容,通過找關鍵詞、句,加深對文段的理解。重點段落是文章的關鍵語段,它往往是文章的精華,也往往含有難理解的句子。摘錄法,此閱讀就是在閱讀過程中根據自己的需要將有關的詞、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來。批注法就是對閱讀的重點、難點部分劃記號,作注釋,寫評語,做到讀與思共,思與讀隨。
師生課前充分的準備是語文閱讀教學的基礎,學生的充分預習為課堂閱讀提供了可能,教師的精心備課為有效閱讀提供了師資保障,科學的閱讀方法為有效閱讀提供了技術保障,有效避免了在閱讀教學中出現話題隨意、對話蒼白空洞,閱讀低效等問題。
2.課堂展示引導。一是搭建展示平臺,提升閱讀水平。農村學生方言重,平時閱讀少,最怕上臺展示閱讀,為改變這一現狀,教師充分利用課前時段,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預習成果,可以讀其中的一段或幾段,也可以口頭評價課中的某一段,其他學生進行點評,補充。每天每節堅持這樣做,學生的閱讀興趣和能力在無形中得到了提高,最可貴的是學生同時收獲了自信、勇敢等優良品質。二是引導學生對話文本。要引導學生將更多的時間放在研讀文本上,讓學生靜下心來,讀出文章的“味”來,實現文本對話。可以品味語言。引導學生品味重點詞語、句子和段落,通過揣摩、比較、欣賞來理解和感悟語言的魅力,在學習和實踐中實現由感性領悟到理性運用的遷移。可以學習修辭。利用多種語言手段可以收到盡可能好的表達效果,使語言更鮮明、準確、富有活力,在閱讀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通過賞析修辭手法來走進文本深處。可以分析句式。句式不同所表達的意思就不同,作者會根據不同的句式來增加文章的表現力。因此教師要抓住文中的特殊句式來領略文章的變化之美,幫助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學會如何提高語言表達的效果。可以探究插圖及符號。插圖是對文章的說明,既能幫助學生加深對文章的理解,也能拓展學生的思維想象能力。標點符號做為書面語言的輔助工具,有助于作者更確切的表達情感,也是讀者理解這種情感的橋梁。教師要引導學生借助這些非文本符號走進言語主體的內心世界,體會文章的真實情感。
3.課后拓展延伸。有效的拓展延伸是閱讀課不可缺少的環節,教師要以文本為載體引導學生突破時空限制實現知識的遷移和能力的轉化。借助課外延伸有助于深化課內閱讀內容的理解,提升學生感悟文本的能力,又能開闊學生視野,豐富其精神世界。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布置與文本閱讀相關的延伸任務。一是編寫文本劇。為了進一步激發和保持學生的閱讀興趣,要求學生每周進行一次劇情分析表演。學生就本周學過的文本中某一精彩段落,進行分析描述,根據文本編導一些情景劇,小組合作完成,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閱讀能力。二是強化課外閱讀。教師通過布置一些針對性的活動,來促使學生去閱讀。可以開展手抄報活動。手抄報可以幾個同學組成一個小組,大家分工合作,各司其職。教師在指導時,要給學生固定一些欄目,如讀書心得、好書共賞、名文摘抄等來促使學生在辦報的過程中廣泛地閱讀。 也可以開展征文活動,可以布置一些如《我最愛讀的一本書》、《向你推薦一本好書》等作文題,這樣就逼使學生每天都有一定的閱讀量,時間長了,學生的閱讀能力自然也就提高了。三是組織閱讀活動。積極組織學生參加類似于演講比賽、朗讀比賽等活動,以便提高學生應用語言的能力,更好的展現自己。
總之,要有效上好語文閱讀課,要真正提高農村學生的閱讀水平,需要我們農村語文教師付出更多努力,要善于為學生搭建閱讀平臺,要積極引導學生熱愛讀書,要采取各種措施,強化農村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語言的實際運用能力,實現農村學生閱讀能力的有效提升,促進他們的終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