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從衛
摘 要:本文從當前全民閱讀活動概況入手,總結并分析公共圖書館在全民閱讀活動中的作用,簡要介紹全民閱讀活動中公共圖書館的相關對策,旨在提升全民閱讀活動效果。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 全民閱讀活動 措施
中圖分類號:G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8)04-00-01
自2006年開展全民閱讀活動以來,其活動效果十分顯著,各級黨組織和政府部門、公共圖書館、圖書出版發行單位、學校、社區、媒體等眾多主體積極參與到全民閱讀活動之中[1],使全國范圍內閱讀風氣蔚然成形,通過開展形式多樣、主題鮮明的讀書活動,對于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當前全民閱讀活動概況
全民閱讀活動由世界讀書日活動發展而來,成為我國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形式,全民閱讀活動是貫徹建設學習社會的重要舉措。但由于我國開展全民閱讀活動時間尚短,活動規模及影響力有待提升,尤其針對部分弱勢群體而言,全民閱讀活動的效果不甚理想,鑒于此,公共圖書館應充分發揮其引導和宣傳功能,為全民閱讀活動貢獻力量。
二、公共圖書館在全民閱讀活動中的作用
1.公共圖書館是全民閱讀活動的組織者
全民閱讀活動是當前國家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宣部及文化部等十多個部委共同聯合開展全民閱讀活動,該活動以公共圖書館作為基礎,以形成書香社會為目標,形成全方位、立體化的圖書文化交流模式[2]。在全民閱讀活動之中,其主要活動主體為政府文化部門、出版商、圖書及閱讀相關民間組織、傳媒機構等等,其中最為重要的活動主體就是公共圖書館。公共圖書館與其他主體組織全民閱讀活動,是活動主要的組織者和協調者,對提升全社會人民文化素養具有極高的現實意義。
2.公共圖書館是全民閱讀活動資源提供者
公立圖書館作為國家文化基礎設施,一直以來是國民精神文明建設的關鍵陣地,其豐富的讀物為全民閱讀活動提供了資源保障。隨著國家越來越重視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對公共圖書館的經濟投入逐年升高,使公共圖書館得以迅速發展,其讀物資源、數字化資源及服務水平均不斷進步,可以說,當前是公共圖書館館藏及硬件建設最為優質的階段[3]。因此,在全民閱讀活動之中,公共圖書館的功能及優勢不言而喻,圖書館為閱讀活動提供了大量的讀物資源,從而保障全民閱讀活動的順利進行。
3.公共圖書館是全民閱讀活動的場所
隨著觀念的變化,公共圖書館主要功能由以往圖書資源管理正在向受眾服務轉變,公共圖書館為受眾提供了良好的閱讀場所和環境,進而提升人民群眾的閱讀興趣,使其逐漸形成閱讀習慣,這是當前圖書館發展的主要方向。另外,當前大部分省市公共圖書館均以免費借閱的形式,圖書館的公益性特點十分圖書,免費公共圖書館是我國保障公民閱讀平等、教育平等的重要手段[4],尤其針對一些經濟上存在困難的社會弱勢群體,免費的圖書資源隨其而言十分關鍵,這是維護公民基本閱讀權利的保障。因此,公共圖書館為全民閱讀活動提供了免費的資源和場所,是全民閱讀活動的主要陣地。
三、公共圖書館在全民閱讀活動中的有效發揮措施
1.公共圖書館應開展長期全民閱讀活動
全民閱讀活動是我國一項基礎文化工程,是當前我國十分重要長期文化工作,人民群眾精神文明建設是民族發展與國家振興的重要舉措,同時也是一項長期化、系統化的工程。因此,公共圖書館應積極應對當前國家所重視的全民閱讀活動,明確自身在全民閱讀活動中的重要地位,從而開展相應的工作,以推動全民閱讀活動的深入落實。當前世界讀書日活動期間,全國上下各級圖書館均開展相應的讀書活動,公共圖書館應以此為基礎,不能局限于讀書日的宣傳,而是建立全民閱讀長效機制,堅持長期宣傳及開展全民閱讀活動。另外,全民閱讀活動中,公共圖書館還應與企事業單位、學校、社區相互聯合[5],營造社會閱讀氛圍,進而凸顯出公共圖書館文化建設的重要作用,以此提升全民閱讀活動的實際效果,從而構建書香社會。例如,在實際工作中,可借鑒國外先進的閱讀活動推廣經驗,以英國為例,早在上世紀90年代,英國提出“Read Me”圖書計劃,以引導英國公眾將閱讀作為業余文化休閑活動,英國政府以公共圖書館為基礎,在全國范圍內組織不同層次的讀書分享小組、讀書會等活動形式,有效提升了英國國民圖書閱讀數量和質量,具有極高的現實意義。鑒于此,我國也應積極借鑒英國閱讀活動方式和理念,通過具體活動的形式引導人民群眾形成閱讀習慣,進一步提升我國民眾精神文化水平。
2.公共圖書館應建立全民公共閱讀體系
公共圖書館是社會公益性文化服務機構,其受眾為廣大人民群眾,因此,為凸顯出公共圖書館的實際功能,公共圖書館應從自身出發,了解當前人民群眾的閱讀現狀,以及民眾對閱讀的具體需求,從而不斷完善公共圖書館服務形式,擴展公共圖書館服務范圍,提升圖書館服務質量,進而建立健全全民公共閱讀體系[6]。筆者對當前公共圖書館全民閱讀服務情況加以調查,同時查閱當前其他國家閱讀相關情況和資料,并綜合我國人民群眾閱讀現狀及閱讀習慣,筆者認為,現階段應以縣市作為公共圖書館服務基礎范圍,結合社區圖書館,形成網絡化、全面化的公共圖書服務結構,以此保障全民閱讀活動的貫徹和落實。與此同時,為提升各個圖書館讀物資料的利用率,筆者認為應建立圖書流動機制,所謂圖書流動機制,即以受眾的需求作為導向,增加區域內各專業圖書館、大眾圖書館、高校圖書館等機構讀物資料的流動性。在具體實施方面,可由省市文化部門牽頭,各層級圖書館作為服務主體,通過讀物流動車隊來傳遞讀物資源,在受眾有閱讀需求時,可到最近的公共圖書館之中查詢,如該圖書館沒有相關資源,可通過城市圖書資源網進行跨庫查詢,將其他圖書館中的資源調取出來,讀物流動車即可按照受眾需要按照規定時間,將讀物資源送到預定圖書館之中。通過這一形式,形成縣市區域內聯合圖書管理模式,這種圖書流動機制極大的提升了讀物資源利用率,同時便于人民群眾開展閱讀活動,具有極高的現實意義。
3.公共圖書館應加強全民網絡閱讀引導
當前信息時代背景下,互聯網為公共圖書館提供了更豐富的管理渠道和模式,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顯示,當前通過網絡形式開展閱讀活動的人民群眾逐年增多,尤其是手機用戶,民眾隨時隨地可通過手機進行閱讀[7]。鑒于這一現狀,公共圖書館應積極應對目前民眾閱讀現狀,為民眾提供相應的服務,通過網絡推動全民閱讀活動的進一步落實。在實際工作之中,可將部分數字化圖書資源進行網絡軟件上架處理,以便于民眾能夠更為方便的開展全民閱讀活動。筆者認為,公共圖書館可制作掌上圖書館軟件,該軟件以智能手機為載體,除了圖書館館內資源外,還可以與報社、雜志社相互合作,將報刊雜志資源吸納到軟件之中。受眾在安裝該軟件后,即可在線閱讀軟件中的圖書資源,也可將資源保存到手機之中,即便是受眾在離網狀態下也能進行閱讀。另外,在掌上圖書館之中,受眾還可以在線查詢所在區域內公共圖書館位置及聯系方式,此軟件中同時具備圖書館檢索功能端口,受眾通過掌上圖書館,可以進行實體圖書資源檢索,使受眾足不出戶即可找到相應的圖書。通過建設掌上圖書館軟件,形成線上、線下立體式全民閱讀活動體系,針對不同需求受眾開展相應的工作,滿足不同層次受眾的實際需要,是當前公共圖書館在全民閱讀活動中的重要發展方向。
4.公共圖書館應重視推廣早期閱讀習慣
所謂早期閱讀,即兒童及青少年階段的圖書閱讀,據國外調查顯示,如果一個人在13歲前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對于這個人而言,閱讀將會成為其終身興趣;反之,13歲前,一個人尚未對閱讀產生興趣,那么此人在未來也很難形成閱讀興趣。由此可見,早期閱讀習慣對于個體而言極為重要,作為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陣地的公共圖書館,有責任培養兒童及青少年的閱讀興趣,使其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對我國全民閱讀活動的推廣及普及具有重要作用。鑒于此,公共圖書館應進一步加強兒童及青少年圖書資源的建設,從而為兒童和青少年提供更為豐富的圖書資源。另外,公共圖書館應與家庭和社區形成聯合閱讀機制,尤其是社區圖書館,應為區域內兒童和青少年家庭推廣閱讀習慣建議,以便于加強能夠幫助兒童和請上年培養閱讀興趣和習慣。筆者在調查和研究過程中,發現香港地區在早期閱讀習慣培養方面具有相當豐富的經驗,社區圖書館為區域內兒童及青少年建立圖書閱讀計劃,以學校作為活動基礎,要求家長定期帶領兒童到社區圖書館中參加形式多樣的活動,以此來激發兒童與青少年的閱讀積極性,對培養個體早期閱讀習慣起到了積極影響。
結語
綜上所述,全民閱讀計劃是我國當前重要的精神文明建設計劃,通過開展全民閱讀活動,帶領人民群眾不斷提升自身的文化水平,從而形成極具書香氣息的社會閱讀氛圍。在這一基礎之上,公共圖書館應進一步提高自身服務水平,從而促使更多的人民群眾了解全民閱讀活動,主動參與到活動之中,以培養全民族科學文化素養。
參考文獻
[1]徐小麗.淺析公共圖書館在開展全民閱讀活動中的作用[J].新西部(下旬刊),2017(7):101,92.
[2]劉怡君.4R營銷策略在公共圖書館全民閱讀活動中的應用研究[J].四川圖書館學報,2016(6):48-51.
[3]胡桂萍.淺議公共圖書館在全民閱讀活動的推廣服務[J].中國科技縱橫,2017(4):243-244.
[4]展海峰.淺談全民閱讀活動推廣與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建設[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5(15):81-83,99.
[5]何偉菊.公共圖書館在全民閱讀活動中的應用價值[J].魅力中國,2016(27):234.
[6]王丹.全民閱讀活動與公共圖書館推廣服務研究[J].中文信息,2016(10):58,114.
[7]施豐.公共圖書館推進“倡導全民閱讀,建設書香城市”活動的思考——以鹽城市大豐區公共圖書館為例[J].文教資料,2017(1):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