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玉玲
摘 要: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圖書館于2009年5月17日建成了視障讀者閱覽室以來,開展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愛心助盲”活動,為廣大的銀川視障殘疾朋友們提供了一個閱覽的平臺,后續還開展了一系列的讀書、朗誦、聯誼會等,為盲人讀者們提供了便利。本文就目前銀川市公共圖書館視障讀者無障礙信息服務所面臨的困境展開探究,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辦法。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 視障讀者 無障礙信息服務 困境與拓展
中圖分類號:G2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8)04-00-01
根據《2006年第二次全國殘基人抽樣調查主要數據公報》中顯示,我國在全國范圍內有8300萬殘疾人,其中寧夏回族自治區殘疾人數占了2.4%,約有40.8萬的殘疾人數。而在這些殘疾人中,又有大約6萬多的人屬于視障殘疾人。這些視障殘疾人因為視力條件的限制,在獲取知識方面要比平常人困難得多,所具有的知識文化水平也很有限,但這些視障殘疾人對知識的渴望,絲毫不比視力正常的人差。為了滿足這些視障人群的求知欲,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圖書館于2009年5月17日建成了視障讀者閱覽室,為廣大的銀川視障殘疾朋友們提供了一個閱覽的平臺,市圖書館還聯合愛心助盲的志愿者長期開展愛心讀書會、盲人詩歌朗誦大賽、有獎征文比賽、聯誼會、盲人象棋比賽、為盲人講電影等豐富多彩的活動。銀川市圖書館在視障讀者服務及相應的活動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目前已取得不錯的成績,在全國范圍內屬于領先水平。2013年,銀川市圖書館“‘共享陽光 愛心助盲志愿服務活動”項目榮獲“全國文化志愿者基層服務年”示范項目; 2014年銀川市圖書館榮獲全國盲人閱讀推廣優秀單位;2015年銀川市圖書館報送的“共享陽光 愛心助盲”系列活動榮獲 “2015全民閱讀案例征集與評選”二等獎;2015年 “共享陽光·愛心助盲”活動獲得“書香銀川·銀川書香”全民閱讀活動優秀項目三等獎;2016年銀川市圖書館被中國盲人圖書館評為二星級文化助盲志愿服務團隊;2017年在“書香承載夢想 閱讀點亮人生”全國優秀盲人讀者評選活動中榮獲優秀組織獎.截止2017年六月,“共享陽光 愛心助盲”系列活動已開展近50次,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引領盲人讀者走出家門,走進圖書館,走向社會。本文立足于目前銀川市公共圖書館視障讀者無障礙信息服務現狀,總結經驗,對于進一步開展視障讀者無障礙信息服務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困境展開探究,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辦法。
一、公共圖書館視障讀者無障礙信息服務所面臨的困境及問題
寧夏銀川市圖書館針對視障讀者開展相應的閱覽室這一做法為視障人群帶來了很大程度的便利。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使得更多的盲人走進并利用圖書館,為盲人開啟了一扇獲取知識、了解世界的窗口,創造了一個感受關愛、獲得力量的精神家園,搭建了一個展示自我、融入社會的平臺。通過在寧夏銀川市圖書館工作的經驗,對運行過程中公共圖書館視障讀者無障礙信息服務可能出現的一些問題展開探究,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對盲人閱覽室理論研究及意義了解不夠
針對如何幫助視障殘疾人建立起與圖書館之間的聯系,滿足這些視障人士對精神文化的追求,提高其相應的精神文化生活等等一系列問題的研究均不足夠深入,并且在探究這些理論的過程中不夠系統,缺乏指導性;對于如何能夠更大程度的發揮出圖書館應有的優勢,使得服務最大化、便利最大化等也缺乏相應的認識;在服務最大化的同時該如何創造性的開展視障服務也是需要注意的問題。而公共圖書館視障讀者無障礙信息服務的出現能夠幫助視障朋友更好的接受社會所帶來的便利服務,進一步融入社會,達到社會的和諧一體化。現今很多地方對這一問題的認識不夠,以至于在執行相關任務時使得開展視障讀者無障礙信息服務的初衷未落到實處。作者通過多地的實際調研發現,現今很多的縣級圖書館根本沒有設立相應盲人閱覽室及一系列的“助盲”行動,且通過溝通發現很多地方對于開展盲人公共圖書館視障讀者無障礙信息服務、甚至是盲人圖書館這件事情的意義了解不夠到位,認為其沒有足夠的重要。而有些地方雖然設立了盲人圖書館,卻鮮有運作,實際意義不大。這對公共圖書館視障讀者無障礙信息服務的開展帶來了很大的阻力。
2.配套設施和服務環境有待提升
現今很多圖書館在開設盲人閱覽室這一問題上只是單純地響應上級政策的號召,并沒有設身處地站在視障人士的角度考慮問題。如現今發現很多為視障朋友提供的圖書館服務中,并沒有設置專有的盲道、無障礙衛生間、無障礙電梯等等,在很多必要的地方也缺乏盲文標識、讀屏的系列軟件等等。這就為盲人讀者進一步融入圖書館氛圍帶來了困難和很多細節方面的不便之處,不利于整個公共圖書館視障讀者無障礙信息服務的開展。
3.文獻資源缺乏,利用率不夠
現今我國各地圖書館所館藏的盲文圖書量很有限,現今館藏較多的南京圖書館、上海圖書館也僅有3000冊左右,其余很多地方圖書館的館藏更少,僅有約1000冊左右[1]。與此同時,現今我國如此之多圖書出版社的情況之下,僅有寥寥一兩家盲文圖書出版社,并且由于盲文出版過程中其編輯、制作、出版所需的成本較高、周期較長,使得大量出版盲文圖書的任務頗為艱巨。每年我國約出版150多類圖書,總計約6萬冊左右。而我國總共約400多萬的視障人士,也即60多個人共看一本書,由此可見盲文書籍的緊缺性。并且盲文書籍的有關內容多涉及法規、文學名著、教材等等,對于很多的盲人讀者來說,只想想提高生活樂趣、追求豐富精神文化,多看看有意思的書籍,則成了奢求。圖書館藏中關于趣味性、故事性的書籍很少。
4.宣傳力度不夠,發展不均衡
通過調查研究發現,現今寧夏自治區內很多的公共圖書館并沒有建立起完善的視障圖書閱覽室,而就算有部分圖書館已建立起視障閱覽室,但對其知曉的人很少,很多圖書館一年都未曾開展過一次與之相關的宣傳活動,甚至很多館內的工作人員都不知道視障閱覽室服務的具體服務情況。這就使得在公共圖書館中為視障人士所設立的知識服務很難落到實處。盡管有些圖書館能夠進行一些相關的宣傳活動,但其形式單一,只限于服務宣傳周、讀書日等等,宣傳的方式也比較單一,覆蓋面較小,宣傳效果也比較差。
二、公共圖書館視障讀者無障礙信息服務的幾點拓展建議
1.在全社會范圍提升對視障讀者保障服務的重視
在面對服務視障讀者過程中一系列的問題時,國家及社會應該加大對工作人員服務過程中的扶持力度,宣傳加強殘疾人文化服務的重要作用,深入研究科學完善、行之有效的理論,并付諸于實踐。爭取在全社會范圍內形成加強視障朋友提升文化積淀的氛圍,在大眾范圍內形成重視、關心、支持這一政策開展的合力,使得視障讀者能夠在和諧友好的環境下真正享受到耐心、友好的無障礙信息服務。同時也可以加大公共圖書館殘疾人服務的相關法律法規,從法律層面保障視障人士獲得信息的權利。同時可以采取各類的宣傳活動,呼吁視障讀者走出黑暗,接觸五彩的世界,在公共圖書館無障礙信息服務中受益。
2.營造便捷的視障閱讀環境
在公共圖書館中為視障借閱室提供方便的閱讀環境,包括將視障閱覽室設立在方便的樓層位置、鋪設盲道便于視障讀者行走、在必要的地方設置語音提醒、采購無棱角的閱覽桌椅等等。同時,還可以增加視障讀書的輔助設備,如讀書郎、盲文點顯設備、助視器、盲杖等[2, 3],或者還可以開展志愿活動,征集志愿者將盲人所要閱讀內容錄成語音形式,改變了閱讀方式、提升了閱讀速度。不僅如此,還可以針對視障人群的特點,由工作人員對其進行攙扶、解答疑惑、倒水等服務,也可以由工作人員代為辦理借書、還書等手續,使圖書館真正成為盲人學習知識的殿堂。作為工作人員,則需要通過一系列的培訓,加強其工作素養。視障閱覽室的工作人員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需要切身的站在視障讀者的角度去為其思考,預防及解決其可能出現的一系列問題,需要具備相應的能力。
3.提高文獻資源保障
可以事先對視障讀者進行一定程度的文化調查,閱讀興趣調查,有針對性的采購所需的盲文圖書類型和數量,并可以提供更寬范圍的外借要求。同時可以盡大力將盲人喜愛的一些讀物轉錄成語音文件、有聲讀物,使得視障讀者的閱讀變得順暢[3]。在提高文獻資源保障方面,圖書館可以建立起相互之間的聯系,加強與當地殘聯、盲協、盲校之間的資源共享、團結協作,合作建立相應的盲文數據庫,以供當地資源的傳播,同時也極大地豐富了文獻資源的內容,提高了資源保障。
小結
盲人與我們大多數人一樣,同樣具有獲取信息和知識的需求。本文就目前銀川市公共圖書館視障讀者無障礙信息服務所面臨的困境展開探究,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辦法,以期對公共圖書館視障讀者無障礙信息服務的進一步開展有所裨益。
參考文獻
[1]張革聯. 公共圖書館視障讀者無障礙信息服務的困境與拓展——以陜西省公共圖書館為例[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 2016(7):85-88.
[2]陳莉莉. 公共圖書館視障讀者服務工作探討——以深圳圖書館為例[J]. 河南圖書館學刊, 2016, 36(4):11-12.
[3]劉明珠. 公共圖書館利用數字資源開展視障讀者服務研究——以天津市河北區圖書館為例[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 2017(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