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云龍
摘 要:本文介紹了煤礦員工不安全行為產生的根源,從引起煤礦員工不安全行為的源頭入手,分析了煤礦員工不安全行為的形成機制,并詳細說明控制員工不安全行為的有效方法,能有效遏制煤炭企業員工不安全行為的發生,為降低煤炭企業安全生產事故提供理論依據。
關鍵詞:不安全行為 形成機制 控制方法
中圖分類號:TD-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8)04-0-01
引言
研究顯示,煤炭生產事故中96.5%是由員工不安全行為引起的,在所有導致煤礦重大事故的直接原因中,員工不安全行為是引起煤礦絕大多數事故發生的直接原因。因此,預防和控制煤礦企業中員工不安全行為無疑是減少人員傷亡和經濟財產損失、保障安全生產順利進行的根本途徑。
一、員工不安全行為的概念
員工不安全行為是指在生產過程中,通過直接或者間接手段可能引起事故甚至曾經引起事故的人的行為,包括違章操作、管理失誤等。
違章操作是指員工在操作過程中受情緒、心理、動機等因素的影響故意或者由于缺乏相關的技能無意違反有關安全規章、制度等。
管理失誤是指管理者在管理環節或者事故處置過程中由于決策失誤、管理混亂、制度體系不健全、培訓以及安全監管不到位等原因引發安全事故的行為。
二、員工不安全行為的形成機制
1.員工不安全行為的產生源泉
根據國內外員工不安全行為的相關理論研究,再結合我國煤礦生產的實際情況,發現員工不安全行為的產生源泉主要有:設備環境、工作環境、員工個體、行為環境、社會環境和管理環境【1】。
2.員工不安全行為的形成機制
通過對員工不安全行為的產生源泉進行分析發現員工不安全行為的產生途徑多樣化,一種因素直接作用或者多種因素相互作用均可以導致員工不安全行為的產生,進而造成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
3.員工不安全行為的控制方法
通過對員工不安全行為的產生源泉和形成機制進行分析后發現,要想控制不安全行為,降低安全生產事故次數必須從員工不安全行為的產生源泉入手,從源頭上把關,確保煤礦生產的順利進行。
3.1設備環境
煤礦生產條件特殊,要考慮的因素很多,其中機器設備是不可忽略的一方面。煤礦工作中的各種儀器儀表、警告顯示裝置、操作按鈕及手柄等,都要求工人在工作時嚴格按照操作規程中的要求進行操作,煤炭企業要詳細了解機器的操作要求和員工的習性,安排合適的人來操作合適的機器。
另外,煤礦機電設備眾多,在煤礦引進各種設備的時候往往價格不菲,機電設備的更新換代相對緩慢,導致機器運行狀況不佳,從而引發事故。因此,企業要及時修理和更新機器設備,防止安全事故的發生。
3.2工作環境
通過分析發現員工行為和工作環境密切相關,并直接或者間接導致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煤炭企業改善工作環境需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3.2.1改善作業環境。企業要對井下工作環境進行合理設置,使其有利于員工做出安全的行為選擇。煤炭企業可以在井下安裝除塵、除潮、防噪等裝置,盡量使礦工生產作業場所的各種指標接近于外界環境指標。
3.2.2重視安全標志的設置。人們在長期生產過程中可能會忽視甚至忘記某些安全操作規程,產生麻痹、松懈的心理。所以,管理者應該在井下顯眼位置有針對性地設置安全標志,例如安全標語、安全漫畫或者安全警示牌等【2】。
3.3員工個體
員工個體作為引發煤礦安全生產事故的直接主體,必須從自我和組織兩方面對員工的行為、情緒、生理、心理、思想、意識等進行控制。
3.4行為環境
員工作為群體的一份子,自身行為很容易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其他員工或管理者行為會影響員工的內在認知狀態,員工會不斷的判斷自己是否受到公平對待,這種判斷會通過組織忠誠心和工作努力程度反映在以后的工作中。
3.5社會環境
安全生產需要工作者在穩定的情緒、平靜的心態下集中精力地工作??墒侨藥缀鯐r刻都在與他人進行著各種形式的交流與聯系。社會人際關系差、家庭沖突等各種生活問題都會導致員工分心或感覺及反應遲鈍,造成操作失誤。所以,企業和員工應該處理好員工的人際關系和家庭環境等生活問題。
3.6管理環境
3.6.1提高管理者素質。管理者作為一個企業的核心,承擔著做出決策、設定目標、分配任務、實現目標的責任,他們是企業安全生產的協調者和領導者。因此,為了避免管理者素質低下導致的管理失誤,企業必須關注管理者的個人品質、知識、工作能力和情感溝通能力,注重提高管理者素質。
3.6.2完善安全規章制度。完善的安全規章制度是企業做好不安全行為管理的基礎保障,也是安全管理工作規范化、制度化的一種表現。企業在制定制度時要將各部門和人員有關安全的職責和權利進行劃分,明確生產過程中應遵循的安全操作規范,建立強制考核機制約束員工行為,以達到減少違反安全規程、違章操作等員工不安全行為的目的。另外,企業還應制定應急預案制度,通過采取相關措施對突發事故加以控制,將事故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環境影響以及其他損失降至最低。
3.6.3強化安全教育培訓。安全教育培訓是提高員工安全技能,強化員工安全意識最主要的方法。通過安全教育培訓可以普及和提高員工有關安全生產技術方面的知識,增強其安全生產的操作技能,同時也能提高員工對安全生產重要性的認識,增強員工的責任感與自覺性,從而保護自己與他人的安全。
因此,企業應該定期對生產人員進行安全技術崗位培訓,使每一個礦工從理論上掌握自己所在崗位上每一個工序的技術要求和規程措施以及安全規范。
結論
員工不安全行為是可以控制的,只要企業掌握了員工不安全行為的產生源泉和形成機制,有針對性地采取有效措施和管理制度,就可以控制不安全行為的發生,同時,增強員工在生產過程中的安全意識,提高其按照作業規程去操作的可靠性,有效降低或杜絕安全事故的發生,從而實現煤礦企業的持續安全生產。
參考文獻
[1]王丹.礦工違章行為形成、演化與治理研究[D].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博士論文49~50.
[2]薛明月.礦工不安全行為發生機理及影響因素研究[D].西安科技大學碩士論文, 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