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成龍
摘? 要:高中物理一直以來對于學生來說都是一門比較難學的學科,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對于一些比較抽象的物理知識往往難以理解,而教師面對著學習能力和學習基礎參差不齊的學生也不知道該如何來教學。近年來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高中物理教學也更加注重教學質量,這就要求教師要了解學生在物理學習中的困惑,并結合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來探究有效的教學對策。本文就高中物理教學中學生物理學習困惑進行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對策,旨在為人們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高中;物理教學;學習困惑
一 高中生物理學習的困惑
高中物理知識的難度比較大,對于各種物理問題的探究并不是都按照從感性到理論的推導過程,有的物理知識是從物理實驗出發,然后結合物理實驗現象來引導學生分析實驗的原理,從而推導出物理知識和規律;有的物理知識都從已有的規律或者初中學過的物理知識出發,然后通過理論的分析和推導來新的新的知識;還有一些物理知識是建立在抽象的物理概念上形成的[1]。學生在物理學習過程中不再遵循從感性到理性的過程,并且很多物理知識都不再像初中階段一樣是從學生的實際生活中的現象出發來進行探究,物理學習的認知過程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學生在學習時很難適應。高中物理知識的難度大,對學生的抽象思維、邏輯思維以及建模思維和能力要求比較大,但是很多高中生都缺乏系統化和程序化的思維訓練,構建物理模型和意識和能力也比較差,所以在物理學習中面對各種物理知識時很難抓住物理知識的本質來抽象出物理模型,導致學生在物理學習中會感到非常吃力和困惑[2]。
二 高中物理教學的有效對策
(一)讓教學內容更具直觀性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由于大部分學生都認為物理知識的難度大,認為物理知識太過抽象,這是影響學生學習效果的一個重大因素。因此,在實際的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方式讓教學內容更加具體和直觀,讓學生通過直觀的感知來理解物理知識,從而深入把握物理概念和相關的物理規律[3]。要提高教學內容的直觀性,教師就可以將各種小型的演示實驗應用到課堂教學中,通過直觀的實驗來增強學生對物理知識的體驗。另外,為了增強教學效果,教師還可以設計一些簡單的物理實驗,讓學生自己來動手操作,通過學生的自己動手觀察實驗來降低學生對物理概念和規律的理解難度,同時也則讓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情感體驗有所增強,能夠有助于培養學生對物理學科積極的情感態度,激發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例如在學習《靜電現象的應用》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就可以利用演示實驗來增強知識的直觀性,把導體放在絕緣支架上,讓導體帶電.然后用帶絕緣柄的驗電球P接觸它的三個不同的部位,再與驗電器接觸,檢驗不同部位點的帶電情況,讓學生通過實驗來了解電荷的分布情況。總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來引入一些操作簡單的演示實驗,通過實驗增強知識的直觀性,從而有效應對學生在學習物理知識過程中的困惑。
(二)采用探究教學方法
在以往的高中物理教學中,很多學生之所以在物理課堂上都感覺自己聽懂了教師講解的物理知識,但是在做題時卻不知道該如何動手,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教師采取的是灌輸式以及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學生被動聽講,沒有融入自己的思考和探究,所以對知識的理解停留在表層。針對這種情況,就要求教師要改變教學模式,將探究式的教學方法運用到教學環節之中,讓學生在形成物理概念和建立物理規律的基礎上進行探究學習,通過探究學生來讓學生深入把握物理知識的內涵,同時也掌握物理學習的有效方法。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來設計探究式的教學方法,引出探究任務,組織學生合作學習探究,將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通過探究來掌握知識。例如在《影響導體電阻的因素》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引入探究式教學方法,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來合作探究影響導體電阻的因素,教師則充分發揮引導作用。
三 結語
高中物理知識的難度大,對學生的邏輯思維、抽象思維以及探究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生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出現了各種困惑。針對這種情況,就要求物理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要通過直觀、形象的方式來展現物理知識,讓物理知識更加直觀,從而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和學習難度。并且,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讓學生通過探究來深入理解知識的內容,并掌握學習物理知識的有效方法,從而全面解決學生物理學習的困惑。
參考文獻
[1]周永梅. 淺談高中物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中學生數理化(學習研究),2019(10):48-48.
[2]熊才香. 試論高中物理教學中學生學習困難的成因及對策[J]. 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8(6):27-28.
[3]張峰. 高中物理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 中學物理, 2015(15):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