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彩鳳 馮雷 陳圓意
安徽江淮汽車技術中心 安徽省合肥市 230000
轟鳴聲作為一種頻率范圍較窄的汽車噪聲,多在20-200Hz左右,主要表現為車輛以特定速度行駛或發動機以特定轉速運轉時,車內噪聲聲壓級陡然增大,人耳能明顯感知壓迫耳膜感[1]。嚴重的轟鳴聲甚至能引起車內乘員頭暈、惡心,不僅大大降低駕乘舒適性,并且影響乘員的身心健康。解決車內轟鳴問題,已是汽車NVH性能開發必不可少的步驟。
動力吸振器是一種典型的減振系統,由一個彈簧阻尼質量主系統和一個附加的彈簧質量系統組成。因其成本低、效果好,廣泛應用于機械領域[2]。
本文針對某SUV車型車內加速轟鳴問題,在對副車架進行模態試驗和分析的基礎上,基于動力吸振器理論,通過在副車架匹配動力吸振器來抑制副車架振動,從而解決了車內加速轟鳴問題。
某SUV車型3擋全油門加速工況下,發動機轉速在3550rpm附近,主觀評價車內存在明顯的轟鳴聲,且前排比后排明顯。使用LMS數據采集前端進行問題車輛客觀數據采集,如圖1所示。3擋全油門加速過程中,發動機轉速在3550rpm附近時,車內噪聲OA(總聲壓級overall)存在明顯噪聲峰值,且該處噪聲峰值主要受發動機二階影響。根據頻率(f)與轉速(rpm)和階次之間關系f=轉速/60×階次,可計算得產生轟鳴聲的問題頻率為118.3Hz附近。
結合問題頻率,對整車能產生類似問題的關鍵子系統進行噪聲振動識別。通過進氣干凈管屏蔽、排氣屏蔽、排氣吊耳斷開試驗排除進氣系統和排氣系統影響。通過測試懸置隔振率,在后懸置被動端即副車架上監測到3550rpm明顯振動峰值,與車內噪聲峰值對應。對副車架配重,測試結果如圖2所示,3550rpm噪聲峰值削平,車內噪聲OA降低5dB(A),2階噪聲降低7.5dB(A)。初步將問題鎖定為發動機二階激勵通過后懸置傳遞到副車架上,激起副車架共振,振動通過副車架傳遞到車身下地板,從而使車內產生轟鳴。
為進一步確認副車架結構特征對整車轟鳴聲的影響,對副車架進行約束模態測試。根據副車架輪廓建立12點幾何模型,測得整車狀態下副車架模態。通過模態分析,識別副車架存在119.6Hz左右的約束模態,振型如圖3所示。
綜合上述試驗排查和模態分析可知,該轟鳴問題為副車架119.6Hz約束模態被激勵導致。發動機二階激勵通過后懸置傳遞到副車架上,激起副車架119.6Hz約束模態,放大后的振動再通過副車架傳遞到車身地板,與聲腔耦合,最終導致加速3550rpm車內轟鳴聲。
常見的解決方案有兩種,一為通過改變副車架質量、剛度來調整副車架模態,使其避開發動機激勵頻率;二為在副車架上加裝動力吸振器,利用其反作用力來抑制副車架振動,從而降低車內噪聲。綜合考慮該SUV車型開發情況,決定采用副車架匹配動力吸振器方案。
根據阻尼式動力吸振器減振原理[3],結合副車架質量(M=10.7kg),計算所得到的動力吸振器參數(m=1.5kg,ωd=105Hz)制作成快速樣件,并裝在副車架上,如圖4所示。
經過實車試驗驗證,副車架加裝動力吸振器后,加速3550rpm車內噪聲峰值削平,車內噪聲OA降低4.1dB(A),2階噪聲降低7dB(A)。加速3550rpm車內轟鳴聲得到有效消除,駕乘舒適度有所提高。
(1)通過一系列試驗摸排和模態分析,診斷出加速轟鳴聲問題的原因,排查思路可為其他車型類似加速轟鳴聲問題排查提供參考。(2)確定了該SUV車型加速轟鳴聲為副車架119.6Hz模態與發動機3550rpm轉速下發火階次激勵耦合導致。(3)對問題車輛匹配合適的動力吸振器,試驗結果表明,動力吸振器效果明顯,可降低車內噪聲4dB(A)左右,加速車內轟鳴聲問題得到有效改進。該項技術已成功應用于企業的SUV開發領域,并且可為其他類似因共振導致車內轟鳴音問題解決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