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菲 李正紅
【摘要】在當前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占到六成的畢業生就業能力弱、藝術設計類與美術類畢業生對于就業期望值較高,建立一種開放式的、以教師為指導輔助,學生自主實踐為主體的實踐平臺,讓在校學生在大學期間打下文化理論基礎的同時,又能夠培養專學生對于創業理論知識和實踐的統一,在實踐中發現自己的專業不足,迅速的再學習,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
【關鍵詞】大學生創新創業 實踐平臺 創意藝術 文化傳媒
【中圖分類號】G6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2-0005-02
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加大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支持力度,并對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做出重要部署”。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成為高等教育學校的重要使命。作為創新創業教育實踐的一項重要舉措 ,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平臺對于推動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一、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平臺的作用
1.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平臺
高校創新創業的主要組成成員為:在校大學生和畢業生,這部分學生的普遍特點是具有高學歷高知識,但是缺乏相對應的社會經歷,需要社會和高校提供一定的關注和幫助。 在當前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占到六成的畢業生就業能力弱、藝術設計類與美術類畢業生對于就業期望值較高,建立一種開放式的、以教師為指導輔助,學生自主實踐為主體的實踐平臺。
2.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平臺的作用
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平臺主要作用在于:讓在校學生在大學期間打下文化理論基礎的同時,又能夠培養專學生對于創業理論知識和實踐的統一,在實踐中發現自己的專業不足,迅速的再學習,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對于提升美術藝術類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搭建實踐平臺,讓大學生盡可能真實的處在創業的仿真環境中,最大限度的模擬創業活動,不斷改善創新創業條件,切實的提高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有效的推薦和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
二、昆明學院美術與藝術設計學院大學生雙創(創新創業)實踐平臺的構建
昆明學院雙創基地是我校與昆明市經開區等聯合打造集聚創業者、投資者,金融機構以及孵化器為一體的大學生創新創業基地。
1.大學生創新創業平臺的硬件設施
美藝學院與紫云青鳥創新創業平臺以及浩宏物流創新創業基地在大學生創新創業平臺的構建上先行進行了硬件設備的籌備,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兩個方面:基礎設施以及儀器設備。
在建設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平臺已經具備了良好的功能性,理論與實踐相輔相成,更好的培養學生將知識轉化為動手能力,加強學生的創新創業以及就業能力,有效的提升了學生的社會互動性。
2.大學生創新創業平臺的軟件設施
(1)校園平臺,學校以及學院積極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平臺的構建,為學生提供系統性的創新創業知識學習等。
(2)信息平臺,我國逐漸形成了一種借助互聯網平臺,抓住市場機會,各校資源優化組合在一起的一種創新創業平臺模式。大學生創業群體普遍熟悉甚至能夠熟練地操作,對于日益更新的互聯網信息能準確的抓住機遇,更有利于創業信息的交互和傳播。
(3)項目帶動創業
項目帶動就業創新創業,主要分為以下兩種形式:創業公司、校內外創業實訓等。
1)校內外創業實訓
①美藝學院加強學生的創新創業實踐培養:開放實訓室讓學生切實的進項技術上的提升并安排專業老師進行“一對一”輔導。
②校外實訓,我院在紫云青鳥以及浩宏物流都成立了校外實訓基地,讓學生在實際的操作中尋找問題,做好就業準備,增強就業意識,提高就業實踐能力。
2)創業公司
學院積極指導學生成立公司。依托于學校的SIYB課程,組織學生參加培訓,經過篩選后進入到最后的階段,聘請有經驗的創新創業咨詢師增強學生的心理準備,提高學生的創業力度和創業成功率。
3.創業項目孵化創業人才
學校在免費為學生企業提供辦公場所、政策咨詢以及創新創業培訓之外,還將學校的一些公共項目加入其中,例如宣傳片的拍攝以及制作中,讓學生在項目中鍛煉了能力,也從中可以開發顯得項目。
三、項目帶動創新創業平臺發展的SWOT
目前,各大高校均在建立大學生創新創業平臺,以項目為主體推動大學生創新創業的發展既有優勢和機遇,也有挑戰和威脅。
1.優勢分析(S)
(1)政策優勢,大學生創新創新依托于學校和各部門的支持,在政策上形成了一定的支持力度,現階段這種優勢對于創業初期的大學生是帶有明顯的優勢。國家為大學生創業提供了有力的政策和制度保障。
(2)成本優勢,大學生創新創業不要太大的規模,只要依托于學校, 資金和場地得到一本分的支持,節省成本,更容易成功。
2.劣勢分析(W)
(1)缺少社會經驗和職業經歷,經營過程中容易錯失機會,
(2)缺乏商業信用,在校大學生信用檔案與社會沒有接軌,導致融資借貸困難重重;
3.機遇分析(O)
隨著國家對于大學生創新創業群體的關注以及互聯網下信息暢通的社會條件下,政策的傾斜以及大學生敏銳的創新觀念,在未來發展預估中,扮演者不可代替的角色。
(1)國家經濟轉型為大學生創業提供機遇。
(2)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也給大學生創業帶來了新機遇。
(3)大學生創業融資渠道正在逐步拓寬。
4.威脅分析(T)
(1)經濟形勢不容樂觀,大學生創業的經濟環境有待改善。
(2)大學生急于求成、缺乏市場意識及商業管理經驗的缺乏,是影響大學生成功創業的重要因素。
(3)大學生的市場觀念較為淡薄,不少大學生很樂于向投資人大談自己的技術如何領先與獨特,卻很少涉及這些技術或產品究竟會有多大的市場空間。
四、結論
通過“項目帶動-創新創業”想連接的創新創業平臺活動促進大學生創新創業平臺能夠更好的促進大學生對于創業 的認識,起到示范作用:
美藝學院根據歷年的數據,作為就業創業大學院。隨著身邊的創業成功案例的增加,就對在校大學生形成了無形之中的鼓勵,一些看似虛幻的東西在現實中實現;加上學院的全方位指出,很多學生從猶豫到堅定的把創業作為一項職業選擇。
參考文獻:
[1]潘珂.“新常態”下的大學生創業模式探析[J],時代教育,2016.2.
[2]陳吉明.大學生創業基地建設與創新人才培養[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6(12),3.
[3]姜嘉樂.堅持科學發展,努力建設創新型大學——李元元校長訪談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3):1-8
[4]朱虹.高校要高舉創新創業大旗.[J]江西教育,2015,(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