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從觀察生活,獲取素材;廣泛閱讀,打牢基石;尋找亮點,激情引趣;著手片斷,過渡全篇;精心點評,點石成金等為著力點進行小學作文教學,效果明顯。
【關鍵詞】小學作文 教學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2-封二-01
在多年的語文教學中,筆者發現小學生害怕作文,一提筆就抓耳撓腮。因此,應該想方設法提高小學作文教學,引導學生作文時有話說,說真話,說實話,會說話,說好話。
一、觀察生活,獲取素材
葉圣陶說:“作文原是生活的一部分”。《小學評議課程標準》指出:“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積極向上,表達真情實感。”小學生生活閱歷少,觀察能力有限,寫作時無從著手,是正常現象。作為教師要從以下方面多多的引導學生。
一是教師要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學會觀察,掌握一定的觀察方法。只要學生掌握了觀察事物的方法,就有了積累材料的武器。觀察的方法多種多樣,有常法,有笨法,有妙法。讓學生知道如何觀察景物,如何觀察人物,如何觀察物品,如何觀察事物……,觀察什么,都有它觀察的重點、次序和內容等,不一而足,要區別對待。
二是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了解生活的多元性,小到生活細節,大到國內外要事。讓學生參與到家庭生活之中,平常做做家務,拖拖地,擇擇菜,包包餃子,燜點飯,到社區開展些義務勞動,看看電影,聽聽新聞聯播等等,激發他們對生活的熱愛之情,讓他們對生活能有真實的接觸和感悟,進行點滴積累,由少到多,集腋成裘。
三是教師要引導學生養成記錄生活的好習慣。觀察體驗真實的生活是寫好作文所必要的,而記錄下每天生活中印象深刻的觀察體驗則更是必要的。每天發生的事很多,可能幾天后事情就漸漸淡忘了,只有養成記日記的習慣,記錄下這些生活中的故事,過后翻一翻看一看,才能在心底留有深刻的印象,才能在以后作文時,言之有物,靈感迸發,文思泉涌。
二、廣泛閱讀,打牢基石
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這足以證明讀寫結合之間關系的密切。鑒于此,我在教學中注重了引導學生多讀書、讀好書。通過大量的閱讀來豐富詞匯,獲得間接知識經驗,為習作積累必要的評議材料及寫作技巧。具體做法是:一是動員學生去圖書館看,或去買去借一些淺顯易懂、情節生動、符合學生口味、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的書籍,如《感動小學生的100篇童話》、《中國孩子最想知道的100個問題》、《十萬個為什么》、《知識小百科》、《成語故事》、《安徒生童話》、《唐詩三百首》、《上下五千年故事》、《福爾摩斯偵探故事全集》、《哈利波特》等等,在全班交流傳閱。這樣既充分利用了學校圖書館的資源,又不局限于學校藏書量的大小,在減輕學生經濟負擔的同時,也極大地提高了圖書的利用率,豐富了閱讀的內容。在引導孩子閱讀的同時,我還讓學生都準備摘錄本,隨時進行讀書摘錄,同時寫心得感受,并每學期都開展讀書匯報活動,對活動中涌現的讀書明星給予表揚獎勵,以此激發學生們讀書的樂趣和興趣。學生們閱讀量上來了,心里的故事多了,詞匯豐富了,真正做到“心有詩書氣自宏”,也就不害怕作文了。
三、尋找亮點,激情引趣
學生是教學的主體,因此要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激發他們對作文的興趣,使他們學有動力。在平時的作文教學中,我很注重對學生作品的關注。發現不足是一方面,關注作文的閃光點更是我經常要做的一件事。哪怕小到一個句子亦或是一個詞語寫得比較好,大到篇章結構、立意構思有可取之處,我都會給予肯定、贊許和表揚,這樣就會使學生對作文寫作有了成就感,激發了他們繼續寫好作文的興趣。閃光點的肯定,會給學生帶來心理上的滿足和興奮,身心愉悅,從而增加干勁,有了寫好作文更大的沖動。孔子說過,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一旦學生對寫作產生了濃厚了興趣,有了創作欲望,他們就會主動地挖掘寫作的素材,思考文章的謀篇布局,考慮語言的如何運用,學生的思想就會與周圍豐富的生活碰撞出感情的火花,他們會反復對作文進行推敲與潤色,寫出飽含真情實感的美文。美文的熏陶,對學生的寫作水平大有裨益。
四、著手片斷,過渡全篇
有時學生對作文難以下筆,其實是對作文某一方面的寫法沒有掌握好。如:寫人時,如何進行外貌描寫等;寫景時,怎樣襯托人物心情性格等。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在日常的教學中抓住時機,由片斷開始,逐步深入,向篇章過渡,從而使學生能夠循序漸進地掌握作文的一般寫法,達到“寫”的要求。片斷練習可以是學生口頭上的表述,也可以是書面形式的寫作;內容上,可以緊扣課文內容向外拓展訓練,如續寫、縮寫等,也可以是結合生活實際對人、事、物、景進行敘述描寫,發表自己的看法見解。方法上,教師可以分類指導,教給學生技巧手段,也可以讓學生自己先說先寫,然后給予指導評價。總之,片斷練習要結合教材,不脫離生活,做到學有依據,仿有事例,練有重點,讓學生一步一個腳印地在扎實練習中提高。
五、精心點評,點石成金
點評,是教師對學生作文所作的指導與評判,也應該是溝通學生與教師心靈的橋梁。我多年教學實踐證明,教師作文批改應該是:批要精,改要少,一針見血。根據不同層面學生的水平給出恰當的指導性評語,盡量遵從學生的思路,不要把教師自己的語言、結構換到學生的作文中去,不要把教師自己的思想、感受改到學生的作文中去,避免學生被動地接受寫作知識。
參考文獻:
[1]王定軍.淺談小學作文教學方法[J].教師,2013年13期.
作者簡介:張廣芝(1977.8-),女,吉林省大安市新平安鎮中心校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為小學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