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華國


【摘要】本文以教學行為為重點,對新疆與江蘇部分地區小學數學教師的教學行為進行對比研究,找到促進教學能力有效提升的途經,從而實現高質量、高水平的小學數學教學。
【關鍵詞】小學數學 教師 課堂教學行為
【中圖分類號】G62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2-0255-01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必須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位置,加快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教師是教育事業的關鍵主體,其教學行為不但能反映出教師綜合素質,而且直接影響課堂質量和學生綜合素養成長,深入研究其教學行為,對全面實現新疆兵團地區教育事業現代化的新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課堂教學行為概述
廣義上講,課堂教學行為不僅包含教師施教行為,也囊括學生學習活動,狹義上講,課堂教學行為僅指教師行為,是為了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教師所采取的一切行為,既包括備課行為,也包括課堂中傳講知識和培養能力的行為[1]。基于狹義角度,小學數學教師課堂行為是指為達到一定教學目的,教師經過精心備課后在課堂中激發學生學習基礎數學知識興趣活力等的一切行為。
二、課堂教學行為案例研究
1.研究對象
為呈現實效,筆者引入了一個參考系(見下表),主要采用視頻觀察法、問題調查法和文獻參考法,準確找出兩個地區異同,以探索新疆兵團地區小學數學教師課堂教學行為今后努力提升的方向。為便于論述,進行了編號處理。
2.評價標準
為系統評價,筆者參考相關文獻,總結出六大關鍵指標,分別為語言、體態語、板書、多媒體、實踐應用、提問反饋,綜合維度、權重等因素,將評估等級、分值設為優秀4分、良好3分、中等2分、合格1分。
3.調查統計(平均分)
4.結果研究
基于樣本評價,可以看出在語言、體態語、板書上,兩地內外部之間差距不大,而在多媒體、實踐、提問、反饋4項指標上,兩地差距非常明顯,尤其是江蘇地區在多媒體、實踐上評分高達3.9以上。具體分析如下:
(1)語言創新需要更加多元化、豐趣化、互動化
一是多元化,江蘇地區大部分小學數學雙語教學已普遍化,既提高學生語言聽說寫能力,也緩解數學課堂的嚴肅氛圍;二是風趣化,調查中發現,江蘇地區老師更愿意將許多潮流化詞語、互聯網故事等引入課堂,有效吸引學生課堂注意力;三是互動化,主要是語言中帶有互動的習慣用語,如公式有沒有弄懂、做法要不要再講一遍等,讓學生敢說、敢問、敢表達。
(2)體態語運用需要更加常態化、形象化、平近化
一是應常態化,體態語具有很強引導力,常用之能夠控制課堂教學節奏,幫助學生快速抓住重點,反之則僵硬乏味;二是應形象化,可以像李陽瘋狂英語一樣用手語輔助理解記憶算數算法,也可以用幽默體態語吸引學生注意力;三是應平近化,要經常走下講臺、走到學生中近距離授課,用微笑贊賞鼓勵,用手勢循序引導。
(3)板書設計需要更加精簡化、藝術化、規范化。一是應精簡化,將抽象知識形象化、繁雜知識條理化,對教學起到提綱挈領作用;二是應藝術化,盡可能地用圖形、圖標、圖畫表達數學含義和解題思路,增強課堂教學的啟發性和感染作用;三是應規范化,一個字、一個符號,甚至一個箭頭都必須準確。
(4)多媒體應用需突出直觀、高效和發散優勢
一是直觀化,促使感性上升為理性,把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二是高效化,多媒體具有信息量大、傳播效率高優點,可讓學生充分利用聽覺視覺進行學習,加快教學速度,提高教學質量。三是實效化,提煉生活元素,建立數學模型,注重效用分析,激發對數學創造性。
(5)實踐策劃需注重關聯、導向和過程等要點
一是內容上要有關聯,數學來源于生活,也應回歸于生活,如讓學生當小管家,限定金額讓學生按“最優理論”規劃家庭開支,從而引發對生活的思考。二是形式上要多樣,或以問題為導向,如“運動會800米賽跑為何起跑線不一樣”問題引入園半徑特征知識,或動手檢驗,如用折紙拼圖算幾何面積。三是過程上要吸引力,如銀行怎樣存錢實現收益最大化,變速自行車怎樣調速最吃力、省力,讓學生運用所學的比例、圓等知識思考,經歷分析、建模、驗證等過程認識到數學的魅力。
(6)反饋互動要把握好環節、對象和效率要素
一是各環節上,包括授課前的信息反饋與矯正、課堂中新信息的理解程度反饋、課后練習鞏固深化反饋,師生雙方要有足夠時間深入思考、充分交流;二是各對象上,新課標指出:“數學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使不同的人都能參與數學的學習活動,不同的人獲得相當的數學活動經驗。”因此,靈活采取不同的反饋策略,創造機會讓更多學生參與,增強學習信心。三是效率上,要合理把握反饋的及時延時,防止有“炒夾生飯”產生,以鼓勵為主合理運用模糊反饋,避免武斷 “傷人”,同時注重家長、同學等側面反饋。
三、結語
總之,新疆兵團小學數學教學水平較江蘇地區而言還存在一些差距,其本質是教師綜合素養差距,而課堂教學行為的研究則為教師提升自我教學能力和綜合素養找到了方向。
參考文獻:
[1]陳玲玲.初中起點“2+4”小學教育專業基礎數學有效教學的探究與實踐[D].魯東大學,2013.
[2]楊馮扇.對當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教學行為的反思[J].學生之友(小學版),2012,(0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