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改進中加強,在創新中發展,取得顯著成效。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通過深刻領會十九大對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科學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肩負的新任務,努力提升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質量。
【關鍵詞】黨的十九大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新時代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2-0242-02
黨的十九大提出了“建設教育強國”、“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推進教育公平,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要以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著眼點”等一系列戰略要求,為新時代的教育工作賦予了更多的責任,同時給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對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而言,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首先要高度認識十九大精神,以更深刻的高度,更科學的方式,更寬廣的角度來領會十九大的新要求;同時仍要堅持十六大以來提出的“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堅持以學生為本,努力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質量;更重要的是要實現教育強國這一偉大目標就需要堅持必須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現代化;還要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使全體人民在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上緊緊團結在一起。
一、肯定十八大以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的成績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始終堅持把立德樹人這一教育根本任務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路燈,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總體呈加大加強的趨勢,同時教育制度不斷完善,教育效果不斷明顯,現代化教育方式不斷豐富。
1.馬克思主義理論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理論研究有新進展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了“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全面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等一系列戰略部署,而由此全國各地高校對包括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以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相關理論與實踐進行的深入的研究和思索,取得了豐富的理論及實踐成果。這些成果主要是得出了一些問題的答案。
首先是回答了對于思政教育對象的要求的內涵,即強調大學生作為中國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因此各高校必須把大學生培養出符合社會主義事業標準的合格的接班人和優秀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多次強調大學生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強調培養符合社會主義事業標準的合格的接班人和優秀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實現的強大動力需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扎實的知識和技能的需要、是培育擁有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的優秀青年的需要。
更重要的是回答了該如何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即該如何培養大學生。十八大以來,圍繞“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和“以學生為本”的原則,全國各地高校始終堅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努力培育符合黨和國家要求的優秀大學生。各地高校通過利用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優勢作用,大力推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長期性,全面性進行,保證了良好大學生思政教育環境。通過對這一問題的回答,使我們更加明確的大學生思政教育的優勢,有助于我們更加堅定地走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道路。
2.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活動整體推進
十八大以來,我國各地高校始終緊緊圍繞中央文件的要求,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進行了很多實踐,并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一是各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機制不斷完善。高校高度重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工作計劃列入年度工作計劃并進行考核總結,以及強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師隊伍建設。二是培育一批批優秀的思想政治教育專職教師,三是同時強調對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徑方式的探索,開展包括理論研討會,學術講座,相關主題的文藝演出以及拓展網絡思政教育方式,形成全國到地方再到高校的層次,通過直線型的管理保證了對大學生思想輿論的正確引導。四是各地高校在黨員隊伍建設方面也有很多新進展,各地高校黨委強調了對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領導地位,同時深入開展中央要求的所有的學習實踐活動,以及在大學生黨員發展工作方面,堅持“控制總量,優化結構;提高質量,發揮作用”的政策方針,保證高校發展的黨員隊伍的高質量,高思想純度。十八大以來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活動覆蓋到方方面面,同時創新了工作方式,拓寬了工作的視野,為今后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活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這一時期實踐活動的推進成效受到了中央領導多次肯定,但也強調了“路很漫長,仍需努力”,這為我們的未來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了醒,指了路。
二、認真全面體會黨的十九大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黨的十九大的主題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新時代是這次十九大報告中的亮點和關鍵點,對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須要把握這一新時代的內涵,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推進教育公平,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黨的十九大提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必須長期堅持并不斷發展。這是對“我們為什么要堅持并發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深刻而全面地回答,強調這一理論成果是在無數前輩帶領人民在長期而艱苦的偉大斗爭中總結出來的。
黨的十九大還提出,全黨要深刻領會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精神實質和豐富內涵,在各項工作中全面準確貫徹落實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使全體人民在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上緊緊團結在一起。要加強理論武裝,推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人心。這為廣大大學生樹立起“理論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提供強有力的思想基礎,同時也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達到這一要求需要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用更加豐富的理論知識和更加多樣的實踐活動來培養符合社會主義事業標準的合格的接班人和優秀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
一要牢牢掌握大學生思政教育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推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大學生群體并深化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加快構建中國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新高潮,營造良好的思想氛圍。堅持正確輿論導向,高度重視大學生思政教育手段建設和創新,提高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加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加強陣地建設和管理,注意區分大學生思想政治原則問題、思想認識問題、學術觀點問題,旗幟鮮明反對和抵制各種錯誤觀點。二要讓大學生努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凝結著全體人民共同的價值追求。要培養大學生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責任感和主人翁意識,強化教育引導、實踐養成、制度保障,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大學生教育、精神文明創建、精神文化產品創作生產傳播的引領作用,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大學生社會發展各方面,轉化為大學生的認同。三要讓廣大大學生明確我國所處的當前的新時代的基本任務和國內外形勢。明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就是要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明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提出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突出政治建設在黨的建設中的重要地位。讓大學生在明確新時代國內外局勢的同時,更加自覺地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保持政治定力,堅持實干興邦,始終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三、肩負新時代賦予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務
黨的十九大提出了“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建設教育強國”,要求我國必須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這標志著我國教育事業要向著高水平高質量方向發展,也為作為“為社會站好最后一道崗”的高校教育工作提供了新考驗,而對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這一主導性地位的工作而言,如何解決這個難題至關重要。
1.要把握教育工作的全局性,整體推進工作的開展
中國高校教育改革經歷了幾十年,教育工作的內容也可以說十分豐富多樣,圍繞“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和“以學生為本”的原則,全國各地高校始終堅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努力培育符合黨和國家要求的滿足社會主義事業標準的合格的接班人和優秀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這就要求把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局性,立足根本任務。在思想政治教育目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機制方法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評估體系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建設等方面突出全局性。
2.要加強和完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機制
思想政治教育機制制度是推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發展動力,在新時代的背景下,加強和完善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機制一方面要符合“以人為本”的原則,充分發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師生的主體作用,更加調動師生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的積極性,這就要求各地要注重關注教師和學生的思想動態,同時為教師和學生解決一些生活困難和思想疑惑;另一方面要把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效率作為關鍵,通過建立一些科學的激勵機制來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
3.推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標準化
標準化是推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專業化的必由之路,沒有制度標準,就無法推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專業化,更無法推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長期有效發展。而推進標準化一是要建立科學的工作質量評估制度,這一制度體系必須是建立在對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全程中包括教育效果,教育周期等指標進行評價。二是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隊伍的專業性,這個專業性是指能夠培育符合黨和國家要求的大學生的工作隊伍,要提高專業性首先就要提高準入門檻,將真正能達到政治標準,思政教育專業標準的合格同志留下來,同時完善技能培訓制度,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定期開展專業技能培訓會,以及開展經驗交流會。
4.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論創新研究
理論是高于實踐并指導實踐的,只有不斷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論創新才能不斷加深對思想政治教育過程本質規律的認識,才能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長期的指導作用。一要推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規律的研究工作,努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不斷完善大學生思政教育理論。二要結合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前沿工作的難題進行深入理論實踐研究。通過定期組織專家學者就一些熱點性前沿問題和疑難問題展開學術研討,并注重研究成果對于實踐的反饋作用。三要推進多領域多專業的共同發展。理論的建立并非獨立存在,必然伴隨相關學科的建立,通過諸如心理學,管理學等相關學科的發展能更加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的系統建構。
黨的十九大站在新時代的起點上,為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新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用全局性的視角、科學的機制制度和不斷創新的理論指導,高效有序而整體地提高質量,為實現教育強國的目標增添動力。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胡錦濤.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 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袁貴仁.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N].中國教育報,2012,(1).
[4]張耀燦,鄭永廷.現代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68).
[5]安瑞平.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社會熱點問題的重要作用探討[J].長江叢刊,2016,(25).
[6]劉先長.淺談高校網絡思政教育工作隊伍的建設[J].教育教學論壇,2016,(4).
作者簡介:彭鎮 (1995-),男,漢族,河南信陽,研究生在讀,武漢理工大學,思想政治教育。